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火清熱五種瓜更靠譜 養生之道網導讀:傳統印象中,大家防上火都喜歡喝涼茶。的確涼茶可以去火,但是隨著近來各大涼茶品牌的質量安全事件見諸報端,專家認為喝涼茶去火有危險,不建議喝。那麼,防上火吃什麼好呢?下面,小編推薦5種瓜類食物,讓你降火更見效更靠譜。 去火不能常喝涼茶 去火不建議喝涼茶 事實上,涼茶中糖含量遠遠多於金銀花。常喝含糖量... 2018年03月1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2 ℃ 次 閱讀全文
肝硬化晚期還能活多久 養生之道網導讀:肝硬化晚期還能活多久?肝硬化晚期已經是肝硬化的終末階段,肝硬化晚期能活多久也是很多患者朋友關心的問題。那麼肝硬化晚期還能活多久?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肝硬化晚期還能活多久 肝硬化是一種由一種或多種原因引起肝臟損害,肝臟呈進行性、瀰漫性、纖維性病變。具體表現為肝細胞瀰漫性變性壞死,繼而出現纖維組織增生和肝細胞結節狀再生,這三種改變反覆交錯進行,結果肝小葉結構和... 2018年03月1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22 ℃ 次 閱讀全文
上古名醫岐伯的故事 養生之道網導讀:上古名醫岐伯的故事,岐伯,中國傳說時期最富有聲望的醫學家。下面一起來看看上古名醫岐伯的故事。 上古名醫岐伯的故事 岐伯,中國傳說時期最富有聲望的醫學家。《帝王世紀》:“黃帝又使岐伯嘗味百草。典醫療疾,今經方、本草、之書鹹出焉”。宋代醫學校勘學家,林億等在《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表》中強調:“求民之瘼。恤民之隱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黃帝之御極也... 2018年03月15日 中醫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61 ℃ 次 閱讀全文
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食譜大全 養生之道網:冬季是老人類風濕關節炎頻發的季節,那麼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食譜,您知道嗎?下面養生之道網總結了一些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食譜,看看吧。 什麼是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RA)是一種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為主的系統性疾病。其特徵是手、足小關節的多關節、對稱性、侵襲性關節炎症,經常伴有關節外器官受累及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可以導致關節畸形及功能喪失。女性好發,發病率為... 2018年03月15日 老年人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8 ℃ 次 閱讀全文
總掏耳朵危害大 養生之道網導讀:很多人喜歡隨手掏耳垢,但這種習慣卻為耳朵健康埋下了隱患。美國耳鼻喉學會8月29日發佈的關於耳垢清理的指南手冊也指出,隨便掏耳垢,可能會使聽力受損。 耳垢是外耳道軟骨部皮膚內腺體的分泌物,扮演著清潔劑的角色,同時也起到保護和潤滑耳道的作用。約95%的人,外耳道皮膚表面都會附有一層極薄的耳垢,暴露在空氣後,結成淡黃色或褐色薄片,在咀嚼、跑跳等活... 2018年03月1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9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的歷史來源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醫的歷史來源,中醫,即相對西醫而言。在西方醫學沒有流入中國以前,中醫基本不叫中醫這個名字。那麼中醫的來源是什麼?下面一起來瞭解下中醫的歷史來源。 “中醫”二字最早見於《漢書·藝文志·經方》,其云:“以熱益熱,以寒增寒,不見於外,是所獨失也。”故諺云:“有病不治,常得中醫。”在這裡中字念去聲,中。“中醫”這個... 2018年03月14日 中醫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22 ℃ 次 閱讀全文
冬天打籃球注意事項 養生之道網:冬季天氣寒冷,人的骨骼比較脆弱,所以打籃球要注意防受傷和保暖,冬天打籃球注意事項,你都知道嗎?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冬天打籃球注意事項,看看吧。 1、要打球,先吃飯。同樣是劇烈的運動,在寒冷的季節裡,身體不僅要應付劇烈的運動,還要消耗大量的熱量來保持體溫。所以一般來說冬天打球會消耗更多的營養物質,特別是糖類等等供能物質。如果不吃飯就打球的話,不僅會感覺肚子餓,還可... 2018年03月13日 體育健身 暫無評論 閱讀 90 ℃ 次 閱讀全文
大霧天 中醫四招防疾病 養生之道網導讀:這幾日,我國北方大部分城市在霧霾籠罩之中,空氣中重度污染。其中,石家莊的空氣質量指數(API)達到437,幾近“破表”,而北京、邯鄲、保定、陽、哈爾濱、合肥、荊州、西安等城市空氣污染程度也不低。大霧來襲健康大有危害,中醫4招防大霧疾病。 大霧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nbs... 2018年03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0 ℃ 次 閱讀全文
孩子缺鐵吃什麼補鐵 養生之道網:現在不少孩子營養不全面,缺乏必要的營養元素,那麼孩子缺鐵吃什麼補鐵呢?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孩子缺鐵吃什麼補鐵,看看吧。 孩子缺鐵吃什麼補鐵? 雖然植物性食品中鐵的吸收率不高,但兒童每天都要吃它,所以綠色蔬菜也是補充鐵的一個來源。 動物肝臟富含各種營養素,是預防缺鐵性貧血的首選食品。每100克豬肝含鐵25毫克,而且也較易被人體吸收。肝臟可加工成各種形式的兒童食品,如肝泥... 2018年03月13日 少兒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42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放血療法的起源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醫放血療法的起源,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聽說過“放血療法”。那麼你知道“放血療法”的起源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瞭解下中醫放血療法的起源。 中醫的放血療法是以針刺某些穴位或體表小靜脈而放出少量血液的治療方法。操作時,先行皮膚常規消毒,選用三稜針或粗毫針,速刺速出,針刺入一般不宜過深。常用於中暑、頭痛、咽喉腫痛、疔瘡、腰痛等。 中醫放血療法的起源 ... 2018年03月13日 中醫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63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