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要「天人相應」 | 養生知識網


 

A-A+

中醫養生要「天人相應」

2020年06月0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5 ℃ 次

天氣轉涼,注重養生的人開始忙起來,各種進補秘方也滿天飛。在中醫養生“火熱”的話題中,不難發現,真正能把握養生之道的並不多,有的認為進補就是養生,其實不然。那麼,到底該如何進行養生呢,中醫養生又有何原則和方法呢?深圳市中醫院針灸科主任醫師王祚邦指出,順天守時是中醫養生的最高準則,養生的本質就是順應自然,順應人體規律,做到天人合一。而選擇養生方法時,也一定要從順應自然與適合自己這兩個方面考慮,做到天人相應的境界。

王祚邦指出,中醫認為,人生活於自然環境中,外在的環境時刻都給人以影響,人必須根據自然界的陰陽消長,寒暑往來等變化,主動地與之相適應,避免和消除它對人體的不良刺激,才能不生疾病,保持健康,延年益壽。人體與自然的這種同步變化,古人稱為“天人相應”。正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雲,“陰陽四時者,萬物之始終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四氣調神”,顧名思義,就是說要根據一年四時之氣的不同特性來適時調整人的活動和意志,其核心內容是強調一個“從”字,即強調人的生活起居和精神意志活動要順應四時之氣,使人體之氣與自然四時之氣保持一致和協調,使生命活動在自然界的軌道和程序中運行,從而達到保護精氣、養護生命的目的。其中“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中醫順時養生的主要原則,而順應自然、“天人相應”具體的養生方法表現在:

◎起居

睡眠時間應隨季節改變

春季要晚睡早起,散開頭髮,鬆緩衣帶,從容不迫地散步,使氣機舒暢,與春天生發之氣相應。夏季宜晚睡早起,不要貪圖涼爽而厭惡日光,使體內的陽氣溫煦蕩漾,以適應“夏長之氣”。秋天宜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因秋氣蕭殺,應避之以免傷害人體生氣,以適應“秋收之氣”。冬天要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因冬季嚴寒,應保持體溫,以免影響體內陽氣的閉藏,以應“冬藏之氣”。

春食涼、夏食寒、秋食溫、冬食熱

中醫雲,春食涼、夏食寒,以養其陽;秋食溫、冬食熱,以養其陰。一年四季,五味各有所宜。春三月勿過食酸味,否則易傷脾胃,應減酸增甘以養脾氣,宜常食新韭。夏三月勿過食苦味,過則易傷肺氣,應減苦增辛以養肺氣。秋之三月勿多食辛味,過辛則易傷肝氣,應減辛增酸以養肝氣。冬三月勿多食鹹味,過則易傷心氣,應減鹹增苦以養心氣。

◎精神意志

春夏宜多思秋冬宜安神

春夏季要“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若所愛在外”,即春夏之季宜多思、多動、精神外向,意氣舒展,對周圍的事物興趣濃厚。秋冬二季宜“收斂神氣”、“無外其志”、“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即此二季應神志安寧,多靜少動,對周圍的事物興趣淡漠,特忌妄思亂動。也就是一年四季精神意志要如少年、青年、中年、暮年狀。

標籤:【天人相應】、【中醫養生】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