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有妙方 養生導讀:在養生文化中,中醫養生一直有著健康、安全的美譽。養生在於衰老的長期對抗鬥爭中,中醫養生有很多有效的妙方可以幫助大家健康養生,延年益壽。 一、人之腎氣通於耳,扯拉搓揉健身體 中醫認為,耳為腎之上外竅,雙耳靈健則腎經通,腎氣充足,腎精盈滿,則聽覺靈敏。扯拉、按摩、搓揉、點捏耳朵,實際上就是對雙耳進行各種形式的物理刺激。 按摩 二、腳底為第二心臟,常搓湧... 2019年12月2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2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養生 巧用吹風機溫灸五大減肥穴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醫不僅可以治病救人,還能養生保健,對於愛漂亮的女性來說它的減肥效果也超棒哦!那麼中醫減肥都有哪些方法呢?中醫體質減肥有什麼不同呢?中醫保健的減肥食譜又有什麼呢? 中醫養生 巧用吹風機溫灸5大減肥穴 有些人腰部和腹部比較肥胖。我們知道,用艾灸的方法可達到瘦腹瘦腰等減肥瘦身功效。如果沒有艾條怎麼辦?中醫專家指出,用吹風機吹5大減肥穴位同溫灸一樣,同樣可起到瘦腹瘦腰... 2019年12月2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6 ℃ 次 閱讀全文
讓你遠離失眠的困擾的中醫養生湯 失眠:睡後易醒,醒後不能再寐,時寐時醒,或徹夜不寐為其證候特點,並常伴有日間精神不振,反應遲鈍,體倦乏力,甚則心煩懊惱,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及工作、學習和生活。 歷代醫家認為失眠的病因病機以七情內傷為主要病因,其涉及的臟腑不外心、脾、肝、膽、腎,其病機總屬營衛失和,陰陽失調為病之本,或陰虛不能納陽,或陽盛不得入陰。中國中醫推出:中醫養生湯讓你遠離失眠的困擾。 養心粥 取黨參3... 2019年12月2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1 ℃ 次 閱讀全文
夏季陰虛火旺 教你8招滋陰健脾 夏季氣溫高,天氣悶熱,體內津液耗費大,多數人都會有這些領會:胃口不開、口乾口苦、火氣大、焦躁不安,大便不通、睡眠不佳。這在中醫裡都可歸於“氣陰兩虛”症狀,尤其是夏季喜吃生冷食物者,更易加重陰虛症狀。小編今天交給您8招滋陰健脾法,讓您在這個夏天滋陰氣、火氣消、胃口好。 5種症狀 看你是否“陰虛火旺” 陰虛火旺是指陰陽失調、陰虛則陽亢並生熱化(成)火,出遊... 2019年12月1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1 ℃ 次 閱讀全文
真假肉蓯蓉的鑒別方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真假肉蓯蓉的鑒別方法。由於肉蓯蓉藥源緊缺,市場上時有混淆品出現。那麼如何鑒別肉蓯蓉的真假?真假肉蓯蓉的鑒別方法,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真假肉蓯蓉的鑒別方法 素有“沙漠人參”之美譽,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是中國傳統的名貴中藥材。肉蓯蓉在歷史上就被西域各國作為上貢朝廷的珍品,也是歷代補腎壯陽類處方中使用頻度最高的補益藥物之一。近年來,肉蓯蓉由於被大量採挖,其... 2019年12月0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9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養生:專家支招幫白領「趕走」亞健康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醫養生:專家支招幫白領“趕走”亞健康 現在辦公室們貌似光鮮的白領,卻也成天覺得自己頭暈、頭痛、心煩、噁心、胸悶,懷疑自己是這病那病,但到了醫院檢查一點問題都沒有,怎麼回事呢?其實這是一種亞健康狀態,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如何才能調理出健康的身體呢?下文小編將為白領們中醫支招對付亞健康! 亞健康中醫解說 中醫學雖無亞健康狀態一詞,但中醫“謹微防病”... 2019年12月0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0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館指南 秋天如何止咳 養生之道網導讀:進入秋天以及很久了,很多人還是沒有習慣秋天的乾燥天氣,人的抵抗力也非常弱,特別是老年人和小孩子,一不小心就容易咳嗽,而且沒日沒夜的咳嗽、那麼,遇到這樣的情況,很多人會問,咳嗽吃什麼好的快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中醫養生方面,有什麼好的方法。 秋季燥咳雖然不是嚴重的疾病,但是稍有疏忽,仍可能會因此釀成氣管炎和支氣管炎,所以應引起重視。 燥咳屬於外感燥邪,治療上應... 2019年12月0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1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養生 內調外用讓你膚如凝脂 養生之道網導讀:每個女人都希望自己膚如凝脂、幼滑細嫩,可是並不是所有的女人都能美夢成真,有的人膚色不均、有的人臉上有色斑等。那麼如何去色斑?皮膚保養都有哪些方法呢?中醫養顏都有哪些訣竅呢? 女性養生 中醫養生 內調外用讓你膚如凝脂 膚若凝脂是很多美女的追求,美白祛斑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而護膚中最令人頭疼的怕是非色斑莫屬了,臉上真正長過斑的人最有體會,色斑發展迅猛,異常頑固,對... 2019年11月2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2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提醒飯後10症狀要當心 養生之道網:生活中有很多人經過一頓美餐之後往往會出現一些諸如泛酸、燒心、噯氣、腹脹等胃癌不適的症狀,如果身體經常出現這些不良的症狀就有可能是我們的胃腸道出現了問題,有可能是患有慢性的胃腸道疾病,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飯後養生 1、飯後飽脹或終日飽脹、噯氣但不泛酸,胃口不好,體重逐漸減輕,面色輕度蒼白或發灰,中老年人要考慮到慢性胃炎,特別是慢性萎... 2019年11月2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7 ℃ 次 閱讀全文
二十四節氣之小暑養生篇 七月七日小暑天。“斗指辛為小暑,斯時天氣已熱,尚未達淤極點,故名也”。太陽黃經為105度。天氣已經很熱,但還不到最熱的時候,所以叫小暑。時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後,到處綠樹濃陰,很多地區的平均氣溫已接近30度,時有熱浪襲人之感,暴雨也時常在小暑節氣光顧我國的大部分。由於這段時間的雨量集中,所以防洪防澇顯得尤為重要。有農諺:“大署小暑,灌死老鼠”之說。更有“小... 2019年11月2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5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