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蛇膽川貝露 藥物名稱: 三蛇膽川貝露 藥物別名: 暫無 英文名稱: sanshedanchuanbeilu 藥物說明: 三蛇膽汁、川貝母、桑白皮、桔梗、腫節風、牛白籐等。 主要成分: 暫無 性狀特徵: 暫無 功能主治: 清熱潤肺,化痰止咳,宣肺平喘。用於感冒咳嗽和急、慢性支氣管炎。 用法用量: 口服液:10m1/支... 2021年12月0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3 ℃ 次 閱讀全文
三穴位緩解夏打盹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夏季疲乏讓很多坐在辦公室裡的人痛苦不堪。中醫認為,“夏打盹”主要與暑濕有關,長夏期間濕氣比較重,脾又主濕,而脾濕最大的特點就是會讓人體感覺困乏。可以通過自行推拿按摩百會穴、太陽穴、風池穴等方法進行“自醒”。具體方法如下: 太陽穴 位置與功能:位於眉梢與眼外角連線中點,向後約一橫指的凹陷處,按摩此處不僅提神還可緩解頭... 2021年09月2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 ℃ 次 閱讀全文
夏季練瑜伽更要注意以下三要點 核心提示:炎炎夏日,躲進環境舒適的瑜珈館,是很多MM消夏的首選。那麼,夏季瑜珈應該注意哪些呢? 適合夏季的瑜伽課程有身心瑜伽(Body & Mind)、靈動瑜伽(Control Flow)、邁索瑜伽(Mysore)、陰瑜伽(Yin Yoga)、陽瑜伽(Yang Yoga)、經絡理療(Health Massage)。此外,夏季練瑜伽更要注意以下三要點。 瑜伽關鍵字:時間 清晨,早飯之前是瑜伽鍛煉的最佳時... 2021年08月28日 瑜珈運動 暫無評論 閱讀 14 ℃ 次 閱讀全文
按摩三穴位提神醒腦防感冒 風池穴 風池穴位於頸部,枕骨之下,與風府穴(後髮際正中直上1寸)相平。風池穴是足少陽膽經的穴位,按摩它除可提神外,還能緩解眼睛疲勞,特別對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或長時間伏案的人,效果更好。 保持身體正直,兩手拇指分別置於兩側風池穴,頭後仰,拇指環形轉動按揉穴位1分鐘,可感到此處有明顯的酸脹感,反覆5次。 百會穴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的最高點,按摩這裡可以提神醒腦、升舉陽氣。 用雙手拇指或食... 2021年07月1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8 ℃ 次 閱讀全文
防「中風」有三大要戒 一戒飲酒。 某患者,男,48歲,患高血壓多年,不規則服藥,血壓控制得不理想,時高時低,醫生囑其正規服藥,定期測量血壓,並勸其戒酒。但該病人忝習,某日宴,開懷痛飲,此時醫生的勸告早已置之腦後,結果席中突發中風不治而故,親人悲傷欲絕。 從醫學觀點來看,少量飲低度酒(每日每人50克)對於心腦血液循環不無裨益,但對於高血壓患者長期飲酒則是有害健康的。酒可加重血脂水平及動脈粥樣硬化,... 2021年06月1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6 ℃ 次 閱讀全文
寶寶生長發育三彎曲要注意 新生兒的脊柱很柔軟,每個脊柱彎曲形成的時期,都是寶寶成長髮育的黃金期。“不要太早學走路”的說法是正確的,為寶寶選擇合適的時間學走路非常重要。 寶寶生長發育3彎曲要注意 脊椎承受人全身的重量。在坐下和行走時,為保持身體平衡,脊柱會自然呈現3個彎曲。 第1個彎曲 1歲以前,是寶寶脊柱發展最迅速的時期。新生兒的脊柱非常柔軟,幾乎完全是直的。從出生後第3個月起,寶寶開始出現抬頭等動... 2021年05月27日 少兒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7 ℃ 次 閱讀全文
輕鬆度過育兒生活中三道坎 當媽媽似乎很不容易,又似乎很容易,好像只是轉眼之間,我家的亮亮就已經奔5歲了,5年間發生了多少事,此刻好多都記不起來啦,即便是當時感覺相當煎熬的事,現在回想起來也淡然了很多。也許,我真的是一個非常幸運的媽媽,但是,我仍然願意將那些可能與幸運有關的緣由總結出來,與更多的媽媽分享。 第一道坎,斷奶。 斷奶是很多哺乳媽媽想到就覺得很怵的問題,因為長期依賴媽媽乳房的寶寶一旦突然被強行隔... 2021年04月12日 少兒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2 ℃ 次 閱讀全文
按對三穴位冬季護好胃 遇到胃痛、胃酸、胃脹,許多人都會想到吃胃藥,其實充分發揮好人體腹部上脘、中脘、下脘三個穴位的作用,即可解決胃部的許多煩惱。古人說:“胃為太倉,三皇五帝之廚府也。”為了保護太倉的正常運作,人體給胃部配備了護衛“三劍客”,即上中下三脘穴。如果平時讓這“三劍客”站好崗,就可形成對胃的層層保護,讓各種胃病無法侵入。 上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上5... 2021年04月0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1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解決「肥女界三巨頭」 中醫對於減肥有一套理論,認為大部分女性肥胖都與新陳代謝有關。其中3大類體質特別容易導致肥胖,分別是水腫型、肝郁氣滯型及胃火旺盛型,它們可稱為“肥女界三巨頭”。下面我們就來針對這三種易胖體質開出中醫減肥處方,教你如何減肥。 一、火旺型 特徵:容易有餓的感覺,有口臭、口感、嘴破、易長痘痘及便秘問題。 胃火旺容易導致胃的蠕動較差,造成消化不全,有些人是體制或是生... 2021年03月1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1 ℃ 次 閱讀全文
頸椎病的中藥外治三方法 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的頸段脊柱慢行性變,常在中年以後發生,男性多於女性。病人常以頸肩臂痛、頭痛、頭暈、耳鳴等為主訴而就診。其主要原因是頸椎椎間盤退變,椎體間鬆動,椎體緣骨質增生,壓迫和刺激了神經根、頸段脊髓、自主神經、椎動脈及鄰近軟組織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和體征。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主要由於頸部傷筋後,又復感風寒濕邪所致的“痺證”,治以溫經散寒、祛風除濕止痛。現介紹三種簡... 2021年01月2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5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