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陰癢的七大驗方 陰癢——病證名。出《肘後備急方》卷五。又名陰門癢、外陰瘙癢。指婦女外陰及陰中瘙癢,甚則波及肛門周圍,癢痛難忍,坐臥不寧。多因脾虛濕盛,郁久化熱,濕熱蘊結,注於下焦;或憂思鬱怒,肝郁生熱,挾濕下注;或因外陰不潔,久坐濕地,病蟲乘虛侵襲所致;或年老體弱,肝腎陰虛,精血虧耗,血虛生風化燥,而致外陰乾澀作癢。現介紹幾種外治本病的驗方。 1.蛇床子30克,川椒10克,苦... 2018年07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8 ℃ 次 閱讀全文
七大傳統中醫養生之道的措施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源淵流長,千百年來在養生方面有許多寶貴的經驗,本文就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中醫養生之道。 中醫養生之道的措施 順時養生即順應四時氣候,陰陽變化規律,從精神、起居、飲食、運動等方面綜合調養的養生方法。其宗旨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調神養生即調養精神,其方法除四季調神外,還有養靜藏神、動形怡神、移情易性等養神之法。 飲食養生提倡飲食有節、注意飲食衛生、克... 2018年07月2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7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揪痧幫你消除腫脹 養生之道網導語:將中指和食指彎曲如鉤狀,蘸水夾揪皮膚,造成局部瘀血。這種揪痧使皮膚出現血痕的除痧方法,稱揪痧療法。施行本法時不需要任何器具,只需用手指即可。揪痧療法靈活,可根據病情選擇施治部位,頭痛、發熱、身體乏力,自己可以給自己揪,故揪痧也是一種非常實用的自我療法。 中醫認為“不通則痛”,通過對皮膚的反覆捏扯,可以疏通經絡,使穴位處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環,起到舒筋理... 2018年07月2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2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推拿治療偏癱的方法 (3)背部及下肢部操作:1患者取俯臥位。自上而下按揉脊柱兩側2~3遍,重點在天宗、心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腎俞等穴;掖脊柱兩側2~3分鐘;掖臀部、大腿後部和小腿後部各1~2分鐘,以腰椎兩側、環跳、殷門、委中、承山及跟腱部為重點,同時配合腰部後伸和患側髖關節後伸的被動活動。2患者取仰臥位。拿揉患肢向下至踝關節及足背部2~3分鐘,重點在伏兔、膝眼、足三里、解溪等穴,配合髖、膝、踝關節... 2018年07月2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0 ℃ 次 閱讀全文
寶寶腹瀉 教你中醫推拿法 寶寶拉肚子,一定要打針、吃藥嗎?用中醫能不能把寶寶的腹瀉治好呢?很多人都聽說過,中醫推拿可以治療骨病等慢性病,卻鮮知,給孩子推拿還可以調理腹瀉。在廣西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仁愛分院的小兒推拿科,記者拿到了幾個中醫調理小兒腹瀉的好辦法。 中醫解釋腹瀉 小寶寶為什麼容易腹瀉?小兒推拿科主任李海娟解釋,小孩子的脾胃功能本來就很虛弱,如果進食過於生冷、油膩的飲食,就會給胃腸造成很... 2018年07月2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0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說10大養生最佳黃金時間 口腔、營養、睡眠、運動等學科專家聯合告訴大家幾條人體的最佳黃金時間。希望朋友們記住,一定會對你的養生保健有很大的幫助。 人的七情六慾與日昇月落一樣,在一晝夜之間,人的機體能力也是不斷變化循環的。日前,為了健康養生的需要,許多養生專家開始研究人到底什麼時間吃飯好,什麼時間睡覺好,什麼時間刷牙好等。 最佳刷牙時間 飯後3分鐘。因為這時口腔的細菌開始分解食物殘渣,其產生... 2018年07月2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3 ℃ 次 閱讀全文
夏季容易中暑 中醫刮痧可以有效治療 先兆中暑主要表現為頭痛、眼花、耳鳴、頭暈、口渴、心悸、體溫正常或略升高,短時間休息可恢復;輕度中暑除以上症狀外,體溫在38℃以上,面色潮紅成蒼白、大汗、皮膚濕冷、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經休息後,可恢復正常。 夏季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度中暑、重度中暑。先兆中暑主要表現為頭痛、眼花、耳鳴、頭暈、口渴、心悸、體溫正常或略升高,短時間休息可恢復;輕度中暑除以上症狀外,體溫在38℃以上... 2018年07月1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6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治療青春痘 痤瘡,俗稱青春痘、粉刺、暗瘡,中醫古代稱面瘡,酒刺。對於價值取向偏物質的人來說:青春痘是“臉上”問題也是“面上”的問題,甚至於誘發心理問題。很多人進入青春期後,臉上不知不覺地起了很多疙瘩,有時還伴有癢痛有黑色的稱為黑頭粉刺。 中醫治療主要以辨證治療,對症下藥為主: 1、清洩肺胃法:適... 2018年07月1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4 ℃ 次 閱讀全文
健康知識:中華傳統中醫對腫瘤的認識 中醫對腫瘤認識的歷史已經非常悠久,早在周朝就認識到惡性腫瘤的一些特點。而“癌”字的記載首見於宋代的《衛濟寶書》;“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七情內傷(喜、怒、憂、思、悲、恐、驚)、飲食勞倦等引起陰陽失衡、臟腑失調,產生氣滯、痰飲、血瘀等,留滯於人體,形成積、瘤(留)、癌(巖)。認識到“癌者,上高下深,巖穴之狀,顆顆累垂,毒根深藏。”西... 2018年07月0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4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養生之道之五氣養生 中醫強調的以氣養生,是養生之道的一個重要方面,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培養元氣 元氣為生命之本。人要有所追求,但不可奢求。奢求不得,會氣阻傷身。人應求其所能求,捨其所不能求,心安自得而培養元氣。 安靜通氣 每天白晝如能保持大腦安靜半小時或一小時,可充分發揮腦細胞的潛力,協調生理與情緒,減少熱能的消耗。大腦安靜使全身肌肉容易放鬆,氣血暢通,達到“心靜神安、老而不衰”... 2018年07月0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7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