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中藥一定要禁食綠豆? 服中藥能否同時吃綠豆,應根據所患疾病的寒熱虛實及服用中藥的藥性而定,不能一概而論。但如果對病情及所服用中藥的藥性不瞭解時,未經醫生的許可,最好不要將綠豆與中藥同服。 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具有清熱解毒、消暑生津功效的綠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綠豆的吃法較多,其中綠豆湯是男女老幼皆宜的夏季清涼飲料,然而民間有“吃中藥不能吃綠豆,以免解藥”的說法,於是那些正在... 2020年04月2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06 ℃ 次 閱讀全文
夏天健身不宜過激 晨練時間最好在6時後 夏天的氣溫不斷攀升,隨之升溫的還有夏季健身運動。女士健身為了擁有玲瓏曲線展示霓裳羽衣、輕紗薄縷;男士開始加強健身,鞏固幾個月前的健身成果;而暑假,很多有空餘時間的學生也加入健身行列。但是,專家提醒市民,夏季健身體能消耗大,健身還得根據個人的身體條件循序漸進地進行,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適量的運動強度,一味地揮汗如雨、消耗體力不僅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更會讓身體無法承受,致使... 2020年04月24日 體育健身 暫無評論 閱讀 9 ℃ 次 閱讀全文
新爸媽如何讓寶寶遠離意外傷害呢? 養生之道網導讀:新爸媽如何讓寶寶遠離意外傷害呢?你知道如何預防意外傷害嗎?孩子的健康護理是都很關注的,父母也是都關注孩子安全問題的,對於孩子的意外傷害的,那寶寶如何預防意外傷害? 一、意外傷害成為幼兒的第一大殺手 據有關部門對全國11個城市4.3萬名幼兒及中、小學生進行的意外傷害調查顯示,每年我國有20%~40%的兒童因意外傷害需要給予醫學關注。兒童意外傷害,已被視為當今最嚴重的社會、... 2020年04月23日 少兒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34 ℃ 次 閱讀全文
推拿診斷法之望診 養生之道網導讀:望診在診斷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所謂“望而知之謂之神”。望診的主要內容是觀察人體的神、色、形、態,以推斷體內的變化。祖國醫學的長期實踐證明:人體外部和五臟六腑有著密切的關係,特別是面部、舌部和臟腑的關係更為密切。因此通過對外部的觀察,可以瞭解整體的病變,誠如《靈樞·本髒篇》所說:“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藏,則知所病矣。” 1.全身望診 首先望面... 2020年04月2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3 ℃ 次 閱讀全文
針灸減肥反彈嗎 養生之道網導讀:通過針灸減肥或樂美塑身每日貼能有效促進脂質的代謝過程。肥胖症患者的體中過氧化脂質高於正常值,針灸打通人體減肥要穴後,能使人體…… 通過針灸減肥或樂美塑身每日貼能有效促進脂質的代謝過程。肥胖症患者的體中過氧化脂質高於正常值,針灸打通人體減肥要穴後,能使人體中過氧化脂質含量降低,加速脂肪的新陳代謝,從而達到減肥目的,瞭解針灸減肥是否容易反彈問題很重要。那麼,針灸減肥... 2020年04月23日 減肥瘦身 暫無評論 閱讀 20 ℃ 次 閱讀全文
過渡消瘦 這樣最招疾病喜歡 古人說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激勵了許多愛美的女性節食減肥。然而過於消瘦的女人,往往身體欠佳,易患這樣或那樣的疾病。希望大家能以健康為重,注意調節。 .hzh {display: none; } 胃下垂 不要再羨慕你身邊那個總是一吃就飽,幾口米飯就能應付一頓午餐的女同事了,只有她自己明白,她的胃每天在經受著多麼大的折磨:食慾不振,還總是感覺脹氣、脹痛。如果為此去做一次令人痛不欲生的胃鏡... 2020年04月2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2 ℃ 次 閱讀全文
冥想是最簡單有效的瑜伽練習法 導語:城市生活的節奏快,生活、工作壓力都相對比較大,會感覺很累,有人說每天都坐在辦公室也沒做什麼事情但是就是感覺很累,其實這有可能也是亞健康的一轉播那個表現,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月重視自身的健康,而瑜伽冥想也就是相當於靜坐應該是瑜伽養生裡面簡單有效的一種方式了。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學習嘗試一下! &nb... 2020年04月23日 瑜珈運動 暫無評論 閱讀 37 ℃ 次 閱讀全文
體內濕氣重的症狀 養生之道網導讀:體內濕氣重的症狀?在南方濕氣比較嚴重,所以人的身體很容易被濕氣入侵。體內濕氣重的症狀有哪些?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體內濕氣重的症狀。 體內濕氣重的症狀 1、頭部 當濕邪最初侵襲身體時,可呈現頭昏沉重地,像裹著一塊布;身體困重,四肢沉重,渾身不舒適,似乎身上附著重物。此外,還會有發熱、微微怕冷怕風,流清鼻涕等表濕證。 2、關節 如果體內已經侵蝕到關節的時候,關節也會出現一... 2020年04月2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4 ℃ 次 閱讀全文
規律運動 讓運動變輕鬆 和骨骼不同,全身600多塊肌肉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丟失。25歲的男性,肌肉密實,而到了65歲的時候,肌肉流失,相對應的脂肪會增加,形成一種類似“五花肉”的狀態。“肌肉不僅僅關乎形象,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肌肉流失、肌肉力量和功能的下降,與人體的健康水平密不可分。”日前,在“美國乳清蛋白與肌肉健康”的專業講座上,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營養生化研究室主任常翠青稱... 2020年04月22日 體育健身 暫無評論 閱讀 34 ℃ 次 閱讀全文
中藥養生選對「證」 養生方法多種多樣,養生學的流派也很多,形成了我國獨具特色的養生學。 10月20日是“世界傳統醫藥日”,中醫學有著數千年的悠久歷史,它所倡導的養生理念如今也備受關注。在傳統的養生方法中,中藥養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服用中藥來養生,又如何服用呢? 傳統的五大養生方法 我國的傳統養生學有著悠久的歷史,數千年來,歷代中醫藥學家和養生學家不斷地積累和總結流傳於... 2020年04月2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2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