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冬病夏治是傳統中醫藥療法中的特色療法,主要是根絕“春夏養陽”原則,結合天灸療法,在人體的穴位上進行藥物敷貼,以鼓舞正氣,增加抗病能力,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下面為大家介紹5種冬病夏治的中醫方法,其中以穴位貼敷法效果最佳。
1、穴位貼敷
這一療法是在夏季三伏天,根據中醫辨證理論,採用中藥製劑貼敷於經絡上的特定穴位,藥物經皮膚由表入裡,到達經絡和...
中醫睡眠養生法
睡眠是平衡人體陰陽的重要手段,更是恢復疲勞、走出亞健康的養生第一良方。
中醫睡眠機制是:陰氣盛則寐(入眠),陽氣盛則寤(醒來)。所以夜晚應該在子時(21~23點)以前上床,在子時進入最佳睡眠狀態。因為按照《黃帝內經》睡眠理論,夜半子時為陰陽大會,水火交泰之際,稱為“合陰”,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候,陰主靜,所以夜半應長眠。
提高睡眠質量有四大法寶:
首先,應提倡睡子午覺。&...
四肢無力中醫如何去治
痿證是指筋骨痿軟,肌肉瘦削,皮膚麻木,手足不用的一類疾患。臨床上以兩足痿軟、不能隨意運動者較多見,故有痿辟之稱。
現代醫學的多發性神經炎、脊髓空洞症、重症肌無力、側索硬化、運動神經元病、週期性麻痺、肌營養不良症、癔病性癱瘓和表現為軟癱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後遺症等,都會引起肌萎縮症,均屬於痿證的範圍。
由運動神經元病、全身營養障礙、廢用、內分泌異常而引起的肌肉變性、肌肉結構異常,...
中醫望診之望排出物
望排出物是觀察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如痰涎、嘔吐物、二便、涕唾、汗、淚、帶下等。這裡重點介紹痰涎、嘔吐和二便的望診,審察其色、質、形、量等變化,以瞭解有關臟腑的病變及邪氣性質。一般排出物色澤清白,質地稀,多為寒證、虛證;色澤黃赤,質地粘稠,形態穢濁不潔,多屬熱證、實證;如色澤發黑,挾有塊物者,多為瘀證。
(一)望痰涎
痰涎是機體水液代謝障礙的病理產物,其形成主要與脾肺兩髒功能失常...
脫髮、白髮,中醫最有效
不久前,紅網《男子因禿頂心生自卑,蝸居十年不敢出門欲自殺》報道了35歲男子廖先生因十年,導致自卑而自殺未遂。此報道一出,立刻引起了社會關注,禿頂問題的確已經嚴重威脅到男人的與自尊。昨天,記者再次接到廖先生的電話,廖先生在電話中興奮的告訴記者自己的頭髮開始慢慢的長出來了。記者聞訊,立即趕往廖先生住處一探究竟。
支招:怎樣快速簡單的防脫生發?
記者趕到廖先生的住處時,廖先生早早的就...
中醫教您百病不生秘訣
心主喜
性情急躁的人最易得心臟病,傷“心神”
心屬火,火性人最易急躁,喜歡爭論。心主喜,當一個人心情愉悅的時候,氣血流暢、肌肉放鬆,身上的疲憊感也能很快消除。而當一個人在怨恨別人的時候,會出現心跳加速、失眠、癲狂、聲音暗啞、生疔瘡等症狀。人過喜時會心氣渙散、神不守舍,表現為精神無法集中、心神恍惚等。
如果一個人內心急躁、面色黑紅髮暗,就意味著心神受到了傷害,心...
中醫調養久病身體
氣虛體質是指人的氣力不足,體力和精力都感到缺乏,稍微勞作便有疲勞之感。機體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都比較低下。常表現為少氣懶言,語聲低微,疲倦乏力,常自汗出,動則尤甚,舌淡苔白,脈虛弱等。
常用養生保健方法如下
1.飲食保健
常用的補氣的食物可選用小米、粳米、糯米、莜麥、扁豆、菜花、胡蘿蔔、香茹、豆腐、馬鈴薯、紅薯、牛肉、兔肉、豬肚、雞肉、雞蛋、鰱魚、鯊魚、黃魚、比目魚等。這些...
中醫針灸七穴位能抗衰老
養生導讀:針灸養生法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運用針刺和艾灸等方法通過作用於機體的經絡腧穴系統,激發經氣、調整臟腑而產生防治疾病、養生保健的方法,是中醫養生法的特色之一。中醫認為,每個人的生、長、壯、老、已均與“腎氣”密切相關,針灸這些長壽穴可明顯增補腎氣。針灸某些與腎、腦相通的穴位,通過經絡的調節作用使大腦細胞活躍,可加速補充腦的血流量,從而使腦細胞營養充足,延緩大腦...
中醫刷牙法 預防口腔疾病
據醫學史記載,我國於公元前數世紀已有用楊柳枝,把一端或兩端咬軟或打扁成扁刷狀,蘸藥揩齒,以清潔口腔,此可謂刷牙法之肇始。以後,刷牙法不斷有所發展,但以牙粉揩齒刷牙這個基本方式,卻一直延用至現代。中醫養生的方法裡有介紹可以保健的刷牙方法,還可以預防口腔疾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中醫刷牙保健操作方法
選擇合適的“保健牙刷”,根據不同的需要,分別選用不同的牙膏。...
中醫望診之五官望舌
望舌屬五官的內容之一。但其內容非常豐富,至今已發展成為專門的舌診,故另立一節闡述。
舌診以望舌為主,還包括舌覺(味覺)診法之問診與捫擦揩刮之切診。望舌是通過觀察舌象進行診斷的一種望診方法之一。舌像是由舌質和舌苔兩部分的色澤形態所構成的形象。
所以望舌主要是望舌質和望舌苔。
(一)舌與臟腑經絡的關係
舌與內臟的聯繫,主要是通過經脈的循行來實現的。據《內經》記載,心、肝、脾、腎等髒及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