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改善生活質量 趕走亞健康 中醫講究的是治未病,也就說是用來預防疾病的,對於亞健康也一樣。現代生活工作壓力的變大,使得很多人都處於亞健康的狀態,對於他們來說,預防亞健康非常的重要,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中醫究竟是怎麼幫我們做到這一點的。 養生是中醫治未病的重要內容。唐代大醫家孫思邈比較科學地將疾病分為“未病”、“欲病”、“已病”三個層次,“上醫醫未病之病,... 2019年06月0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5 ℃ 次 閱讀全文
急性腎炎的中醫療法 醫食同源,藥食同根,此為千秋古訓。唐·孫思邈言:“安身之體,必資於食;救疾之速,必憑於藥。”可見古聖醫者,對藥食保健認識之深。特別是飲食菜餚,人人食之,人人愛之,它既能給人以營養,又能防病去病。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千百年來刻意追求的目標——健康與長壽,已逐漸變為現實。21世紀,社會人口老齡化問題更加突出,健康已經成為不容忽... 2019年06月0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5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對症調理失眠 一、睡不踏實:氣血不足 這類患者多屬於氣血不足型。通常表現為每晚都似睡非睡,白天精神不振、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有時還會出現心慌。 在治療上,這類患者主要以養血安神為主,可服用安神定志丸、參松養心膠囊等中成藥。同時,可多吃些補血的東西,如大棗、阿膠等;也可試試百麥安神飲,做法是取小麥、百合、蓮子肉、大棗各適量,一起燉服。連燉兩次,取汁,可隨時喝。 二、入睡困難:肝郁氣滯 這... 2019年06月0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4 ℃ 次 閱讀全文
避免勞累節房事 中醫教你不花錢養腎妙招 養生之道網導語:中醫認為,腎有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主水液代謝等功能,被稱為“先天之本”。腎虧精損是引起臟腑功能失調,產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腎是男人的“精”之源。所以,在平日裡,男人一定要養腎,補腎生精,讓腎中精氣,精源旺盛。養腎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為您介紹9種不花錢就能養腎的方法。 護好自己的雙腳 足部保暖是養腎的一種方法。這是因為腎經起於足底... 2019年06月0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9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推拿也可治癒感冒 像普通感冒這種常見疾病,運用中醫推拿按摩也能取得很好的療效。 普通感冒臨床上主要有以下症狀:鼻塞、流涕、噴嚏、頭痛、發 熱等。一般來說,普通感冒主要因風邪侵襲人體所致,病程較短且容易痊癒。在冬春之際,主要兼夾寒邪,而出現無汗、頭痛、流清鼻涕、 喉癢、咳嗽、痰稀色白、穿衣烤火亦有冷感等風寒感冒的症狀,也有的是因風寒失治、病邪從寒化熱,出現如發熱重、出汗、頭漲痛、咽喉腫痛、流濁涕、... 2019年06月0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0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教你用果皮的治療疾病 養生之道網導讀:平時吃水果,大多數人因害怕果皮上留有農藥,但選擇不吃,將其去除。殊不知有些果皮的營養成分要比果肉高的多,中醫認為,果皮是治療疾病的良藥,將果皮曬乾,可當藥材使用;那麼都有哪些果皮可入藥呢?又有什麼樣的功效呢?一起來看看吧! 中醫教你用果皮的治療疾病 日常生活中,人們在吃瓜果時都習慣將瓜果的皮丟棄,卻不知瓜皮果屑是防治疾病的“良藥”,對人體的保健祛病有... 2019年05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4 ℃ 次 閱讀全文
小兒保健試試中醫 最近,由於天氣炎熱,不少小兒出現食慾不振、睡眠不好、容易感冒、腹瀉等現象。醫生建議,除了日常保健外,一些中醫方法能對小兒更好地起到治療和保健的作用。 由於夏季氣溫比較高,食物和水容易被各種病毒、細菌、寄生蟲污染;加上幼兒的腸胃功能比較虛弱,所以幼兒易患腸胃炎。尤其是幼兒如果過多吃冰激凌等冰涼食物,加上呆在空調房裡時間比較長,容易使腹部受涼,使腸胃受寒而引發腹瀉等腸胃疾病。家長... 2019年05月30日 少兒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33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養生男女有別 中醫中藥提示:中醫養生之道的精髓不過區區十餘字,“食飲有節,起居有常,和於術數,不妄勞作……”其實又何須多言呢!十幾個字早已把人體五臟、六腑、精氣神調理通通概括了。但縱使如此淺顯易懂,做起來又談何容易? 1、飲食調養。 可常食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蘿蔔、豬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魚、海參、平魚等食物。這些食物都具有補血養血的作用。 2、慎防&ld... 2019年05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1 ℃ 次 閱讀全文
艾滋病的中醫飲食療法 一、中成藥及驗方 l.六味地黃丸:滋陰補腎,補益肝脾,為“三陰並治之劑”,5-10g,每日2-3次,具有增強T細胞功能,誘生α-干擾素,清除病毒的功能,用於腎陰不足證。 2.右歸丸:溫補腎陽,5-10g,每日2-3次,研究認為可使胸腺及脾臟的淋巴細胞增加,用於腎陽不足證。 3.四君子湯:甘溫益氣,健脾養胃,常規煎服,研究證明可增加胸腺及外周血T細胞、用於脾胃氣虛證。 4.補中益氣湯(丸... 2019年05月2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5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食療小常識 益氣藥膳的進補原則 中老年人、都市白領、辦公室工作者、腦力勞動者、身體虛弱者或平日感覺疲勞者,都是進補的對象。很多年輕人覺得自己身強力壯,不需進補,其實進補的類型很多,不只是針對老年人。 一般而言,中年人以補益脾胃為主,老年人以補益腎氣為主。中醫講究辨證進補,即不同年齡、體質人群進補時切忌盲目、隨大流,一定要根據自身體質、身體近況進補,最好遵從醫生的指導進行。 以氣虛證為例,氣虛主要表現為:少氣... 2019年05月2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8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