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改善生活質量 趕走亞健康 | 養生知識網


 

A-A+

中醫改善生活質量 趕走亞健康

2019年06月0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5 ℃ 次

 中醫講究的是治未,也就說是用來預防疾病的,對於亞健康也一樣。現代生活工作壓力的變大,使得很多人都處於亞健康的狀態,對於他們來說,預防亞健康非常的重要,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中醫究竟是怎麼幫我們做到這一點的。

養生是中醫治未的重要內容。唐代大醫家孫思邈比較科學地將疾病分為“未”、“欲病”、“已病”三個層次,“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反覆告誡人們要“消未起之患,治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醫學入門》認為:“與其病後善服藥,莫若病前善自防。”由此看出,“治未病”比亞健康的概念還要超前;“治未病”就是健康狀態下要懂得未雨綢繆,“亞健康”一般指儘管用儀器檢查正常,但實際上已處於健康與疾病的臨界點。應運用中醫養生的方法預防亞健康。

養生是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寒溫等各種方法,保持身心健康,防止各種疾病發生發展。避免人體出現臨界狀態。

中醫養生的理論方法,分佈於古代儒、釋、道、醫等諸子百家文庫中,不僅與醫療保健有關,還與家庭、倫理、教育等社會學有著廣泛的聯繫。在當代,涉及到了現代科學中預防醫學、心理醫學、行為科學、天文氣象學、地理醫學、社會醫學等多學科領域,實際上它是多學科知識與手段的有機綜合。

《素問•上古天真論》提出了養生的基本內容和要求:“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

遵行養生之術,首先是強調天人相應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夫四時陰陽,萬物之根本也。”認為自然界存在著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人適應自然界的變化才能達到身心健康。主張“因時之序”,順應大自然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使人體始終處於健康、有序、與自然界相平衡的狀態。

其次,強調靜以養神。

養生只有做到形神共養,才能保持生命的健康和長壽。其中,養神又為首務,神明則形安。即通過靜神修性增進身體健康。現代人的亞健康狀態很多都源於情志因素,調養心神很有必要。

第三,強調調和陰陽。

《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指出了陰陽乃天人合一的根本,陰陽調和乃生命健康的最高準則。

第四,強調飲食調養。

《素問•生氣通天論》指出:“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說明飲食合理搭配對身體健康具有基礎性作用。《素問•臟器法時論》提出了“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氣”的飲食基本準則。注重調養脾胃,顧護後天之本,強化氣血生化之源。現在,人們多暴飲暴食,高血脂、高尿酸等問題層出不窮。在出現問題後再尋求養生保健的方法遠不如防患於未然。

第五,強調保精護腎。精是氣、形、神的基礎。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藏於腎,形成腎中精氣。保護腎精的關鍵在於節欲,做到房事有節,不妄作勞,從而使腎精充盈,氣足神旺。

可以說,中醫養生不僅讓健康人提高生活質量,而且能讓亞健康和已病之人走在疾病發展的前面,改善生活質量

 

標籤:【亞健康】【趕走】【質量】、【改善生活】、【中醫】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