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惡阻的刮痧療法 妊娠惡阻是指妊娠早期(6周左右)衝脈之氣上逆,胃失和降,反覆出現噁心嘔吐,頭暈厭食,甚至食入即吐的疾病,古稱“子病”、“病兒”。但有50%的孕婦妊娠早期(5~12周)出現食慾不佳,胃納減少,擇食嗜酸,早晨輕度嘔惡,不影響正常工作和營養,至妊娠12周後自行消失的妊娠反應,不視為病態。本病臨床分為肝胃不和、脾胃虛弱與痰濕阻滯3型。  ... 2022年02月1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吃春經典秘籍 關於春季的飲食民間有很多流傳,中醫也有很多講究,俗稱吃“春”,而此時春分時節,天氣乍暖還寒,氣候很不穩定,極易感冒。究竟應該怎麼吃?吃什麼才最養生呢?下面就將“吃春”秘籍獻給熱愛美麗和美食的你。 春分養生:吃對八種節令食物 (1)紅棗等養脾甜食 我國古代名醫孫思邈說過:“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說,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醫認為春季為... 2022年02月1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 ℃ 次 閱讀全文
控制腰臀比 可防心血管病 調查顯示,男性每增加14厘米腰圍、女性每增加14.9厘米腰圍,患心血管病的可能性就會升高21%到40%。從目前的研究看,腰圍大小是比全身肥胖更加準確的可預測心臟代謝風險因素的重要指標。 腹型肥胖者的脂肪主要積聚在腸系膜和肝、膽、胰、脾等內臟周圍。這種肥胖對人體生理有很多不利影響。 1.影響運動的靈活性和跑跳彈性。 2.影響血液和淋巴循環。 3.迫使隔肌提升,影響腹式呼吸和睡眠質量。 4.腹部隆起... 2022年02月0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6 ℃ 次 閱讀全文
瑜伽入門 揭孕婦不能練的瑜伽動作 養生導讀:瑜伽是非常多的女性所偏愛的運動,瑜伽練習的好處非常多,那麼,你知道孕婦瑜伽嗎?其實孕婦也是可以練習瑜伽的,但是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孕婦練習瑜伽不可以做那些動作呢?下面跟小編來一起看看。 瑜伽是一種很好的運動,也是非常養生的,所以孕婦可以嘗試多運動,多做瑜伽動作也是對寶寶好的,只是也有很多的動作會傷害到寶寶,所以大家要注意的呢。 1、後彎類動作 這類動作會讓原本壓力就很... 2022年02月09日 瑜珈運動 暫無評論 閱讀 6 ℃ 次 閱讀全文
日常養腎護腎 腎病飲食禁忌先知道 養生之道網導語:腎病患者在飲食方面一定要多多的注意。現在腎病患者治療是很關鍵的,但是飲食也是很重要的,如果飲食上不講究的話,也不會有一個好的身體,所以一定要在飲食上多加注意。 那麼腎病患者應該要怎樣飲食,來瞭解一下,希望多加注意! 1、患者在飲食上應該忌硬食及油炸的食物 對於腎病患者來講,應該在飲食上多加注意,禁止吃一些比較硬的食物,例如芝麻糕糖、油炸面窩等,在飲食上應該多疑麵... 2022年02月0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8 ℃ 次 閱讀全文
何首烏如何炮製 養生之道網導讀:何首烏如何炮製?首烏分為生首烏與制首烏(熟首烏)兩種,其藥效各有所不同,沒有制的何首烏有毒,慎用。那麼何首烏如何炮製?何首烏的炮製方法,下面一起來看看。 何首烏如何炮製 何首烏為蓼科植物何首烏的乾燥塊根,是我國歷代常用的中藥。將何首烏按要求經過炮製後就變成了制首烏,目的是減去何首烏的毒性,改變其藥性,從而產生不同的治療目的和效果。生首烏有潤腸通便、解瘡毒作用,... 2022年02月0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6 ℃ 次 閱讀全文
男性尖銳濕疣的症狀 養生之道網導讀:男性尖銳濕疣的症狀,尖銳濕疣是一種性傳播疾病,男女均可患得,相對而言男性患者占的比例比較多。那麼男性尖銳濕疣的症狀有哪些?下面我們一起來瞭解下男性尖銳濕疣的症狀。 男性尖銳濕疣的症狀 男性尖銳濕疣的基本損害初起為細小淡紅色小疙瘩,大小不一,單個或群集分佈,濕潤柔軟,呈乳頭樣、雞冠狀或菜花樣突起,紅色或污灰色,根部常有蒂,且易發生糜爛滲液,觸之易出血。皮損裂縫處... 2022年02月0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5 ℃ 次 閱讀全文
刮痧刮出美容新時尚 隨著SPA美體、香熏美容的興盛,經絡刮痧這一傳統中醫保健手法與香熏精油相結合後,既有傳統的保健功效,又披上了時尚的外衣,成為美容MM們的心愛。 面部刮痧是源於中國傳統養生原理的駐顏方法。利用專用的面部刮痧板,沿面部特定的經絡穴位,配合不同的植物精油和滲透性強的精華膏,利用一定的手法刺激肌膚而使其血脈通暢,達到行氣活血、疏通毛孔紋理、排出痧氣等功效,長期堅持會對面部經常出現的暗瘡、... 2022年02月0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 ℃ 次 閱讀全文
紅參的副作用 養生之道網導讀:紅參的副作用,紅參是人參的熟用品,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氣攝血功效。那麼服用紅參會有副作用嗎?下面一起來看看紅參的副作用。 紅參是人參的加工品之一,將鮮人參蒸制2~3小時,經烘烤乾燥後,變得內外色澤深紅,於是得名紅參。紅參經過高溫處理後,其人參皂甘、氨基酸等的含量降低,但精氨酸雙糖甘含量增高,新產生了麥芽酚等成分。因此抗氧化、抗衰老、增強免疫力、擴張血管等作用... 2022年02月0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8 ℃ 次 閱讀全文
寶寶發燒了 千萬別著急 養生之道網:寶寶發燒時一定是那些新爸爸和新媽媽最著急的時候,首先,請你們一定要第一時間冷靜下來,因為只有在冷靜的狀態下你才能做出最好的判斷,才能做出最準確的應對措施,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下判斷寶寶發燒的依據和一些應對措施吧! 如何定義寶寶發燒? 37.3℃-38℃ 低熱38.1℃-39℃ 中度發熱39℃-41℃ 高熱超過41℃ 超高熱如何觀察寶寶的病情? 低到中度的發熱每四小時測一次體溫;中度以上的發熱兩小時測一... 2022年02月0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7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