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養生之親子瑜伽 瑜伽能夠矯正日常勞累或不良坐姿造成的脊柱變形,改善不良姿態,增強自信心,拉伸肌肉系統,使人體線條優美,並有減肥功效,還能預防頭痛、失眠、便秘、腸胃炎、關節炎等疾病。 在日常養生中,親子瑜伽可以加強寶寶身體的靈活性,改善寶寶的血液循環,促進寶寶腦發育,讓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同時還可以和媽媽在運動的過程中,肌膚接觸、目光交流,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 嘗試在家的一角... 2021年09月02日 瑜珈運動 暫無評論 閱讀 12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11大腳底養生法 讓你百病全消 養生之道網導語:養生必知:中醫11大腳底養生法 讓你百病全消!(圖)。中醫腳底養生,可以達到治病強身的目的。因為腳部特定部位與體內各臟器之間有著直接的聯繫。腳底部存在著各臟器的反射區,某些臟器發生病變後,可以在其反射區上反映出來。按摩和刺激相應的反射區,可以幫助治病相應病症。 腳底養生 中醫腳底養生有兩個特點: 其一是任何人都可以隨時隨地實行,按壓搓和敲擊的方法很容易掌握,費時不多... 2021年09月0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5 ℃ 次 閱讀全文
中藥配方養生茶調整疲憊的身軀 炎炎的夏日,一杯清香的中藥茶飲,不僅能給你帶來一絲清涼,還是調整夏季疲憊的身軀。中醫養生網以下為您介紹三款含中藥配方成分的夏季養生茶。 一、枸杞防暑茶 原料:枸杞10克,薄荷3克,五味子10克,菊花6克 做法:把所有原料放入杯中,衝入300毫升開水,加蓋悶泡1分鐘至味道滲出即可飲用。 功效:清頭目,減輕疲勞,提高工作效能。 二、金銀菊花茶 原料:菊花10克、金銀花6克 作法:將原料... 2021年08月3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9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養生講究「平衡」 關於生命現象,歷來說法各異,各有其理,也有偏頗。“生命在於運動”,從文字意義上講,宇宙萬物都在運動之中,人的生命亦然。“生命在於靜止”,也有其理,這裡說說"生命在於平衡"。 1環境平衡:一切健康長壽的生命,必須與環境保持平衡。要保護適宜人類生活的大環境,創造適宜人們生活的小環境。人與環境失衡,便會生病,甚至不能生存。 2營養平衡:要調和五味,不偏食。營養平衡,才能使人均衡發... 2021年08月2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1 ℃ 次 閱讀全文
養生食物 幫你做個睡美人 色氨酸食物——降低興奮度代表食物:小米粥 色氨酸在人體內代謝生成5—羥色胺,它能夠抑制中樞神經興奮度,產生一定的睏倦感。 同時,5-羥色胺在人體內進一步可轉化生成褪黑素,褪黑素被證實有確切的鎮靜和誘發睡眠作用。 小米在所有穀物中含色氨酸最為豐富,晚餐主食中加些小米應該是一個不錯的主意,有利於提高進入腦內的色氨酸數量。此外,南瓜子仁、腐竹、豆腐皮、蝦米、紫菜、黑芝麻等... 2021年08月2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5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養生之養護脾胃 養顏調理從五臟開始 養生之道網導讀:脾胃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中醫認為,養好脾胃首先就要做的事情就是腹部避寒。經常曬曬太陽。除此之外,養護脾臟還要做哪些事情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醫養生之養護脾胃 《壽世保元》中說:“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這裡說的“養內”就是要令體內氣血自然流暢,氣機升降無礙,臟腑順著天性本能發揮功能,按部就班地依次展開生長壯老的生命... 2021年08月2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7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泡腳養生勝過補藥 早在幾千年前,中醫就很重視對雙足的鍛煉和保養,並運用泡腳按摩來防病治病。每天去做足療不現實,那我們如何簡單的通過腳來養生呢? 一、養人需養腳 1、把雙腳浸入40℃左右的熱水中,15~20分鐘後頭痛會明顯緩解。 2、如有睡眠不好、精神不振、飲食不佳、疲乏無力、情緒不穩等一系列不適症狀,可用熱水泡腳30分鐘,再搓腳心10~20分鐘,直至發熱,會感到神清氣爽,全身輕鬆。 3、對於感冒發熱... 2021年08月2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7 ℃ 次 閱讀全文
健康長壽的中醫運動養生法 運動可以促進人體氣血流通,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如果人體的氣血流通無阻,新陳代謝就旺盛,可起到增強體質和防老抗衰的作用。因此,每個人在一生中一定要養成運動的習慣,特別是到了晚年,更應該養成運動的好習慣。 螺旋運動 健身延年 根據運動講究整體的特點,融入溫和運動的形式,綜合少林、武當武功的風格,並採納氣功培養真氣之要訣,創立了“螺旋運動健身法”。特別是老年人或體弱多... 2021年08月2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1 ℃ 次 閱讀全文
解讀「人中」的養生奧秘 導語:很多人都知道中醫裡面有個經典的急救措施:掐人中,遇到人突然昏迷人事不知的時候,趕緊掐人中。為什麼掐人中竟能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呢? 我們先來看看人中的位置。人中在哪裡?人中不在人體的中間部位,而是位於頭部,鼻唇溝的中點就是人中。為什麼這裡是人中呢? 人法天地而生,天有九星,地有九州,人有九竅。九竅是哪九竅?人生氣發火的時候會七竅生煙,七竅就是兩眼、兩耳、兩鼻... 2021年08月2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0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養生 優質睡眠是關鍵 按照《黃帝內經》睡眠理論,夜半子時為陰陽大會,水火交泰之際,稱為“合陰”,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候,也是進入最佳睡眠狀態的時刻。 睡眠是平衡人體陰陽的重要手段,是最好的節能,也是最好的儲備及充電,更是恢復疲勞、走出亞健康的養生第一良方。 中醫睡眠機制是:陰氣盛則寐(入眠),陽氣盛則寤(醒來)。所以夜晚應該在子時(21-23點)以前上床,在子時進入最佳睡眠狀態。因為按照《黃帝內經》... 2021年08月1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2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