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十方最養腎 養生導讀:腎臟健康狀況牽動著千萬人的心,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需要補腎,腎不好則會累及到人的身心健康。很多人都在不斷尋找最佳的補腎方法。那麼中醫補腎有什麼好的方法呢? 八個補腎方法最養腎 一、飲水養腎 定時飲水是很重要的養腎方法。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則可能引起濁毒的留滯,加重腎的負擔。 飲水養腎 二、運動養腎 生命在於運動。通過運動養腎糾虛,是值得提倡的積... 2021年02月1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8 ℃ 次 閱讀全文
5種肥胖類型 中醫對症減肥 雖然一樣是, 但胖的原因不同,減肥方法也各不一樣。那麼,5類型的肥胖要怎樣減肥呢?下面,小編就教你中醫對症減肥方法,全面攻破各種肥胖,讓你健康享瘦。 1、水腫型肥胖(脾虛濕阻型) 脾主中醫所屬的消化系統,消化系統的功能不足,運作就會低落,導致飲水、飲食中的水分停滯體內,無法排出,而且血液會比較濃稠,這類就是典型的水腫肥胖。 肥胖特徵: 形體肥胖、四肢沉重、倦怠乏力、腹部常有... 2021年02月1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7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對徹底治癒咳嗽的看法 咳嗽是人體清除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或異物的保護性呼吸反射動作。雖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劇烈長期咳嗽可導致呼吸道出血。 養陰潤肺或健脾益肺法:是中醫治療經常反覆不愈咳嗽的兩種常用方法。... 1 宣肺清熱法 此為宣肺解表與清肺熱表裡同治。小兒為純陽之體,平素多食香燥厚味,內有積熱,外邪侵犯,易從熱化,或治療中解表不當,清熱不力,本病後期常會形成表邪不解而邪又入肺化熱,致使肺之清肅失司... 2021年02月1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5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六招助你解決熬夜煩惱 養生導讀:如今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快,很多白領因工作太多常常想要加班,加班必然要熬夜,對身體的危害眾所周知。比如:肌膚變粗糙、黑眼圈、體內毒素增多等等,那麼經常熬夜的人怎樣去應對才會減輕熬夜對身體的傷害呢? 一、薄荷枸杞PK上火。 熬夜症狀:空氣乾燥,工作繁忙,勞碌一天後再熬夜很容易“上火”,出現口乾舌燥、牙齦腫痛的症狀。 中醫支招:薄荷、枸杞。 熬夜後上火最好不要靠喝清熱... 2021年02月1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1 ℃ 次 閱讀全文
順應生理活動 中醫教你七個按時巧妙養生 中醫養生講求人與自然、環境、社會的和諧統一,尊重人體固有的生命節律,並通過形神統一、動靜結合、勞逸結合等具體養生的理論與實踐,防微杜漸、未雨綢繆。故養生貴在按時,按時工作和休息,按時運動和睡眠,按時進行各種生理活動,才能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按時休息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感覺累了才去休息,其實,這時休息已為時過晚。因為,當人感到累的時候,疲乏已到相當程度,這時休息需要較多... 2021年02月1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8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巧用藥膳止燥咳 中醫學認為,秋冬之交燥氣當令,燥易傷肺,肺臟嬌嫩,喜潤惡燥,對乾燥敏感,故秋冬容易出現燥咳的情況。燥咳常見咽燥聲嘶、乾咳無痰、口唇乾裂、心煩口渴、皮膚乾燥、大便秘結,或頭痛、鼻燥、關節疼痛、氣喘等。一般認為,燥咳多與病毒感染或過敏因素有關,用抗生素治療往往無效。但用藥膳輔助治療效果明顯。 柿餅川貝粉 取柿餅2個,川貝粉10克。將柿餅挖去核,加入川貝粉,放鍋中蒸熟,每天早晚各... 2021年02月0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4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藥材種子辨認法 養生導讀:中醫除了診治手法,最為關鍵的就是藥物了,中醫藥材多為植物,植物曬乾後變成藥材。對於中醫藥來說,種子很重要,種子有新陳種子之分,種子大多數都以新產的最好,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辨別新陳種子,這樣才能夠讓我們的身體健康更好。 一、中藥種子播種前處理方法。 為了提高中藥材種子品質,防治種子病蟲害,打破種子休眠,促進種子萌芽和幼苗健壯成長,中藥材種子在播種前要進行處理。其處理方... 2021年02月0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1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七個食療方調理失眠症狀 養生導讀:失眠是現在都市白領的通病,大多數是因為都市生活節奏過快,壓力太大造成的。失眠,讓很多人深受其苦,不僅睡眠質量得不到保障,睡不好還會造成精神萎靡,第二天工作時精精力不濟,打瞌睡等,會對正常工作造成很大的影響。其實,在中醫看來,睡眠可以通過食療來調理,根據身體狀況的不同,選擇的食療方也會有很大的差異。下面看看幾款能調理失眠症狀的食療方吧! 1、百合蓮子粥。 取干百合、蓮子... 2021年02月0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1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教您如何選用正確的止咳藥 春天是多風乾燥的季節,很多人容易上火乾咳。咳嗽了,不要自己濫用藥物,以免耽誤病情。中醫說選好止咳藥對於治療咳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常用的中成藥止咳藥有以下幾種: 1、養陰清肺止咳類 養陰清肺糖漿 主治:咽喉乾咳疼痛、乾咳少痰、痰中帶血等臨床常見陰虛肺熱症。常用量口服1次20毫升,1日2次,小兒酌減。 2、.清熱化痰止咳類 川貝止咳糖漿 功效:清熱、止咳、祛痰,主治傷風咳嗽引起的痰多、乾咳、稠... 2021年02月0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7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提醒 瘦人要警惕的十大疾病隱患 現如今的人們都崇尚瘦,以瘦唯美的觀念充斥著整個美學界。我們知道太胖的人對身體健康不利,可是你知道嗎,瘦人也很容易患上疾病。有些疾病是專屬這些瘦人的。中醫提醒 瘦人要警惕的十大疾病隱患。 胃下垂 當人體過分消瘦時,身體內腹壁鬆弛、腹肌薄弱,導致用來懸吊、固定胃部的肌肉和韌帶鬆弛無力,腹壓下降,於是整個胃部的位置就會降低、胃蠕動減弱,從而引發胃下垂。 膽結石 過於消瘦的人大多... 2021年02月0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7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