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 飲食養生的三大誤區 誤區一:“一年之內,秋不食姜” 過去有句老話:“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那麼,秋天和夜晚真的不宜吃姜嗎?營養專家表示,秋季並非絕對一點也不能吃姜,關鍵是不能“多食”和“夜間勿食”。 根據中醫理論,生薑辛溫無毒,歸五臟,益脾胃,除風邪寒熱,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止嘔吐,去痰下氣,散煩悶等等。現代醫學認... 2013年12月25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5 ℃ 次 閱讀全文
趕走春困支招 “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天的腳步還沒完全地走近我們,不少人已經開始認識了春困的厲害。 明明昨天睡得還行,可是到了中午吃完午飯,睡意還是像海浪一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似的襲來,怎樣才能戰勝春困呢? ■春困是由於人體的“冬眠期”沒過 朝陽醫院心理咨詢門診的李雯大夫介紹,春困主要是因為人和自然界的其它動物一樣,... 2013年12月23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6 ℃ 次 閱讀全文
推薦益智安神藥膳 中醫理論中,有健脾益智和補腎健腦的說法。要想寶寶更聰明,准媽媽從孕期就應該多食用些健脾補腎的食物,下面我們推薦給准媽媽幾種最常見的食物,天天食用,一定會讓你的寶寶智力超群。 1.大棗 中醫認為大棗有健脾和胃、補益氣血、潤心肺的功效。 而氣血是先天之本,准媽媽的氣血充足,直接受益的就是胎兒。 特別提醒:雖然大棗有諸多好處,但因為其味甘性溫,食用多了會助濕生熱,因此,如果每天服用最好... 2013年12月21日 安神補腦 暫無評論 閱讀 39 ℃ 次 閱讀全文
養肺防燥養肺臟 中醫理論認為“肺與秋氣相應”,“燥為秋季之主氣”,所以,從傳統養生的角度講,秋季養生的重點是保養肺臟和注意預防“燥邪”對人體的侵害。 秋季,是一個美麗的季節。金黃色的田野,紅黃綠相間的果園,漫山的紅葉,碧綠的河水映照在藍天白雲之下,是一幅多麼美麗的畫卷。但進入秋季以後,天氣逐漸涼爽乾燥,一方面使人有秋高氣爽的舒適感覺,一方面乾燥的氣候對人... 2013年12月20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7 ℃ 次 閱讀全文
春夏養陽 少吃些冷飲多吃薑蒜 傳統中醫理論認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與天地、四時、萬物一體。因而,人體的生理變化規律,尤其是陰陽的調節轉化,要與四時變化規律相一致,才能達到養生的目的。 春夏時,氣候由寒變熱,萬物從冬眠中復甦,陽氣升發旺盛 人體也是如此。但同時,陽氣的升發易導致陰精隨之外洩,所以在這時,要注意養陽,不要令其升發太過,引起陰精不足,陰陽失調。秋冬之季則剛好相反。 正值盛夏時,按照“春夏養... 2013年12月18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5 ℃ 次 閱讀全文
綠梅花藥用食療 可疏肝解毒 “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梅花歷來被視為不畏強暴、強於抗爭和堅貞高潔的象徵,古人常把松、梅、竹配成“歲寒三友”。陸游在《卜算子·詠梅》中亦詠道:“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這裡要介紹的綠梅花,就是一種集觀賞、藥用、食療為一體的佳品,是梅花品系中的佼佼... 2013年12月17日 護肝 暫無評論 閱讀 62 ℃ 次 閱讀全文
今日處暑 潤燥食補首選蓮藕 養生之道網導讀:今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了,恰好也是我國傳統節日七夕節。中醫認為,處暑過後,暑氣漸消,特別是早晚時秋涼的感覺漸漸明顯,養生要防燥、防寒,同時還得注意防暑。 食補首選蜂蜜 養陰:食補首選蜂蜜 處暑後,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養陰的食物也有很多,比如泥鰍、芝麻、核桃、糯... 2013年12月15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0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是如何認識感冒的(附小兒感冒注意事項) 辯證論治是中醫的根本。那什麼是辨證論治呢? 證是中醫學中特有的概念,它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把通過望、聞、問、切四診搜集的症狀、體征進行綜合分析而得出的綜合性結論,是疾病本質的反映。辨證的過程,就是綜合思維的過程,即對患者所表現出來的情況進行分析、鑒別,最後確定“證”,這是中醫診斷的核心內容。因為中醫治療的中心是圍繞“證”來進行的,是什麼證就用什麼法來治,所... 2013年12月14日 冬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76 ℃ 次 閱讀全文
瘀血體質的養顏食物 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體質。可體質與我們的健康、養生又有什麼關係?有沒有想到是我們的體質在決定我們的喜好?不同的人體質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難道體質不會改變嗎?你的養顏食物是什麼? 體質養生的觀點是中醫的觀點,因此體質在中醫理論中分為10個類型。平和體質,健康的一種體質,只佔人群的5%。特稟體質,也就是過敏體質,包括一些遺傳性疾病。另外的幾種體質分為氣虛、陽虛、血虛、陰虛,痰濕、濕熱、瘀血... 2013年12月08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0 ℃ 次 閱讀全文
陰虛體質的養顏食物 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體質。可體質與我們的健康、養生又有什麼關係?有沒有想到是我們的體質在決定我們的喜好?不同的人體質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難道體質不會改變嗎?你的養顏食物是什麼? 體質養生的觀點是中醫的觀點,因此體質在中醫理論中分為10個類型。平和體質,健康的一種體質,只佔人群的5%。特稟體質,也就是過敏體質,包括一些遺傳性疾病。另外的幾種體質分為氣虛、陽虛、血虛、陰虛,痰濕、濕熱、瘀血... 2013年12月08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9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