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產婦的養生寶典 做大齡媽媽也安心 養生之道網導讀:高齡產婦不僅容易遭遇流產,而且對寶寶的健康、智力發育也不好,但這些並不是絕對的,高齡產婦也有她的優勢,也照樣可以生出健康聰明的寶寶。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盤點高齡媽媽的好處及注意事項吧。 8個好處讓你做大齡媽媽也安心 1、我們更成熟。我們不會再因為要照顧孩子而沒能去參加新年聚會而懊惱。對於孩子教育、養育,我們都有了成熟的思考。我們會事先就注意學習育兒知識,... 2021年05月14日 孕婦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12 ℃ 次 閱讀全文
養生從養肝護肝開始 警惕四大傷肝因素 因素一:在外飲食、聚餐中的疾病網傳染 我國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很多,據目前統計,已經多達1.3億人,也就是說每10個人中就有一名是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留意就餐衛生,公眾聚餐使用公筷,也不要為別人夾菜。 因素二:不知不覺中攝進了黃曲黴素 私房話小編特別提醒您,黃曲黴素是傷肝的主要毒素。而豆腐乳中就含有大量黃曲黴素,還有霉變的大米、苦花生米和瓜子都含有黃曲黴素。它可... 2021年05月1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2 ℃ 次 閱讀全文
雙人瑜伽 愛的養生 導讀:瑜伽具有神奇功效,雙人瑜伽增進兩人感情,共同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那麼,雙人瑜伽如何練?練習雙人瑜伽注意事項有哪些?下面就來嘗試小編為您準備的雙人瑜伽之旅吧。 養生雙人瑜伽 擦出愛的激情火花 船式 動作過程: 端坐,吸氣,伸直雙腳並將雙腳併攏在一起,使腳趾向上居高,兩人的腳掌緊貼在一起,雙臂交握。保持這個姿勢,做三次呼吸。吸氣時向上拉... 2021年05月12日 瑜珈運動 暫無評論 閱讀 8 ℃ 次 閱讀全文
腹部按揉法 養生保健有一訣 腹部按揉能保健養生。在中醫學的經典《黃帝內經》一書就有記載:“腹部按揉,養生一訣”。我國唐代名醫、百歲老人孫思邈也曾經寫道:“腹宜常摩,可祛百病。”宋代著名的文豪蘇東坡,善於自摩丹田養生術,並吟出過“一夜丹田手自摩”的詩句。 中醫認為,人體的腹部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脾胃為人體後天之本,胃所受納的水谷精微,能維持人體正常... 2021年05月1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9 ℃ 次 閱讀全文
按摩九個養生穴位 輕鬆趕走疼痛 養生導讀:中醫按摩的歷史悠久,在遠古時期,中國就有推拿醫療的活動。它是一種很不錯的養生保健方式,能有效的祛除身上的一些疾病和病痛,而且推拿按摩經濟簡便,因為它不需要特殊醫療設備,也不受時間地點氣候條件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實行;且平穩可靠,易學易用,無任何副作用。正由於這些優點,按摩成為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養生健身措施。下面中醫向大家推薦一些最常用的保健穴位,自己沒事兒的時候可... 2021年05月0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7 ℃ 次 閱讀全文
抗老保健 中醫養生常按5「窩」 養生之道網導讀:人們之所以特別熱衷於養生無非就是衝著兩個目的:抗衰老、保健康,那麼中醫養生有什麼好方法嗎?按摩哪些地方能達到抗老保健的目的呢? 女性中醫養生 抗老保健 中醫養生常按5“窩” 據史料記載,慈禧喜歡按摩眼窩、腰窩、腋窩等“養生窩 ”,這些窩被稱為宮廷養生“第一窩”。 瀉火通便第一窩:腰窩 腰部脊柱左右凹陷處。按摩腰窩有瀉火通便的功效,對大... 2021年05月0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1 ℃ 次 閱讀全文
枸杞子的養生作用 枸杞子的養生作用 枸杞無論是在民間傳說還是在中醫藥補中,都有非常重要的養生健體作用。科學研究表明,枸杞含蛋白質、脂肪、糖、微量元素、胡蘿蔔素、核黃素以及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和18種氨基酸,因而具有增強免疫功能、抗腫瘤、降血脂等藥理作用。動物實驗也證明:枸杞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有利於糖尿病人的治療和康復;有抑制脂肪在肝細胞內沉積和促進肝細胞新生的作用,能保護肝臟;有降低血中膽固醇的... 2021年05月0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7 ℃ 次 閱讀全文
淺談中醫養生幾大原則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醫是中國特有的傳統醫學,中醫在中國已有幾千的歷史,從最早的神農嘗百草開始,中醫講究以調養內臟氣血,痛經活絡來達到治癒治病的效果。中醫針灸有是中醫理療中的又一特色,它可以通經活絡,止血化瘀,調節經血的作用。 淺談中醫養生幾大原則 中醫養生內容博大精深,經過歷代養生家上千年的開掘、淬煉與發展已日趨完善,大致可概括為食物養生、行為養生、運動養生、藥膳養生、精神養生... 2021年05月0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0 ℃ 次 閱讀全文
艾灸 家庭養生的頭號秘密武器 說起“針灸”這個詞大伙都熟習,一定會有朋友說,嘿!不就是扎針灸嗎,現在好多醫院都有針灸科,誰不知道啊。 其實“針”與“灸”是兩種不同的治療手段,即扎銀針和艾草灸的合稱,過去的針灸醫生是將這兩種方法交替使用的,當成不可或缺的醫療手段,使之相得益彰。而現在大多的針灸醫生怕麻煩,則只扎針而不艾灸了,以致不少朋友不知艾灸是何物。 古人云 “針所... 2021年05月0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6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養生之舉手之勞法 健康的關鍵在於養。養生保健是一門大的學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些舉手之勞的動作對於調身養性、抵抗疾病、增進健康大有裨益。 按按耳門防耳鳴 耳門附近有耳門穴、聽宮穴、聽會穴,臨床上可針刺、點壓這3個穴位治療耳鳴、耳聾。平時,我們可以將兩手掌同時緊壓左右耳門,以出現酸脹感為度,持續5~6分鐘為宜,此方法具有清竅開利,促進局部血... 2021年04月2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8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