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不同體質的針灸排毒 一. 脾虛濕阻型體質 脾虛濕阻型體質 胃口並不好,但體重卻只增不減,且出現舌苔重、大便稀的症狀,這也許就是由脾虛濕阻型體質導致的。脾臟功能不佳,脾的運化功能差,不能祛痰化濕,導致濕氣大量存於體內,體重不斷上升。專家解惑:瘦身根本在於健脾行氣。提高身體的化濕功能,達到降低體重的目的。 A.針灸法--疏通經絡中降低體重 針對脾虛濕阻型體質非常有效,疏通不同穴位(如豐隆穴、三陽穴... 2020年06月1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8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偏方輕鬆治痔瘡 養生導讀:痔瘡是肛腸疾患中的一種常見病,約占肛腸疾患中的87.25%。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患痔瘡,但年齡越大得痔瘡的幾率就越大。中醫治療痔瘡,是針對引起該病的風、熱、濕、燥等原因進行清熱涼血、利濕解毒、益氣活血等辦法。現介紹一些中醫治痔瘡的常用方劑。 一、熏洗法 方法1: 原料:芒硝150克,明礬15克。 熏洗法 制用法:將上藥打碎置盆中,加入2000毫升開水將藥沖化。患者坐在盆上,先用... 2020年06月1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6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養生「七個按時」不可少 養生導讀:養生一直以來是很多人孜孜不倦的追求,而中醫養生以其自身的系統性和科學性備受世人推崇,因為中醫養生一般是從其根本性出發,防患於未來,標本兼治,那麼中醫上是如何養生呢? 一、按時吃飯。 生活中有一些人不是按時就餐,而是不餓不吃飯。這種做法容易損害胃,也會削弱人體的抗病能力。因為食物在胃內僅停留四至五小時,人感到飢餓時,胃早已排空,胃黏膜此時會對胃液進行“自我消化&rdq... 2020年06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5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減肥的減肥機理 養生之道網導讀:氣功這種名詞一般只有在電視上才會出現,但是現實生活中也出現了一種名叫氣功減肥的東西,而且使用的是中醫減肥的原理,到底這氣功是…… 氣功這種名詞一般只有在電視上才會出現,但是現實生活中也出現了一種名叫氣功減肥的東西,而且使用的是中醫減肥的原理,到底這氣功是如何實現減肥的呢,中醫減肥的減肥機理又是什麼呢?一起來看吧。 氣功是通過練功者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發揮人體潛力,... 2020年06月11日 減肥瘦身 暫無評論 閱讀 27 ℃ 次 閱讀全文
頭暈冒金星 中醫來幫助您 眩暈症,發作時的特徵是常常會感到天旋地轉的暈,甚至噁心、嘔吐、冒冷汗等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要注意的一點是,眩暈症通常反映出前庭部位的病變,它是一種症狀,並不是一個疾病。 引起眩暈症的原因有很多,因此我們在治療眩暈時因病施治是十分重要的。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中醫治療方法: 辨證施治: 祖國醫學認為,眩暈可由風、痰、虛引起,故有“無風不作眩”、“無痰不作眩”... 2020年06月1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0 ℃ 次 閱讀全文
乳房腫痛中醫對症下藥最好 有許多女性在月經來潮前有乳房脹滿、發硬、壓痛的現象;重者乳房受輕微震動或碰撞就會脹痛難受。這是由於經前體內雌激素水平增高,乳腺增生,乳房間組織水腫引起的。 乳房腫痛的原因: 乳房會感到疼痛有一部分是受雌激素與黃體素的刺激乳腺的關係,使乳房腫脹,有時也會有乳頭疼痛及伴隨透明性之分泌物,這種情況一般會發生在月經前期,而在月經結束後消失。 有些人會不定期的腫痛,這種乳房疼痛不一定都有... 2020年06月0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1 ℃ 次 閱讀全文
看看中醫如何治療骨質疏鬆 中醫認為原發性骨質疏鬆症的發生的根本原因是腎虛精虧,部分患者又與後天失養,如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足,或恣食厚味,損傷脾胃,使脾胃運化失調有關。也有部分患者由於經常感受風寒濕之邪,或因邪氣阻滯,或因正氣虧虛,導致痰、瘀繼發致病因素的產生而痺阻經絡。因此中醫總體認為本病的症狀表現在肢體、筋骨,但其病變部位卻在肝腎脾胃。本病的病性總體上屬本虛標實,肝腎不足、脾胃虧虛為其本,外邪乘... 2020年06月0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2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推薦泡腳祛濕良方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醫推薦泡腳祛濕良方。俗話說“寒從腳起”,如果在寒冷的冬天,你或許會願意愜意地在家用熱水泡個腳;而在炎炎夏日,你或許就沒有閒情逸致泡腳了。中醫推薦泡腳祛濕良方,一起來看看。 因為夏季暑濕之氣較重,濕氣容易阻滯在脾胃,讓人出現精神不振、胃口不佳等症狀。如果用溫水泡腳,則能刺激經絡,振奮人體臟腑機能,有助於祛除暑濕、預防熱傷風、增進食慾、改進睡眠質量。對... 2020年06月0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2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飲食養生準則 引言:冬季正是食補的最佳時刻,在享受美味的過程中,調理新陳代謝,保持體內循環平衡。那麼冬季飲食養生都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下面,一起來看看飲食養生的十大準則。 1、主食與副食的比例是4:6 通常我們所說的主食是指米、面、雜糧等,副食是指肉、蛋、菜等食物。主食和副食二者缺一不可。有人提倡多食肉少吃糧這不符合養生之道。有人要減肥,只吃主食,不吃副食,結果卻適得其反,多餘的澱粉在體內會分解... 2020年06月0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7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養生要「天人相應」 天氣轉涼,注重養生的人開始忙起來,各種進補秘方也滿天飛。在中醫養生“火熱”的話題中,不難發現,真正能把握養生之道的並不多,有的認為進補就是養生,其實不然。那麼,到底該如何進行養生呢,中醫養生又有何原則和方法呢?深圳市中醫院針灸科主任醫師王祚邦指出,順天守時是中醫養生的最高準則,養生的本質就是順應自然,順應人體規律,做到天人合一。而選擇養生方法時,也一定要從順應自然與適合自己這兩... 2020年06月0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5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