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放血療法的起源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醫放血療法的起源,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聽說過“放血療法”。那麼你知道“放血療法”的起源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瞭解下中醫放血療法的起源。
中醫的放血療法是以針刺某些穴位或體表小靜脈而放出少量血液的治療方法。操作時,先行皮膚常規消毒,選用三稜針或粗毫針,速刺速出,針刺入一般不宜過深。常用於中暑、頭痛、咽喉腫痛、疔瘡、腰痛等。
中醫放血療法的起源
中國傳統醫學的放血療法又稱“針刺放血療法”。是用三稜針、粗毫針或小尖刀刺破或劃破人體特定的穴位淺表脈絡,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洩內蘊之熱毒,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具有消腫止痛,祛風止癢、開竅洩熱、鎮吐止瀉、通經活絡之功效。
針刺放血療法的產生可追溯至遠古的石器時代。其時,人們在勞動實踐中發現用銳利的石塊--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療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隨著科學的發展,產生了金屬針,以後又根據醫療實踐的需要,出現了專門用來作放血治療的“鋒針”。
中醫放血療法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黃帝內經》,如“刺絡者,刺小絡之血脈也”;“菀陳則除之,出惡血也”。並明確地提出刺絡放血可以治療癲狂、頭痛、暴喑、熱喘、衄血等病證。相傳扁鵲在百會穴放血治癒虢太子“屍厥”,華佗用針刺放血治療曹操的“頭風症”。唐宋時期,本療法已成為中醫大法之一。
《新唐書》記載:唐代御醫用頭頂放血法,治癒了唐高宗的“頭眩不能視症”。宋代已將該法編入針灸歌訣“玉龍賦”。金元時期,張子和在《儒門事親》中的針灸醫案,幾乎全是針刺放血取效,並認為針刺放血,攻邪最捷。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為流行。針具發展也很快,三稜針已分為粗、細兩種,更適合臨床應用。
楊繼洲《針灸大成》較詳細地記載了針刺放血的病案;葉天士用針刺放血療法治癒喉科疾病;趙學敏和吳尚先收集了許多放血療法編入《串雅外編》、《理瀹駢文》中。
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放血療法基本已經退出歷史舞台。但還有少量採用,如中醫或藏醫還存在採用放血療法的情況。
中醫放血療法的操作方法
中醫的放血療法操作方法分為:點刺(又稱速刺);挑刺(多用於胸背部及耳後部位放血);緩刺(多用於肘部、膕窩部的淺靜脈放血);圍刺(又稱散刺。用於皮膚病等病灶周圍點刺出血)等。
(1)高熱降溫:大椎、十宣點刺放血;(2)咽喉腫痛:少商穴點刺放血;(3)頭痛:太陽穴點刺放血;(4)中暑:十宣穴點刺放血;(5)全身搔癢:耳後靜脈挑刺放血;(6)神經性皮炎、丹毒、癰癤在病灶周圍及相應部位散刺放血;(7)急性胃腸炎:曲澤、委中穴緩刺放血。
放血療法特別強調手法宜穩、準、輕,而不宜過猛,且放血不可過多。可見,中醫的放血療法在護理中的應用是有嚴格規範的。另外,中醫的放血療法操作過程中一旦出現暈針現象,應立即扶病人平臥,喝熱水,並注意觀察面色、脈象、血壓。對症狀較重者,務必請醫生處理。
貼心提示:體質虛弱、孕婦及凝血機制不良者不宜採用放血療法。非專業人員尤其不可盲目應用“放血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