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你應對各種「上火」 俗話說“小伙子睡涼炕,全憑火力壯”。如果一個人不怕寒冷,身體壯實,人們常會說他火力壯。不過“火力”究竟是什麼,對健康有哪些影響,也許很多人並不清楚。 “人們常說的火力壯,其實就是說一個人的陽氣旺。”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內科主任醫師姜良鐸告訴大家,中醫認為生命靠一股真火,即陽氣來推動,它是人體的熱能,也是推動人體各種生理功能的動力,... 2020年11月2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8 ℃ 次 閱讀全文
為什麼手心發熱? 為什麼感覺手心發熱?什麼原因可以引起手心發熱?手心發熱有哪些類型? 血虛導致的手心熱,大多見於年輕女性,多伴有痛經。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夏天手心熱、冬天反倒手腳冰涼。這類患者,平日可服用當歸補血丸這類補養氣血的藥物,或者用當歸6g、黃芪30g,配合來熬湯。 腎陰虛證導致的手心發熱:外邪入裡傷及心腎之... 2020年11月1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7 ℃ 次 閱讀全文
嘴巴感覺預示疾病 你一定試過嘴巴很苦的感覺,多數是發生在感冒生病的時候;除了苦,其他的味道也有不少人遇到過,這並不是由於食物造成的,而是身體有疾病的原因。嘴裡五味雜陳到底是什麼疾病造成呢?一起跟我們來看看吧! 1、口甜 表現:口甜粘濁,食甜食則冒酸水,納呆噁心,身重肢倦。 原因:多由脾胃濕熱、肝脾疾火內蘊所致,常見於糖尿病和消化功能紊亂。 怎麼辦:引起脾胃濕熱證的主要原因為上述疾病未能得到... 2020年09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0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傳授去火妙招 “上火”是中醫學專用名詞,當人們出現咽喉乾痛、兩眼紅赤、鼻腔熱烘、口乾舌痛以及爛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狀時,即是中醫所說的“上火”。今天中醫教你去火的妙招,對各種上火症狀均有神奇的療效。 “火”到底是什麼呢? 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實火表現為反覆口腔潰瘍、口乾、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肺火:主要表現為乾咳無痰、... 2020年08月1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5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療法治療雀斑 雀斑是發生在顏面、頸部、手背等日曬部位皮膚上的黃褐色斑點,因其形狀如雀卵上的斑點,故名。 本病最常見於鼻面部,始發於學齡前兒童,少數自青春期發病,女多於男,多伴有家族史。皮損多為針尖至芝麻大小的褐色斑點,數目多少不定,互不融合,無自覺症狀。 病因病機 腎水不足:多因素稟腎水不足之體,故多在“女子七歲”、“丈夫八歲”前後之時發病,如明代陳實功著《外科正宗&middo... 2020年08月1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3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幫你巧「涼血」 導語:許多人到了夏天都有過這樣類似的症狀:就是覺得手心熱,摸別人的皮膚時對方會感覺到自己手心皮膚燙。這時我們會說是因為我們身體裡“血熱”。那麼有什麼簡單辦法能快速涼血呢? “血熱”是中醫辯證的一個術語,它泛指熱象表現如口乾、口苦、發熱夜甚、舌紅苔黃、尿短赤、便秘等一系列症群的多種疾病。血熱可動風,也可耗氣傷陰,導致陰虛內熱,出現五心煩熱(即手、足、心煩熱)... 2020年08月0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6 ℃ 次 閱讀全文
知柏地黃丸的功效和作用 知柏地黃丸的功效: 滋陰降火。用於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口乾咽痛,耳鳴遺精,小便短赤。 主治:肝腎陰虛,虛火上炎證。頭目昏眩,耳鳴耳聾,虛火牙痛,五心煩熱,腰膝酸痛,血淋尿痛,遺精夢洩,骨蒸潮熱,盜汗顴紅,咽干口燥,舌質紅,脈細數。 知柏地黃丸的作用: 治療肝腎陰虛,虛火上炎證。頭目昏眩,耳鳴耳聾,虛火牙痛,五心煩... 2020年05月1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8 ℃ 次 閱讀全文
九九重陽話茱萸 農曆九月九日是我國的重陽老人節。按照我國民俗,重陽節是最合乎養生之道的節日,每逢這一天,人們都要用紅色香囊裝茱萸登高,以求消病滅災。據《西京雜記》中說:“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令人長壽。”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種常綠帶香的植物。茱萸有吳茱萸和山茱萸之分,這兩種都是我國中藥裡著名的中藥。 吳茱萸,主產長江以南地區,為芸香科... 2020年05月0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0 ℃ 次 閱讀全文
上火牙齒痛怎麼辦 養生之道網導讀:上火牙齒痛怎麼辦?中醫認為牙痛是人體實、虛火上升引起的。那麼上火牙齒痛怎麼辦?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治療上火牙痛的方法。 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痛得要人命”。上火牙齒痛主要表現為牙齦紅腫、淋巴腫痛、牙根鑽心的疼。一般伴有舌苔黃厚、口苦、發熱、便秘或者大便不順暢等全身症狀。 上火牙齒痛怎麼辦 1、風熱牙齒痛 症狀:是外感風熱,邪毒侵襲牙齦所致。表現為牙齦紅腫疼痛... 2020年03月0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7 ℃ 次 閱讀全文
口氣清新自然靠近 導讀:很多時候我們會有口苦的感覺,也有很多人嘴裡經常有其他的味道,口酸、口甜、口鹹等等,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是某一味道的食物吃多了嗎?中醫專家的解釋是嘴裡五味雜陳可能是疾病造成的。 1、口苦 表現:五心煩熱,口苦咽干。 原因:由肝膽有熱、膽氣熏蒸所致,常與膽汁代謝失常有關,多見於急慢性肝炎、膽囊炎、膽結石和肝膽腫瘤等。 應對策略:菠菜性甘... 2020年02月2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0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