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不同體質的瑜伽養生法 一、火性體質: 這種人的體質特點為形體消瘦;手心、足心熱;心火大、燥熱中時煩悶,容易失眠,大便乾燥,尿黃;不耐春夏,多喜冷飲。 養生方法: 1、精神調養:這類人體質陰火虛旺,性情急躁,常常心煩易怒,這是火大擾靈根之緣故,應遵循“智慧愈加之精神內守”的養生法。多加強自我修習內觀涵養,養成冷靜、沉著的習慣。少參加強制性的運動等活動。 2、飲食調養:多吃清淡食物,如... 2019年09月21日 瑜珈運動 暫無評論 閱讀 33 ℃ 次 閱讀全文
准媽媽的養生保健守則 養生之道網導讀: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使人們不僅僅只滿足單純的生兒育女,更重要的是生育出智力優秀,體魄健康的後代。而孕期保健是優生的基礎和關鍵。保健養生很重要但不能盲目的運動、飲食。下面我們就來盤點孕婦養生保健的法則,有利孕婦和胎兒健康。 孕期保健要遵守“三三原則” 第一,三要: 1、淋浴為好懷孕期間每天沐浴,以淋浴為好。穿棉質內褲,以防陰道受感染。 2、認真... 2019年09月20日 孕婦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42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養生耳朵養生保健方法 耳朵為聽覺器官,能夠分辨自然界的各種聲音,並有維持身體平衡的作用。中醫理論認為腎開竅於耳,故耳的聽覺功能與腎的精氣盛衰有密切關係,腎精充足,髓海得養,則耳的聽覺功能正常。如果人的腎中精氣虛衰,髓海空虛,則聽力減退,或有耳鳴、耳聾等,故中醫用補腎法以治耳功能減退。 日常生活的耳養生保健方法:平時要注意調節情志,保持心情舒暢,飲食要以清淡為主,保護耳的功能。在生活和工作環境中,盡... 2019年09月2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0 ℃ 次 閱讀全文
冥想瑜伽真有利於養生美容? 養生之道網導讀:一種鍛煉方式在美國開始盛行,那便是“冥想”。冥想是一種對生命系統能量釋放,重組、修復、優化的綜合過程,經過冥想透徹洗禮之生命會更加平和與寧靜,這對整個機體有著意義深遠作用的寧靜狀態,是難以用一兩篇文章可以說得清的。簡而言之,在寧靜中,也只有在寧靜中,才能達到自我實現瑜伽。 每天花10~40分鐘靜坐,把注意力集中到一次呼吸、一個詞語或一個形象上,你便可訓練... 2019年09月20日 瑜珈運動 暫無評論 閱讀 30 ℃ 次 閱讀全文
春季上班族養生做好15點 養生之道網:春季是養生的好時候,上班族一定要把握時間進行身體調理,恢復冬季損耗的元氣,那麼上班族春季如何養生呢?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上班族春季如何養生,看看吧。 上班族整日都埋首在電腦前,幾個小時下來,不但眼睛容易酸澀,肩頸也會緊繃僵硬。春季上班族養生要做到: 1、午休時間按摩一下睛明穴、太陽穴、百會穴、風池穴等面部及頭部穴道,有助於放鬆肌肉,且可以明目。 2、到公司附近的美發... 2019年09月19日 白領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0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認為老年養生應順乎自然 中醫學認為人體與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有機體,因而人的各種生理活動,一定要客觀地和自然界的四時變化相適應。祖國醫學非常注意環境、季節、氣候對人類健康長壽的影響,並指出“人客觀存在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流於膀胱,則為溺與氣”。也就是說,要延年益壽,必須遵守客觀規律的變化,而絕不應超越自然的變化。 ... 2019年09月1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91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養生之「情慾」養生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人有七情六慾,有喜怒哀樂,情緒和人的健康也有很大的關係,那麼中醫養生,如何調理情緒呢? 老中醫養生法 中醫“情慾”養生 中醫運用五行學說,採用取類比象的方法,將人體歸納為心肝脾 肺腎五大體系,根據喜怒憂思悲恐驚的不同特點,而將其具體歸納為 某一髒的生理功能,即五臟生五志,其中喜(驚)為心之志,怒為肝 之志,思為脾之志,悲(憂)為肺之志,恐為腎之志。當發... 2019年09月1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50 ℃ 次 閱讀全文
健胃太白米的中醫藥養生 太白米最早載《陝西中草藥》:“味辛微甘苦,治胃痛腹脹,嘔吐反胃,風寒咳嗽。”其他中草藥書中亦有論述。《西藏常用中草藥》云:“性平,味辛。治胸悶,小兒驚風。”其性味辛,微甘苦,溫。功能寬胸利氣,健胃止嘔,鎮痛止咳。主治胃痛腹脹,胸悶,嘔吐反胃,風寒咳嗽,小兒驚風。內服煎湯,或研末服。 簡易療法如下: 胃痛腹脹 太白米3克,研末,溫開水或生薑水分2次沖服。 慢性胃... 2019年09月1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1 ℃ 次 閱讀全文
《黃帝內經》中養生三原則 《黃帝內經》是一部理論性極強,內容異常豐富、全面的醫學巨著。但縱觀全篇,真正涉及到內服的治療方劑則數之寥寥,可是在針砭外治方面,預防養生方面卻佔有很大的篇章,尤其是提出的清積、和中、養元三原則更是精闢絕論。 首先講“清積”。中醫有個概念叫“積聚”。積聚分為:氣積、血積、食積、酒積、痰積、肉積、水積、乳積……這些積滯犯於經絡則經絡湮瘀,犯於血脈則... 2019年09月1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6 ℃ 次 閱讀全文
孕婦如何養生 飲食有講究 導語:孕婦的腹中懷著孩子,營養狀況的好壞,不僅影響母親的健康,而且影響胎兒的發育。胎兒能在子宮內正常地生長發育直到成熟,全靠母體供給足夠的營養物質,包括蛋白質、脂肪、糖、礦物質、維生素和水這些營養素,如果母親缺乏營養,就會影響胎兒的健康成長。 胎兒全靠母體供給營養,母親在孕期缺乏營養,胎兒先天不足,出生後體質就虛弱。有人對216名孕婦作過調查,營養佳良的孕婦,出生嬰兒平均重達540... 2019年09月15日 孕婦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60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