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濕止痛膏外用不止「止痛」 | 養生知識網


 

A-A+

傷濕止痛膏外用不止「止痛」

2022年05月1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 ℃ 次

傷濕止痛膏具有祛風鎮痛,舒筋活血之功效。臨床用於風濕疼痛、關節酸痛、肩背腰痛、跌打損傷等症。在臨床實踐中,人們發現傷濕止痛膏還有不少新用途:

治急性咽炎 以喉結為中心,將傷濕止痛膏敷於局部,並自行揉按喉結兩旁,無明顯效果者6小時更換傷濕止痛膏1次。據臨床觀察,近80%患者用藥1次即明顯見效,用藥2次均可取得顯著效果。用藥期間,禁食油膩肥甘及辛辣刺激之品。

慢性咽炎 用溫水冼淨頸前皮膚,擦乾後將傷濕止痛膏貼在天突穴(即喉結上方的凹陷處),隔日換藥1次,3次為1療程,最短者2個療程,最長者5個療程,平均為3.5個療程。經臨床驗證,治癒率(咽部檢查正常,症狀消失,隨訪1年未見復發)為79.7%;顯效者(咽頰部稍紅,咽後壁淋巴濾泡增生減輕,症狀消失)占14.8%;有效者(症狀明顯減輕,咽部檢查無改善)占3.9%;總有效率可達96.7%。

治支氣管炎 傷濕止痛膏佐治支氣管炎有良效。用傷濕止痛膏貼敷於雙側肺俞穴(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兩側),每日1次,每次貼12小時,3次為1個療程。同時,每日給予青黴素5~10萬單位/公斤體重,分2~4次肌肉注射;有心力衰竭者,給強心劑;呼吸困難者吸氧,發熱者給予退熱處理。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2.5%;近1/4例貼敷1次即見效。

治腮腺炎 將傷濕止痛膏敷貼患處,每日換藥1次,直至痊癒為止。根據患者情,必要時輔助內服藥物治療,效果更好。

治嬰兒腹瀉 用傷濕止痛膏或消炎止痛膏治療輕型嬰兒腹瀉(單純性消化不良)患者,療效較好。方法:將傷濕止痛膏或消炎止痛膏剪成4厘米×4厘米的方塊。對準患兒肚臍中央貼牢,每日換藥2次,瀉止後再貼藥2天,以鞏固療效。重型嬰兒腹瀉(中毒性消化不良)、發熱,有脫水及中毒症狀者,則不宜應用此法治療。

治神經性皮炎 先將地塞米鬆軟膏塗勻患處,待軟膏吸收後,再將傷濕止痛膏貼敷上面,輕者每天換藥1次,重者每天換藥2次。一般用藥3~5天即可收到明顯效果。亦可將強的松片、維生素B1片、維生素C片研末撒在膏上,貼於患處,每日1次。

治皮膚疣 取傷濕止痛膏貼於扁平疣、尋常疣或傳染性軟疣患處,36小時更換一次,一般2~3次即愈。 少數體積大,病程長的疣體貼4~5次。平均治癒時間一周左右。若為單個散在的疣,可將膏藥剪成點狀貼於患處。貼膏藥後,可見疣體萎縮、乾癟,最後完全脫落而不留痕跡。

治療雞眼 用熱水局部浸泡雞眼5~10分鐘後拭乾,剪取傷濕止痛膏貼於雞眼上,早、晚各浸貼1次,揭去膠布後,適當剪去已軟化無活性的胼胝層,治癒率高。

治內科雜症 1.頭痛者,將傷濕膏貼於兩側太陽穴(眉外梢後方凹陷處)上,可以鎮頭痛,治傷風頭痛尤佳。2.高血壓致頭痛、頭暈貼湧泉穴(足底掌心處)。3.如有暈車(船)或胃腸功能失調而致噁心、嘔吐,腸易激綜合症而表現腹脹、腹痛、腸鳴、晨瀉等,可貼雙側內關穴(前臂掌側正中、腕橫紋上2橫指處)、神闕穴(肚臍)。4.單純性腹瀉及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脹,可用傷濕膏貼於兩側小腿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脊外一橫指處)和神闕穴。5.胃痛可將傷濕膏貼於劍突下方上腹部偏左處阿是穴,對胃痛有良好的止痛效果。6.治氣喘:貼藥時,將被貼部位洗淨揩乾,剪取市售傷濕止痛膏4厘米×4厘米貼敷脊柱兩側的肺俞穴位上,12小時更換1次,休息2小時後重複。

不過,傷濕止痛膏也有禁忌證,如孕婦、對橡皮膏過敏者、皮膚糜爛有滲液者以及外傷合併化膿者,均不宜用。傷濕止痛膏治療疣。

標籤:【止痛】【不止】、【外用】、【膏】、【傷濕】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