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亞健康 中醫有辦法 亞健康是一種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表現為生理功能低下的狀態,不耐疲勞、腰酸背痛、失眠多夢、健忘、頭暈、耳鳴、脫髮、黃褐斑......也就是很多人提過的“慢性疲勞綜合征”。我國的亞健康人群在30歲到45歲這一年齡段裡非常普遍,在城市人口中大約佔到70%,而且近些年來一些青少年由於課業負擔重,也有加入的趨勢。從有症狀的人群來看,女性多於男性,職業特徵以從事辦公室工作的&ld... 2013年11月02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103 ℃ 次 閱讀全文
快來看看益智安神藥膳 中醫理論中,有健脾益智和補腎健腦的說法。要想寶寶更聰明,准媽媽從孕期就應該多食用些健脾補腎的食物,下面我們推薦給准媽媽幾種最常見的食物,天天食用,一定會讓你的寶寶智力超群。 1.大棗 中醫認為大棗有健脾和胃、補益氣血、潤心肺的功效。 而氣血是先天之本,准媽媽的氣血充足,直接受益的就是胎兒。 特別提醒:雖然大棗有諸多好處,但因為其味甘性溫,食用多了會助濕生熱,因此,如果每天服... 2013年10月31日 安神補腦 暫無評論 閱讀 71 ℃ 次 閱讀全文
雞胸脯肉含尼克酸能降低膽固醇 吃雞肉能夠提高人的免疫力,這一觀點在不久前於上海舉行的生物活性肽營養與健康國際研討會上得到了證明。 研討會上發表的一份最新報告表明,雞及其萃取物具有顯著提高免疫機能的效果,這一觀點與營養學以及傳統的中醫理論不謀而合。 中醫理論認為,雞肉具有溫中益氣、補精填髓、益五臟、補虛損的功效,可以治療由身體虛弱而引起的乏力、頭暈等症狀。對於男性來說,由腎精不足所導致的小便頻繁、耳聾... 2013年10月15日 利膽 暫無評論 閱讀 44 ℃ 次 閱讀全文
立秋時節話養生 大暑之後,時序到了立秋。秋是肅殺的季節,預示著秋天的到來。歷書曰:“斗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這時太陽黃經為135度。從這一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由熱逐漸下降。有諺語說:“立秋之日涼風至”,即立秋是涼爽季節的開始。但由於我國地域遼闊幅員廣大,緯度、海拔高度不同,實際上是不可能在立秋這一天同時進入涼爽的秋季的。從其... 2013年10月04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8 ℃ 次 閱讀全文
秋令後養肺護肺正當時 肺為嬌髒 說肺是“嬌髒”,主要是描述它柔嫩,容易受邪的臟器。肺既惡暖,又怕寒,它外合皮毛,主呼吸,與空氣接觸。外邪進犯人體,不管從口鼻吸入, 還是由皮膚侵襲,都容易犯肺而致病。即便是傷風感冒,也往往會有咳嗽,闡明肺是一個柔嫩的臟器。 肺主氣,司呼吸,肺主行水 氣,是人體賴以維持生命活動的重要“精微物質”。所謂“肺主氣”,是指人身之氣為肺所主,由於體... 2013年08月15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70 ℃ 次 閱讀全文
小暑節氣吃黃鱔進補效果賽人參 黃鱔又名鱔魚。小暑時節,黃鱔體壯而肥,肉嫩鮮美,營養豐富,滋補作用最強,故我國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參”之說。其實,“小暑黃鱔賽人參”還有另一層意思,這與中醫學“春夏養陽”的養生思想是一致的,蘊含著“冬病夏治”之意。中醫理論認為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的緩解期。此時若內服具有溫補作用的黃鱔,可以達到調節臟腑... 2013年08月13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75 ℃ 次 閱讀全文
立秋養生應養陰去濕 預防為主 立秋了,也進三伏(末伏)了,氣象預報說本周“晴天很少露面,多雲和雷雨天氣將交替登場,周最高氣溫33度。”民諺有“早立秋涼颼颼(上午立秋),晚立秋熱死牛(下午立秋)”之說,今年立秋正好是在晚上,加之近日雨水偏多,溫度仍然較高,空氣悶熱潮濕,濕熱交蒸,因此,人們在養生方面應以養陰防暑去濕、預防秋季病為主。 從養陽到養陰 天津市南開醫院腦病科孟凡征博士介紹,立秋後... 2013年08月08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5 ℃ 次 閱讀全文
春季眼疾易發病 如何保明眸 冬去春來,萬物復甦,百花齊放,春季是個美好的季節,但北方的春季風大沙多,人們易患一些特殊的眼病,我們應該加以防範,讓眼睛度過一個愉快的春天。 角膜、結膜異物 角膜、結膜異物全年均可發生,但春季的發病率更高,因為春天是沙塵暴高發季節,風大雨少,灰塵、沙土漫天飛揚,稍有不慎這些小異物極易鑽進眼睛。一旦沙土入眼,就會有異物感並疼痛、畏光、流淚,處理不當還可引發角膜炎、結膜炎,甚至失... 2013年08月03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3 ℃ 次 閱讀全文
大暑「補藥」 冬瓜筍乾老鴨湯 中醫理論稱鴨肉為“妙藥”和滋補上品,民間也有“大暑老鴨勝補藥”的說法。燉老鴨時加入冬瓜、筍乾等食材,既可葷素搭配起到營養互補的效果,又能補虛損、消暑滋陽。今日大暑,我們來好好享受這一鍋既清熱又鮮美的靚湯! 4~5人份 做法: 1. 筍乾提前用水浸泡至軟,撈起洗淨撕成長條,切段; 2. 冬瓜洗淨留皮,去瓤和籽,切塊;火腿稍沖洗,切片; 3. 老鴨洗淨,斬大塊,冷水下過,汆... 2013年07月21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4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養生從調理陰陽開始 俗話說“男靠吃女靠睡”,男人精力充沛往往被認為是食療補出來的,而女人要想漂亮,則需睡好“美容覺”。其實,從養生角度來說,健康飲食和優質睡眠是養生兩大“法寶”,不論男女同樣重要。然而男女畢竟有別,養生也要講究性別差異。 飲食篇男性:“生精”、“抗氧化”雙管齊下。 中醫講究,男性進補以保陽氣為主,因為男性承擔較大的社會壓力,奔波疲... 2013年07月12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5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