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科學合理的胎教方法 午飯後,同事問朵朵媽,孩子的胎教準備得怎麼樣了。朵朵媽興奮地說,已經買了好多書籍,準備了很多音樂,還有畫冊。.另一位生過孩子的同事忙在旁邊提醒朵朵媽:“胎教也要講究方法,不能一股腦地塞給孩子。大人的感受更重要,不然,弄不好,會起到反作用的哦!”回到家,朵朵媽把同事的話轉述給朵朵爸,兩個人都覺得這話很有道理。但如何選擇既科學又合理的胎教方法呢?兩個人都沒了... 2021年07月14日 孕婦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18 ℃ 次 閱讀全文
老年人低血壓中醫療效好 高血壓是老年人的常見病,而實際上,低血壓對老年人的危害同樣嚴重。據門診統計,患有頭暈、乏力的中老年婦女中,低血壓者約占1/5。 老年人一旦得了低血壓,採用中醫治療會有比較好的效果。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人參6克、麥冬15克、五味子9克,水煎後服用,每日1劑,連服1周。 2.肉桂、桂枝、甘草各10克,開水浸泡代茶飲,連服10~20天。 3.黃精30克、黨參30克、炙甘草... 2021年07月1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0 ℃ 次 閱讀全文
秋燥按摩鼻部可預防感冒 秋天氣候乾燥,人們經常會感到鼻燥乾澀,鼻塞不通。如果採用按摩的方法,不僅促使黏膜分泌增加,保持鼻腔濕潤,使鼻腔通暢,而且還可以預防感冒。 1.鼻外法。用左手或右手拇指、食指夾住鼻根兩側,用力向下拉,由上而下連拉12次。用此法拉動鼻部促使鼻黏膜的血液循環,有利於正常分泌鼻黏液。 2.鼻內法。用左手或右手拇指、食指伸入鼻腔中,夾住鼻中隔軟骨,輕輕下拉12次。此法既可增加鼻黏膜的抗病力、... 2021年07月1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9 ℃ 次 閱讀全文
准媽媽用藥安全五部曲 孕婦安全用藥其實很有講究,簡單地講,用藥安全須牢記用藥五部曲: 第一部曲,告訴醫師病情:說清楚,講明白 就診時向醫生說清楚:患者的症狀、正在服用的藥品、曾對哪些食物、藥品、物質(像花、草、精油、動物皮毛等等)過敏;說明是否懷孕或正在哺乳;說明是否正打算懷孕等等。就診時向醫生講明白:既往病史,以便醫生有針對性地選擇用藥。如高血壓需低鈉鹽飲食,醫師會避開含鈉藥品;糖尿病則避開含... 2021年07月14日 孕婦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7 ℃ 次 閱讀全文
「候鳥族」警惕心血管疾病 養生之道網導讀:“候鳥族”其中一種含義是指為了躲避不喜歡的季節而東奔西走的年輕人,被稱為“候鳥族”,還有一些候鳥族收入很高,但是工作地點並不固定的職場人士,由於總公司另有安排,一紙調令會讓他們暫時離開,而後又回來工作。而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發期,冬季飛往沿海溫暖城市過冬的人群也應謹防此類疾病。 據統計,“七成以上心肌梗... 2021年07月1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0 ℃ 次 閱讀全文
預防糖尿病 不要給糖尿病有機可乘 養生之道網導讀:糖尿病漸漸已經成為危害中老年的首席殺手,如何避免糖尿病對我們的侵害,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小編就推薦一些細節可避免患上糖尿病。 近日,美國《預防》雜誌總結了8個生活中的小變化,只要做到這些,你就能遠離糖尿病。 每天放鬆一刻鐘 緊張的工作、生活會讓人處於應激狀態。在應激狀態下,血糖水平升高。杜克大學醫學心理學主任理查德·瑟維特說,緊張會促使體內細胞出現胰島素抵... 2021年07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1 ℃ 次 閱讀全文
9種小毛病千萬別忽視 很多人覺得小毛病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其實,一些不起眼的小問題恰恰是重大疾病的預兆。 1.眉毛脫落。 問題所在:住在英國斯溫登的家庭醫師彼得·史溫雅德說:“眉毛禿了這個小症狀,幫我診斷出了甲狀腺功能減退症。”該病代表甲狀腺活力欠佳,人體各種系統的運行因此減緩,使得患心臟病、青光眼、癡呆症的危險大增。 診治方式:驗血可以發現體內甲促素或甲狀腺素是否過低,假如過低,... 2021年07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0 ℃ 次 閱讀全文
按摩的一般手法及禁忌 按摩是通過各種手法,刺激人體的皮膚、肌肉、關節神經、血管以及淋巴等處,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改善新陳代謝,從而促進仉體的自然抗病能力,促進炎症滲出的吸收,緩解肌肉的痙攣和疼痛。按摩長於舒筋通絡、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所以最常有於傷科疾病和各種痛證。 按摩的一般手法 1.按: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膚或穴位上有節奏地按壓 2.摩: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膚或穴位上進行柔和的摩擦 3.推:用手指或手掌向... 2021年07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3 ℃ 次 閱讀全文
便秘的常見症狀 便秘怎麼調理 養生導讀:便秘的常見症狀?便秘怎麼調整?據不完全統計約有50%的人曾有過便秘,尤其是老年人、孕婦和小孩的發生率最高,許多人為此而痛苦萬分。患了便秘怎麼調整?下面一起來看看治療便秘的方法吧。 人正常的生理是每天至少排便1-2次,如果24小時不排便的話,再排便就很容易出現糞便干結不易排出的現象,也就是便秘。那為什麼會這樣呢?人體是個很精密的儀器,各個器官各司其職,小腸是負責吸收營養的,而... 2021年07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7 ℃ 次 閱讀全文
小兒發燒 首選推拿 幾天前,一位家長抱著兩週歲的孩子來醫院要求推拿。原來是孩子上午外出遊玩的時候著涼,回來就發燒了,體溫達到39攝氏度。聽親戚介紹說小兒推拿退燒效果非常好,還可以避免藥物退燒的副作用,家長趕緊抱孩子過來試試。經過兩天(兩次)推拿治療後,孩子的體溫果真完全恢復正常。 發燒是小兒的常見病症之一。小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體溫調節能力也較差,而且年齡越小調節功能越差。但小兒對發燒的耐... 2021年07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2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