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養生中藥的妙用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醫裡有許多藥材都有非常強的養生功效,只需要用用主藥配合一些輔助性的東西再以一定的比例混合使用,就能使其很快見效。 何首烏--滋補良藥。 青春奇效:何首烏最青春的功能是烏髮,經炮製後,它可以補肝腎、益精血,而且不寒不燥,實為烏髮良品。後來西醫研究又發現了它降脂、降糖、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減少體內細胞氧化的功能。 如何使用:首烏洗髮:何首烏60 克,用水煎煮,... 2022年04月0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 ℃ 次 閱讀全文
中藥炒炭有妙用 看中醫處方,有時會發現某中藥名後加了“炭”字,如大薊炭、大黃炭等。炒炭是中藥的一種炮製方法,即將藥物炒(或鍛)至外部枯黑,內部焦黃,有焦苦味為度。 中藥炒炭後,改變了藥性,具有以下作用: 一是增強藥物的止血作用。中醫五行學說認為,黑可制紅,所以“血見黑必止”,如茜草炭、蒲黃炭等;二是緩和峻藥藥性,減弱補藥膩胃,有利於中焦,如大黃炭、乾薑炭... 2021年11月2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4 ℃ 次 閱讀全文
十大中藥養生妙用 何首烏——滋補良藥 推薦明星:王菲。王菲生產後的調理秘方中,何首烏是一味主藥。每天吃,使她恢復了孕前的身材。 青春奇效:何首烏最青春的功能是烏髮,經炮製後,它可以補肝腎、益精血,而且不寒不燥,實為烏髮良品。後來西醫研究又發現了它降脂、降糖、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減少體內細胞氧化的功能。 如何使用: ● 首烏洗髮:何首烏60 克,用水煎煮,水色成淺黃即可使用,先用普通洗髮水洗淨頭... 2021年08月1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2 ℃ 次 閱讀全文
「用藥如用兵」:醫須妙用本草 歷代醫家都十分重視本草學說,他們以獨特的智慧,反覆揣摩而感悟出治療疾病的規律,發現中醫學“玄機”所在,並著書立說傳於後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使祖國醫學立足於不敗之地。藥物本能補偏救弊,促使機體陰陽之平衡,須知藥物雖能治病,亦能產生毒副作用損害身體,猶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尤其是辨證不確,施藥不當,對人不但無益,反而殆害無窮,故有“用藥如用兵”... 2021年03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6 ℃ 次 閱讀全文
橘子皮的妙用:吃橘子別扔橘子皮 養生之道網導讀:橘子皮的妙用,吃橘子別扔橘子皮。橘子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最喜歡吃的水果之一,而橘子皮也有很多妙用哦。橘子皮的妙用,下面一起來看看,吃橘子別扔橘子皮哦。 橘子皮的妙用 橘子皮飲食妙用方法 1、泡茶 把清淨的桔子皮成細絲或小塊,用開水沖泡,也可以和茶葉一起泡,味道清香,而且有通氣、提神和開胃的效果。 2、泡水 鮮桔子皮可以在泡水時加入適量白糖,做成桔皮茶喝,可以理氣消脹、... 2020年10月2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6 ℃ 次 閱讀全文
中藥紫蘇的醫藥妙用 導讀:紫蘇是中國的傳統中藥,其性辛、溫,歸肺、脾二經。可發表散寒、行氣寬中、解魚蟹毒。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脾胃氣滯及進食魚蟹導致的腹痛、腹瀉,還能寬胸利膈、順氣安胎等。紫蘇莖葉清香撲鼻,嫩葉可生食、做湯或煎炒。我國食用紫蘇的歷史相當悠遠。明代李時珍言:“紫蘇嫩時有葉,和蔬茹之,或鹽及梅鹵作菹食甚香,夏月做熟湯飲之。”近年來研究發現紫蘇有以下新用途: 抗癌 紫... 2020年08月1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3 ℃ 次 閱讀全文
「用藥如用兵」醫須妙用本草 中醫的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依賴於中醫治病的療效,提高治療療效成為中醫學術發展的關鍵之一。我們所運用治病的中藥都有一定嚴格的配伍。既不是幾味藥物偶然羅列,也不是無重點,無原則的見症施藥,而是根據中醫辨證,確定治療大法之後,突出重點有的放矢,從而達到有效治療為目的。歷代醫家都十分重視本草學說,他們以獨特的智慧,反覆揣摩而感悟出治療疾病的規律,發... 2020年08月1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7 ℃ 次 閱讀全文
你不知道的紅糖妙用 養生之道網導讀:大家應該都知道。紅糖歷來都是我們平時的養生所不可缺少的,那麼,紅糖的具體作用和食用方法有哪些呢?養生之道網為你一一介紹。 眾所周知, 紅糖可以補血益氣,特別是對於產後的女性,月經期間的女性來說,紅糖的功效都是特別大的,生產完以後多喝紅糖水身體會恢復得快一些,在來月經的時候喝上... 2019年10月0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7 ℃ 次 閱讀全文
戶外你不知道的11個妙用裝備 養生之道網:戶外活動需要準備什麼,作為旅遊愛好者,你知道嗎?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戶外活動需要準備什麼,推薦11種戶外活動你不知道的實用裝備,看看吧。 1、開路刀。狗腿當然很威風,但是對付山路上柔韌的荊棘和雜草,這玩藝兒實在老牛攆兔子有勁使不上。砍樹當然不錯,但是個人認為只要不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都不應當動它們。使用刀,長,細,薄,輕,鋒利,開路非常好使。 2、勞保手套。現在勞保商店裡有... 2019年07月31日 戶外活動 暫無評論 閱讀 36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妙用耳穴壓豆治心血管疾病 取穴:冠心病、心肌梗死所選主穴為心、腎上腺、小腸、皮質下;配穴為肺、交感、肝、內分泌、神門。 高血壓病所選主穴為心、肝、皮質下、耳背溝(又名降壓溝);配穴為神門、交感、枕、腎。耳背溝按摩,此穴不壓豆。 操作方法:將王不留行籽或小綠豆等貼於0.6×0.6厘米的小塊膠布中央,然後對準相應耳穴貼緊並稍加壓力,使患者耳朵感到酸麻脹或發熱。貼後每天自行按壓數次,每次3~4分鐘。每次貼壓後保... 2019年06月1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9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