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初學者 這些常識要知道 以動養靜以靜養心 瑜伽總共有80-104個動作,分為很多派系,其中被西方國家最為推崇的是“BIKRAM”瑜伽。台灣人莫慧萍教練就是這派瑜伽的代表人物。莫慧萍老師說,BIKRAM也叫熱瑜伽。練習者最好在38-40攝氏度的溫度下進行(也可在恆溫下進行),如同在桑拿房裡練習一樣,既可以充分活動開關節,又能最大限度地伸展肌肉和韌帶。她告訴記者,練習瑜伽首先要讓身心安寧後,再配合呼吸練習... 2019年12月30日 瑜珈運動 暫無評論 閱讀 14 ℃ 次 閱讀全文
練習塑臉瑜伽必知七個常識 1、要身心放鬆的進行練習。 如果肌肉保持在緊張、僵硬的狀態,那麼效果會減半。所以,在進行塑臉瑜伽之前,請一定要做熱身運動。另外,心情放鬆也非常重要,可以嘗試把房間內的照明稍微調暗一些,播放自己喜歡的慢節奏音樂,或者點上香薰。 2、所有的練習都請慢慢來做。 塑臉瑜伽最重要的就是讓肌肉盡量緊縮,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所以每一個動作都要堅持5秒鐘,這是整個練習中最基本卻重要的一條。這樣的話... 2019年12月14日 瑜珈運動 暫無評論 閱讀 24 ℃ 次 閱讀全文
准媽須知的十二項保健常識 女性在懷孕期間,身體也隨著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 ,為了適應妊娠和胎兒的生長發育的需要,孕期女性自己應瞭解孕期保健的一般常識和一般衛生常識。 一、洗澡: 懷孕時皮膚的機能加強,因為這時水分和廢料的排泄增加了,所以必須要保持皮膚清潔衛生。 二、牙齒: 在孕期中這也是要特別加以注意的。 三、飲食: 婦女懷孕以後,無疑地需要比普通人為多的食物。孕婦的食物應該是多方面的,要時時更換,不... 2019年11月24日 孕婦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29 ℃ 次 閱讀全文
生活飲食小常識:水的疾病治療功效 感冒要喝比平時更多的水 每到感冒的時候,就會聽到醫生嘮叨:“多喝水呀!”這句醫囑對於感冒病人是最好的處方。 胃疼經常喝點粥 有胃病的人,或者感到胃不舒服,可以採取喝粥的“水養護”措施。熬粥的溫度要超過60℃。 便秘大口大口地喝水 便秘的成因簡單地講有兩條:一個是體內有宿便,缺乏水分,二是腸道等器官沒有了排泄力。前者需要查清病因,日常多飲水。後者需要大... 2019年11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0 ℃ 次 閱讀全文
瑜伽新手必知的13條基本常識 1、練習之前最好空腹。 保持空腹3-4小時,至少也應為1-2個小時,胃部負擔不可過重。瑜伽的體位動作是以人體的脊柱為中心,進行前後,左右的伸展,擠壓,過重的胃部負擔會使練習者在練習過程中產生噁心、頭痛、胸悶的現象,嚴重的甚至會出現嘔吐。 2、練習後1小時內不要進食大量食物。 練習之後,我們的腸胃都處於放鬆休息的狀態,立即飲食則會造成腸胃負擔過重。此外、練習結束後,身體的血液分佈於身體的... 2019年10月09日 瑜珈運動 暫無評論 閱讀 19 ℃ 次 閱讀全文
瑜伽新手必知的十三條保健常識 很多人在初學瑜伽時僅僅是憑著一腔熱情,對於瑜伽的基本知識並不瞭解,因而在瑜伽中很容易受傷,也常常由於進展緩慢而喪失興趣,而從此放棄了,最後不了了之,反而抱怨練瑜伽沒有用。其實這是不對的。 1、練習之前最好空腹。 保持空腹3-4小時,至少也應為1-2個小時,胃部負擔不可過重。瑜伽的體位動作是以人體的脊柱為中心,進行前後,左右的伸展,擠壓,過重的胃部負擔會使練習者在練習過程中產生... 2019年09月11日 瑜珈運動 暫無評論 閱讀 5 ℃ 次 閱讀全文
哺乳期月經初來的相關常識 產後女性的身體開始恢復,就要開始正常的生理週期,而對於還在哺乳期的女性來說,在哺乳期月經初來的時間,直接反應著產後的恢復情況。 產後媽媽的月經一般來說是不正常的, 因為經過基礎體溫測定,其中60%是無排卵的,嚴格地說是無排卵性月經,不能說是真正的月經。其出血量和持續時間較正常月經長得多,月經週期也不准,所以,很多媽媽產後的月經會有一段時間不正常。 來月經後可否繼續哺乳? 民... 2019年08月13日 孕婦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21 ℃ 次 閱讀全文
白領冬季養生9個小常識 養生之道網:白領冬季養生小常識,你知道多少?你知道哪些習慣最不利於白領養生嗎?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9個白領冬季養生小常識,看看吧。 1、適當染髮 女白領們特別喜歡染髮。但是染髮劑含有致癌物質,深顏色的染髮劑更容易導致女性患上癌症。女性如果一年染髮的次數超過12次,那麼她患淋巴瘤的概率比從來不染髮的女性高26%。 2、適當飲酒 上班族免不了喝酒應酬,但酒最傷肝,酗酒會導致咽癌、食道癌、... 2019年08月05日 白領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1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食療小常識 益氣藥膳的進補原則 中老年人、都市白領、辦公室工作者、腦力勞動者、身體虛弱者或平日感覺疲勞者,都是進補的對象。很多年輕人覺得自己身強力壯,不需進補,其實進補的類型很多,不只是針對老年人。 一般而言,中年人以補益脾胃為主,老年人以補益腎氣為主。中醫講究辨證進補,即不同年齡、體質人群進補時切忌盲目、隨大流,一定要根據自身體質、身體近況進補,最好遵從醫生的指導進行。 以氣虛證為例,氣虛主要表現為:少氣... 2019年05月2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7 ℃ 次 閱讀全文
春季疾病預防小常識 這種氣溫驟變的天氣,容易造成機體交感神經失調,引起毛細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血液粘稠度增高,從而誘發中風、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症發生。春暖花開亦多風的天氣,空氣中飄浮著各種花粉顆粒、楊柳絮、塵埃、塵螨等,易使過敏體質者引起過敏性皮炎、過敏性鼻炎、哮喘 3月21日是“春分”節氣。天文專家說,春分在天文學上是個重要的轉折點,此後晝長夜短,氣溫漸高。 “春分”是... 2019年05月1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6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