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四肢關節疼痛 痺證是指人體機表、經絡因感受風、寒、濕、熱等引起的以肢體關節及肌肉酸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甚或關節腫大灼熱等為主症的一類病證。臨床上有漸進性或反覆發作性的特點。主要病機是氣血痺阻不通,筋脈關節失於濡養所致。 痺症分為很多種,中醫把痺症分為如下幾類: (1)行痺:症見肢體關節、肌肉疼痛酸楚,其疼痛呈遊走性,不局限於一處,關節屈伸不便,多見於上肢、肩、背。 (2)痛痺:症... 2021年01月0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8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減肥三偏方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醫減肥偏方有哪些?在中醫藥當中,有很多的藥物是具有減肥作用的,比如說澤瀉、荷葉、決明子等都是能夠清理囤積在體內的垃圾的。很…… 中醫減肥偏方有哪些?在中醫藥當中,有很多的藥物是具有減肥作用的,比如說澤瀉、荷葉、決明子等都是能夠清理囤積在體內的垃圾的。很多的人都在問中醫減肥有效嗎?專家介紹,中醫減肥副作用少,而且效果還很好。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中醫減肥偏方有哪些? 中醫... 2021年01月02日 減肥瘦身 暫無評論 閱讀 11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養生 治療慢性胃炎秘訣 養生之道網導讀:慢性胃炎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發炎、病程長,症狀持續或反覆發作。 由於缺乏特異的臨床表現,一般要借助胃鏡檢查。慢性胃炎的發病率居消化系統疾病的首位,近年來亦有上升趨勢。 哈爾濱市中醫醫院霍莉娜主任介紹,中醫辯證施治共分為五個型。 1、脾胃虛寒型脘痛綿綿,脹滿不舒、喜熱、喜按、泛吐清水、神倦乏力、手足不溫、大便多溏、面色白光白、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或弱。 治... 2021年01月0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0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推拿可治癒感冒 像普通感冒這種常見疾病,運用中醫推拿按摩也能取得很好的療效。 普通感冒臨床上主要有以下症狀:鼻塞、流涕、噴嚏、頭痛、發 熱等。一般來說,普通感冒主要因風邪侵襲人體所致,病程較短且容易痊癒。在冬春之際,主要兼夾寒邪,而出現無汗、頭痛、流清鼻涕、 喉癢、咳嗽、痰稀色白、穿衣烤火亦有冷感等風寒感冒的症狀,也有的是因風寒失治、病邪從寒化熱,出現如發熱重、出汗、頭漲痛、咽喉腫痛、流... 2021年01月0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5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經絡減肥優勢多 輕鬆瘦身無贅肉 養生之道網導讀:你是否正在煎熬地節食、瘋狂地運動卻仍未能甩掉那討厭的贅肉?那麼你瞭解過中醫經絡減肥法嗎?縱觀民間各種各樣的減肥方法,要論最為…… 你是否正在煎熬地節食、瘋狂地運動卻仍未能甩掉那討厭的贅肉?那麼你瞭解過中醫經絡減肥法嗎?縱觀民間各種各樣的減肥方法,要論最為安全可靠、大受歡迎的便要數它了,你別說,它的優勢可還真是不少,這也是它近年來備受推崇的原因之一。那麼,今日就由... 2020年12月31日 減肥瘦身 暫無評論 閱讀 55 ℃ 次 閱讀全文
牙痛不宜濫用止痛藥 中醫支招點穴法治牙痛 牙痛是一種常見疾病。其表現為:牙齦紅腫、遇冷熱刺激痛、面頰部腫脹等。 如果牙齒內有食物殘渣需要盡快到口腔科沖洗,並服用抗炎止痛藥物治療。 齲壞、牙髓炎、根尖炎等牙齒疾病都會引起疼痛,吃些抗生素、止疼藥只是些輔助的治療。武漢大學口腔醫院劉恭奇教授說,一般來說,以下幾種牙病可致牙痛:1齲齒(蛀牙)2牙髓炎3牙根尖周炎4牙外傷 5智齒冠周炎及維生素缺乏。中醫認為牙痛是由於外感風邪、胃火... 2020年12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4 ℃ 次 閱讀全文
養生防乾燥 中醫5招教你防治流鼻血 春季養生防乾燥 中醫5招教你防治流鼻血 流鼻血也分很多的症狀,不同的病症需要不同的方法。春季氣候乾燥會首先危及鼻咽部,鼻黏膜乾燥、毛細血管破裂最為常見,即為鼻出血,中醫稱為鼻衄。中醫養生常識:教你春季防治流鼻血的關鍵。 1、肝火上逆: 情志不遂,肝氣鬱結,或暴怒傷肝,幹活上逆,血隨火動,蒸破鼻竅發為鼻衄。證見血色深而量大,頭疼頭暈、咽干、胸脅苦滿、面紅目赤、急躁易怒、舌紅苔... 2020年12月2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4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按摩的作用基理研究 中醫按摩的作用基理 語言:簡體 繁體 作者: 來源: 中醫按摩的作用基理 各種按摩手法均是通過其手法的不斷變化刺激人體外部器官,通過穴位、經絡或神經系統的傳導,直接或間接地刺激肌肉、骨骼,關節。韌帶,神經、血管,產生周部或全身性的反應:(變化),這種變化使人體內部的各種生理機能逐漸趨於正常,增加人體抵抗大,達到“有病治病,無病健身”,增強健康的目的。 1、按摩對循環系統的作... 2020年12月2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6 ℃ 次 閱讀全文
教你什麼疾病該選擇中醫 慢性疾病 中醫的指導思想為整體觀念,擅長於辨證論治,診療時特別注意臟腑間的相互關係,善於分析、綜合和推理,長於調理人體功能平衡。因此,中醫對各種慢性疾病,老年性疾病如肝炎、腎炎、支氣管炎、慢性腸炎、胃炎、肺氣腫、貧血、糖尿病及老年期的消化、內分泌、神經、心血管等系統疾患的治療有相當好的治療效果。 大病初癒 大病後患者往往會出現乏力、厭食、失眠、消化不良、盜汗、低熱等虛弱現象。此時... 2020年12月2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5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10秘方 女性滋陰補腎又養血 養生之道網導讀:夏季,女人很容易貧血腎虛,那麼該怎麼辦呢?怎麼滋陰補腎?如何補血?吃什麼補血?下面小編推薦中醫十寶,可助女人滋陰補腎又補血哦。 中醫養生 中醫10秘方 女性滋陰補腎又養血 歲月的痕跡悄悄地留在了女人的身上,身體不好,但又不想吃一大堆藥,如何才能擁有年輕時的氣色呢?下文中醫將教你10大寶貝幫女人滋陰補血保腎。 身體不好,要滋陰,要補血,還要補腎,但又不想吃一大堆藥,該怎麼... 2020年12月2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4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