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 養生知識網


 



崩漏的刮痧療法

 崩漏的刮痧療法
    崩漏指婦女不在經期,陰道大量出血,或持續下血,淋漓不斷。一般以量多如注為“崩”,量少淋漓不盡為“漏”,兩者可交替出現,且均屬出血過多之證,並稱“崩漏”。崩漏是婦科常見病症,以青春期或更年期、產後最為多見。     崩漏發病急驟,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為“崩”;病勢緩,出血量少,淋漓不絕者為“漏...



耳聾耳鳴推拿保健

 耳聾耳鳴推拿保健
      耳鳴是聽覺功能紊亂而產生的一種症狀。耳聾是指聽覺功能減退或喪失,輕者為重聽,重者為耳聾。       耳鳴常與高血壓、神經衰弱或經常與藥物中毒、巨大聲音的震動引起鼓膜缺損有關。老年性耳聾與動脈性硬化有關。中醫認為本症由腎氣虛弱,元精失固引起的。       耳鳴耳聾雖然屬於自覺的病理症狀,但是這些病者往往神經衰弱...



世界保健推拿方法大全

 世界保健推拿方法大全
養生導讀:推拿是那樣古老,它是古希臘和古羅馬貴族們的專享,是夏威夷聖廟前眾人的慶祝儀式,是古代泰國招待皇家的最高禮節,是戰國時代華佗治病救人的盡招;推拿又是那樣時尚,在醫院、酒店、健身中心隨處可見,甚至還提供電話預約、上門服務。不僅是好萊塢影星健康美麗的秘訣,也是你、我、我們每個人獲取健康的捷徑;推拿還是那樣實用,能夠瘦身、律動豐胸,還有助於減壓、排毒。 一、傳統推拿法。 1、...



「舉手之勞」調神養性

 「舉手之勞」調神養性
 健康的關鍵在於養。養生保健是一門大的學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些舉手之勞的動作對於調身養性、抵抗疾病、增進健康大有裨益。 按按耳門防耳鳴 耳門附近有耳門穴、聽宮穴、聽會穴,臨床上可針刺、點壓這3個穴位治療耳鳴、耳聾。平時,我們可以將兩手掌同時緊壓左右耳門,以出現酸脹感為度,持續5~6分鐘為宜,此方法具有清竅開利,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和營養代謝,有利於預防耳鳴、耳聾。在按壓...



學步寶寶出現三大現象要注意

 學步寶寶出現三大現象要注意
  一歲多小孩學走路,有的總是要媽媽抱,有的晃著晃著就摔個跟頭,還有的走起來像只小鴨子,這些現象都說明孩子走路姿勢不對,媽媽們要特別注意。專家提醒,孩子如果有以下三種情況,又沒有及時發現和糾正,會對他今後的成長髮育造成很大影響。 八字腳需補充鈣 寶寶的八字腳表現在腿上。x型腿的寶寶愛夾著大腿走,一般都不愛走長路,老嚷著讓媽媽抱。有時候這種姿勢的寶寶是缺乏肌肉負重鍛煉,媽...



辦公室護肩操 如何健康用鼠標

 辦公室護肩操 如何健康用鼠標
負重交替前平舉 練習時兩腳自然站立,兩腿自然伸直,雙手正握重物置於體前,距離約同肩寬或略寬於肩,手臂也自然伸直,目視前方,挺胸收腹。兩手持重物置於體側,隨後先將右臂向上拉至肩平位置;將右手臂落下後,再將左臂向上拉起至肩部高度,循環不斷地進行訓練。 負重側平舉 練習時兩腳自然站立,兩腿自然伸直,兩手手心相對持重物置於體側,手自然伸直,目視前方,挺胸收腹;將意念集中在三角肌中,而以該...



腸道常做SPA 身體毒素全排出

 腸道常做SPA 身體毒素全排出
 一、升級你的“腸”識 1.腸道是免疫系統 腸道不能像體表一樣擁有皮膚來防止外界病毒、細菌、毒素的入侵,那怎麼辦?造物主為我們設計好了另外一種保護機制:黏膜組織。身體只要有黏膜的地方,就會有淋巴組織。 腸道因為表面積最大,接觸最多的外來細菌,所以淋巴組織最發達,集結了人體70%~80%的免疫細胞,分佈在黏膜的裡裡外外,前仆後繼地對抗不斷入侵的細菌病毒。 2.腸道是第二大腦 你...



柿子的食療方法

 柿子的食療方法
療方精選 1、治寒瀉、水瀉:柿餅2個,放飯上蒸熟食。   柿子花 柿子花 2、治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乾咳、咽痛:柿餅3枚(去蒂),清水和冰糖適量,蒸至柿餅綿軟後食用。 3、治乾咳咯血、久痢便血、小便帶血:柿餅3枚去蒂切小塊,大米100克,同煮粥,用冰糖或白糖調味食用。 4、治地方性甲狀腺腫:未成熟的青柿子1000克,洗淨去柄,切碎搗爛,以潔淨紗布絞汁放在鍋中,先以大火燒沸,後以文火煎...



瑜伽有助預防女性心臟病

 瑜伽有助預防女性心臟病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科學家分析了129135名沒有心臟病史的絕經婦女的相關資料。研究開始時測量了所有參試者的靜息心率。之後展開為期8年的跟蹤調查,結果發現,與靜息心率低於每分鐘62次的參試婦女相比,靜息心率最高(每分鐘超過76次)的參試婦女,罹患心臟病危險更大。當研究人員排除了體能、種族、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血脂等因素之後,這種關聯依然成立。在調節了緊張、抑鬱、吸煙、喝酒和身體質量指數...



什麼是肥胖,肥胖與高血壓有何關係?

 什麼是肥胖,肥胖與高血壓有何關係?
 當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20%以上時稱為肥胖。標準體重可由下列公式計算: 兒童標準體重(公斤)=年齡×2+8   成人標準體重(公斤)=身高(厘米)-105。若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20%~29%為輕度肥胖,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30%~50%稱中度肥胖,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50%稱重度肥胖。   肥胖與高血壓有何關係,多年來許多學者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結果發現胖人患高血壓病較瘦人患高血壓病多2~3倍。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