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減肥 拔罐法妙招 傳統中醫古代文獻雖無減肥專論,但有關脾胃運化理論,氣血理論從生理病理對於肥胖的原理有著辨證論述。 人體內脂肪積聚過多,體重超過標準20%以上時,即稱為肥胖病。成人標準體重(kg)=[身高(cm)-100]×0.9、兒童標準體重(kg)=年齡*2+8.肥胖病常見於40歲以上的成人。 傳統中醫古代文獻雖無減肥專論,但有關脾胃運化理論,氣血理論從生理病理對於肥胖的原理有著辨證論述。過食肥甘厚味,由脾... 2020年07月0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8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保健按摩消斑大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很多MM都有雀斑困擾,那些小點點讓女生的美麗失色不少,那麼有什麼方法治雀斑呢? 中醫保健按摩消斑大法 雀斑是一種淺褐色小斑點,針尖至米粒大小,常出現於前額、鼻樑和臉頰等處,偶爾也會出現於頸部、肩部、手背等處。對於天生愛美的女性來說,這無疑是非常影響形象的,巴不得千方百計得而誅之。在治療雀斑方面不走彎路又能達到根除效果,可選用中醫穴位按摩療法。 中醫認為,經脈不通,... 2020年07月0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7 ℃ 次 閱讀全文
針灸美容 中醫館讓你散發氣質美 養生之道網導讀:對於女人來說,青春是無比的珍貴也是無比的短暫。到了一定的年齡,女人就必須要保養了。很多人選擇針灸減肥美容是因為她所帶給女人的美是有由內而外的,有人會問中醫館那些針灸減肥有效嗎?針灸學的原理是什麼?下面,小編給大家一一解答。 中醫美容 針灸美容 中醫館讓你散發氣質美 都說女人30看氣質。其實,年過25歲,女人便開始為著臉忙活了,不想衰老,不想皮膚變糙,嘗試著用各種化妝... 2020年07月0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2 ℃ 次 閱讀全文
如何治療手足癬 推薦中醫小偏方 在皮膚病當中,手足癬是一種相當難根治的病症。那麼,一旦遇上了這種皮膚病怎麼辦呢?如何治療手足癬?對付這種疑難雜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中醫小偏方啦。下面,小編為你帶來多個治療手足癬的中醫小偏方,趕快選擇一種進行有效治療吧。 關於手足癬 足癬是指發生... 2020年07月0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2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火療之足部活血 足部按摩是人類在不同地區先後逐漸認識並發展的一種古老保健方法。在遠古時期,人類赤腳時,當他們高興時,就會有節奏地跳舞;或在寒冷時使勁跳躍。他們發現跳舞後感到足底發熱,身體舒適,能消除疲勞和振奮精神。 早在5000年前人們已把足底按摩稱為“觀趾法”。如《靈樞·逆順肥瘦》中說“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頭走腹”... 2020年06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7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針灸可治療「功血」 由此可見,中醫認為該病是由患者素體脾虛,或飲食損傷脾氣致統攝無權;或先天不足,絕經氣腎氣漸虛,封藏失司,沖任不固發為“功血”;或素體陽盛,外感邪熱傷及沖任迫血妄行;或七情所傷致沖任郁滯;或經期產後余血未盡,復感外邪瘀阻沖任,血不歸經致成“功血”。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遵循“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採用針灸治療“功血”簡便易行,安全效佳... 2020年06月2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3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告訴你 如何進行凍傷急救 引言:近期,全國各地正在遭受寒潮侵襲,天冷極易發生凍傷。那麼,凍傷了,該如何進行凍傷急救呢? 凍傷是人體遭受低溫侵襲後發生的損傷。凍傷的發生除了與寒冷不關,還與潮濕、局部血液物質環不良和抗旱能力下降有關。一般將凍傷分為凍瘡、局部凍傷和凍僵三種。 凍瘡: 凍瘡在一般的低溫,如零上3-5℃,和潮濕的環境中即可發生。因此,不僅我國的北方地區,而且在華東、華中地區也較常見。凍瘡常在不知不覺... 2020年06月2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1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解讀 臉上長痘與健康關係 臉上長痘痘,讓人很苦惱,其實臉上長痘痘與身體健康有很大的關係,中醫重點介紹了額頭、雙眉間、鼻翼兩側、唇周邊、髮際、左臉頰、右臉頰、太陽穴、腮邊頰等長痘原因與健康關係分析,以及對應的改善建議。 一、額頭痘VS肝臟 長痘原因:壓力大,脾氣差,造成心火和血液循環有問題。中醫研究發現,長期思慮過度、勞心傷神的人,額頭上常常會長出痘痘來,一般此類人心理壓力比較大,脾氣也不太好,一點... 2020年06月2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0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8個偏方 治療皮膚瘙癢 一、藥醋療法 取苦參100克,加入食用白醋適量,浸泡3~5天即成。每日洗浴時,加入苦參醋液30~50毫升於浴水中洗浴,或用棉簽蘸藥液外搽瘙癢處,每日2~3次,連用5~7天。 二、藥酊療法 取夜交籐、雞血籐、烏梢蛇各20克,加入上等白酒適量,浸泡1周即成。每日洗浴時,加入藥液30~50毫升於浴水中洗浴,連用5~7天。 三、藥浴療法 取荊芥、防風、苦參、絲瓜絡、蛇床子、當歸各30克,水煎取汁,放入浴... 2020年06月2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5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膏藥要勤換 久貼也添病 養生之道網導讀:很多人在貼膏藥的時候認為,一次膏藥貼在上面可以持續很多天的藥效。所以遲遲不換第二張,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膏藥貼多久就要揭下來呢? 中醫膏藥要勤換 久貼也添病 很多人對膏藥情有獨鍾,遇到腰酸腿疼總喜歡來上一貼。與軟膏、霜劑不同,膏藥附著緊密,作用深透持久,所以特別適用於頑固、肥厚、部位較深處的疾患。 但貼膏藥也得講究個方式方法,要不也會給您添病。 一般來說,膏藥一天就... 2020年06月2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8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