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推拿術幫助懶人做運動 形形色色的減肥法,除了抽脂手術、吃減肥藥、節食、運動等不乏追隨者的減肥方法外,中醫減肥法更是重振雄風,越來越受年輕人的青睞。 女人天生就有愛相互比較的天性,什麼都要比較一番,比哪個美,比哪個瘦,五官比完了比身材,身材還有很多比較的地方:臉龐啦,是不是瓜子臉;手臂呢,能否不被叫麒麟臂;腰腹的話,以成為“小腰精”目的;大小腿,纖細有骨感為美……形形色... 2021年04月0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8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專家教您:體虛應該怎麼調養才對 所謂“體虛”,中醫上叫做——“虛證”。它是指臟腑虧損、氣血陰陽不足所引起的多種慢性虛弱症候的總稱。分為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四種類型,結合心、肝、脾、肺、腎五臟,每一髒又有氣、血、陰、陽虛弱的類型,如肺氣虛、脾陽虛等。 氣虛常見症狀:氣力不足,容易疲倦,頭暈目眩,懶得說話,坐著不動也極易出汗,很怕吹風,動不動就感冒,而且勞累後,上述各種表現... 2021年04月0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9 ℃ 次 閱讀全文
中國傳統中醫養生之道 中醫養生之道的措施 順時養生即順應四時氣候,陰陽變化規律,從精神、起居、飲食、運動等方面綜合調養的養生方法。其宗旨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調神養生即調養精神,其方法除四季調神外,還有養靜藏神、動形怡神、移情易性等養神之法。 飲食養生提倡飲食有節、注意飲食衛生、克服飲食偏嗜和藥膳保健等。 惜精養生有節欲惜精、節房事及注意房事衛生等措施。 傳統健身術養生... 2021年04月0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5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養生為何強調「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 中醫養生,講究因時而異,不同季節時令採用不同的養生手段,所謂“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腎病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張昱指出,古人以此方法為養生之宗旨,不治已病治未病,防患於未然。現代人也應該借鑒此方法養生保健,祛病延年。 張昱指出,春時陽生,夏時陽盛。春時陽始生,然春季風寒之邪尚為患,故春時應注意御寒保暖,民間諺語謂春季不宜過早減衣,亦即此理,... 2021年03月3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1 ℃ 次 閱讀全文
推薦中醫四大虛症經典補品 今社會,工作繁忙,生活緊張,體力與腦力消耗很大,多數中青年人健康透支,不同程度上,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未老先衰的徵兆,也就所謂出現乏力症群、亞健康的狀態。中醫認為,出現不同程度的各種虛證,應該用不同的補品進補,才是正確的有益的方法。否則會得不償失,甚至有害無益。下面我們就給大家推薦中醫四大虛證經典補品—— 氣虛多食人參 表現 主要為神疲乏力、氣短、倦怠等乏力症群... 2021年03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2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秘方能夠有效的幫助你緩解痛經問題 中醫秘方能夠有效的幫助你緩解痛經問題,痛經是指婦女在經期及其前後,出現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隨月經週期而發,嚴重者可伴噁心嘔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給工作及生活帶來影響。 目前臨床常將其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痛經多指生殖器官無明顯病變者,故又稱功能性痛經,多見於青春期、未婚及已婚未育者。此種痛經在正常分娩後疼痛多可緩解或消失。繼發性痛經多因生殖器官... 2021年03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9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餐後養生四招 勝過進補 中醫餐後養生四招 勝過進補 1.餐後漱口 古代醫學家張仲景說:“食畢當漱,令齒不敗而口香。”食後漱口,可保持口腔衛生,令口腔濕潤、舒暢,並有益齒、固齒之功效。同時還可以刺激舌的味覺,增強味覺功能,有利於防治口腔和牙齒疾病,有益於增進食慾和消化吸收。 2.餐後慢走 古人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飯後先休息半小時,然後做戶外散步,慢步行走有助於促進胃腸蠕動,增加胃腸消化液分泌... 2021年03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0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養生建議 男性補腎方法需要特別注意 衰老是人類生存的自然規律。雖然衰老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但是人類從遠古時代起就為抗衰益壽進行了長期而艱苦的探索。幾千年來,一直重視五臟(心、肝、脾、肺、腎)養生保健,特別關注補腎在益壽延年中的作用。 腎藏精 主骨生髓,為先天之本,與人體生長發育和衰老過程密切相關。正確施補的原則應根據陰虛、陽虛及兼證的不同,合理應用以下中成藥。 龜齡集 龜齡集本方載於《集驗良方》。方中以... 2021年03月2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0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治耳鳴耳聾的保養方法 中醫藥物調治耳的保養方法也分為補法與清法,肝腎虛損引起的耳鳴耳聾用補法,風熱肝火等引起的用清法。 一、單味藥及驗方的補法: 1枸杞子:枸杞子10克,洗淨嚼服(亦可浸酒服)。有滋補肝腎、聰耳明目的作用,適用於肝腎不足所致的耳鳴耳聾、目暗不明等。 2地黃飲:熟地黃30克,生地黃15克,水煎服。有滋陰養血、補益肝腎、聰耳明目的作用,適用於肝腎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軟、耳鳴耳聾、... 2021年03月2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7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針灸怎樣減肥? 養生導讀:如今,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肥胖已經成為了一個公眾的問題,中醫針灸也可以減肥,通過針刺人體某些穴位,可以起到使胃蠕動減弱和抑制胃酸分泌,延長胃排空時間,促進機體脂肪代謝,消耗積存的脂肪,達到減肥目的。那麼針灸減肥有什麼好處? 一、針灸減肥原則 1、針灸配合飲食效果更佳 配合控制飲食的原則是:不餓不吃,餓了再吃,吃青菜及瘦肉、蛋類,吃到飽了即可,不吃甜食及肥肉、土豆、藕、... 2021年03月2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8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