中醫養生 春季常灸四穴位保平安 養生之道網導讀:艾灸是中醫防病治病的一種有效手段,在古時候醫療還不發達,面對如惡魔般的傳染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艾灸。那麼預防春季傳染病的艾灸療法有什麼? 針灸養生 中醫養生防傳染病 春季常灸四穴位保平安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也是養生的大好時機。把春天把握好了,對你一年的身體都是很重要的。 預防春季傳染病,艾灸是一種很好的辦法。大家知道,古代也是經常有傳... 2020年11月1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9 ℃ 次 閱讀全文
常按頭面部穴位養生又保健 按摩除了治療,還有保健的功效,可使人體內的經絡通暢、氣血調和,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平時,可以經常按一下以下的穴位: 搓掌浴面: 將兩手掌搓至發熱後,緊貼在面部兩側,上下摩擦,範圍是整個面頰、前額、眼區、鼻區、口唇,直至面部出現熱感。 功效:可保護皮膚,消除面部皺紋,是美容按摩的常用手法。 按摩太陽穴: 用拇指或食指,按壓在太陽穴處,逐步用力按壓旋轉,順時針15次,逆時... 2020年10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2 ℃ 次 閱讀全文
六大中醫養生穴位 輕鬆幫助你活氣血 經常摩擦、按壓小指尖端有利心臟健康,胸悶,心慌,暈車,暈船時,用力重掐小指尖端,也能迅速緩解不適症狀。 效用:經常摩擦、按壓小指尖端有利心臟健康,胸悶,心慌,暈車,暈船時,用力重掐小指尖端,也能迅速緩解不適症狀。 小秘密一:拇指尖端 所屬經絡:手太陰肺經 效用:經常摩擦、按壓拇指尖端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於維持呼吸系統健康。尤其是在秋季,經絡運行到手太陰肺經,更是進行呼... 2020年10月2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1 ℃ 次 閱讀全文
穴位按摩隨時隨地瘦臉 養生導讀:瘦臉是每個MM的夢想,有什麼方法瘦臉最有效呢?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難,我國傳統中醫學中的“顏面針灸”及點穴按摩,就可以達到臉部“減肥”的目的。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穴位按摩瘦臉怎麼做吧。 胖臉的三大因素 臉胖的因素1——脂肪:身體的肥胖不僅會體現在腰腹和四肢,臉部也是最顯而易見的地方。面部脂肪過多,而又極少運動,很容易變成胖嘟嘟的蘋果臉。 臉胖的... 2020年10月0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5 ℃ 次 閱讀全文
常用的刮痧手法 找準穴位是關鍵 刮痧療法不僅能治病,而且還可以起保健作用。只要沒有皮膚疾病,尤其是出血性疾病,沿著經絡適當刮一刮對身體還是比較有益的。刮痧的保健作用主要應用於疏通經絡方面。常見有些患有肩周炎的50歲左右的人,採用刮痧的方法療效比較好,但是一般不是一次能完成,大概要兩三次左右。 用邊緣光滑的湯匙、銅錢或硬幣,在病人身體上順序刮動的治療方法稱刮痧療法。在中醫學上,刮痧是通過經絡的傳導作用,促... 2020年10月0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5 ℃ 次 閱讀全文
拔罐養生常用穴位 一、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體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稱之為 “長壽穴”。有關足三里的經絡理論已被大量現代研究所證實,足三里對大腦皮層功能有調節作用,對心血管功能、胃腸蠕動功能和內分明功能以及免疫系統均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中醫經絡學認為,足三里所在的足陽明胃經是多氣多血之脈,循行從頭到足,縱貫全身,主要分佈於頭面、胸腹及下肢外側的前緣。所以足三里不僅可以調節消化... 2020年09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6 ℃ 次 閱讀全文
人體6大穴位 緊急關頭實現自救 養生導讀:面對突發的疾病,身邊有沒有救命藥的時候,大家是否不知道怎樣去應付呢?中醫教如何利用人體的六大救命穴位來實施自救。下面,趕緊一起來學學吧! 1、勞宮穴——血壓驟升症 握拳,中指尖所指處即是勞宮穴。高血壓患者可因生氣、暴怒或激動使血壓急劇上升,此時,可按壓勞宮穴,用大拇指從另一隻手的... 2020年09月2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1 ℃ 次 閱讀全文
穴位按摩改善貧血 養生之道網導讀:穴位按摩是保健養生的好方法,可以起到防病治病,提升抵抗力,延年益壽的功效。女性朋友最容易出現貧血,穴位按摩也可以有效的改善女性的貧血症狀,下面就為大家介紹能改善貧血症狀的五大養生穴位。 一、關元穴 足三里、關... 2020年09月1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85 ℃ 次 閱讀全文
經絡穴位也能養生 養生之道網導讀:經絡是經脈與絡脈的總稱,意指週身氣血運行的通道。經絡是古人在長期生活保健和醫療實踐中逐漸發現並形成理論的,它是以手、足三陰和三陽經以及任、督二脈為主體,網絡遍佈全身的一個綜合系統,它內聯五臟六腑,外布五官七竅、四肢百骸,溝通表裡、上下、內外,將人體的各部分連接成有機的、與自然界陰陽屬性密不可分的整體。它不僅指導著中醫各科的臨床實踐,而且是人體保健、養生祛病的... 2020年09月0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6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按摩四個穴位可防感冒 按摩四個穴位防感冒,今天我們也跟著學學吧。 第一步:點揉風池穴 該穴位於頸後枕骨的下緣,距耳後約二指寬的凹陷處。用倆拇指點揉數十下,可起到清熱、疏風解表的作用。特別適合熱感冒患者。 第二步:揉大椎穴 該穴位於頸後正中部位,第七頸椎棘突的下緣。用食指、中指用力揉動一百至兩百下,可起到強頸和治療感冒的作用,特別適合治療感冒後的高熱不退症狀。 第三步:拿肩井穴 該穴在頸部到肩端的中間部... 2020年09月0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5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