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飲食養生健康小常識 多禽少畜護心臟 對於肉食,人們大多又愛又怕。愛是因為它營養豐富,口感良好;怕是因為其脂肪含量高,容易與高脂血症乃至冠心病、中風、糖尿病等疾病掛鉤。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呢?竅門之一就是多吃禽肉少吃畜肉。 與豬、牛、羊等畜肉比較,禽肉雖同屬動物性脂肪,但所含脂肪的結構卻不相同。畜肉脂肪中飽和脂肪酸多,膽固醇也高,而鵝、鴨、雞等禽肉不僅脂肪較少(僅為前者的1/4~1/3),而且所含... 2014年09月09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67 ℃ 次 閱讀全文
潤肺止咳糖水 推薦11種做法 養生導讀:糖水是南方人的最愛,在秋冬季煲些潤肺止咳糖水可以有效對抗乾燥、咳嗽。那麼潤肺止咳糖水的做法有哪些呢?今天小編為您介紹11道潤肺止咳糖水,秋冬季常喝幫你趕走肺部疾病,擁有好容顏! 潤肺止咳糖水 1、羅漢果銀耳雪梨羹 材料:銀耳10g,雪梨1個,羅漢果1/3個,清水適量。 做法:銀耳提前泡發洗淨,撕成小朵;放進高壓鍋,加入適量清水,大火上汽後轉小火,壓30分鐘,關火自然排氣;羅漢果連... 2014年09月09日 潤肺 暫無評論 閱讀 346 ℃ 次 閱讀全文
冬季養腎,中醫教你這樣做 導語:腎臟是生命之本,腎臟對於人體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沒有腎臟的排毒功能,我們的身體可能早就被毒素吞噬了。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才能細緻的呵護腎臟。中醫教你冬季養腎的八個法寶,助你呵護生命之本。 1.避免使用對腎臟有損害的藥物 常見的這類藥物有磺胺類、卡那黴素、鏈黴素、慶大黴素等。若病情需要用藥物時,患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對腎臟損害較小的藥物。同時,在用藥... 2014年09月08日 冬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5 ℃ 次 閱讀全文
秋季手腳冰涼時的養生禁忌 養生導讀:秋季,不少女性或是中老年人就會特別怕冷,而且有手腳冰冷情況。怕冷、手腳冰冷多與體內陽氣不足或是氣血運行不暢有關。中醫以為,人體的正常性能主要是靠氣血將養分運送到全身來完成的,一旦陽氣不足或是氣血運行受阻導致陽氣淤滯,那麼處於四肢末真個手和腳就會出現冰冷的情況。 一般來說,人體假如陽氣不足,除了手腳冰冷以外,全身也會出現怕冷的情況。這種體質的人平時要留意保熱,應多吃一... 2014年09月08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0 ℃ 次 閱讀全文
雞對人體有什麼好處 雞是餐桌上常見的佳餚,又是補養身體、醫治疾病不可缺少的藥材之一。雞的全身可提供多種藥材,其藥用價值很高,茲分述於下: 雞肉:雞肉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Bl、B2、E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其所含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是老年人及心血管疾病患者理想的補充蛋白質的食品;由於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A等,因此有預防夜盲症、抵禦老年斑出現、延緩衰老的作用。雞肉以白毛烏肉者(即烏雞肉)為最優,對慢... 2014年09月08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83 ℃ 次 閱讀全文
黃芪進補亦須慎用 黃芪性味甘溫,功偏溫補陽氣,易於助火。故陰虛陽亢、表實邪盛,氣滯濕阻,食積內停,癰疽初起或潰後熱毒仍盛者,以及平素火旺多怒而肝氣不和者,腦血管意外出血尚未停止者,均不宜服用。 本品無論是用於治療疾病,還是保健強身,延緩衰老,凡服用黃芪都必需注意: 1.首先要藥證相合,即服用黃芪要與自己的體質或目前的病證性質相吻合。上述所提及的不宜使用黃芪的患者,就應該避免服用黃芪。 2.婦女在妊娠... 2014年09月07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2 ℃ 次 閱讀全文
秋季吃螃蟹的一些禁忌 養生導讀:秋蟹味美、營養價值也很高,不過如果吃得不當,反而會給健康帶來損害。據瞭解,食用螃蟹後出現過敏、消化不良、腹瀉、胃結石等症狀而到醫院就診者不在少數,那麼究竟怎樣吃蟹才正確? 一、有哪些食物不適宜與螃蟹同食? 1、柿子。 螃蟹是高蛋白食品,柿子含有大量鞣酸,兩者在胃酸的作用下與蛋白質結合成鞣酸蛋白質,很難溶於水,沉積在胃內,再與柿子裡的果膠及植物纖維等凝結成塊後,即形成胃... 2014年09月07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192 ℃ 次 閱讀全文
冬季泡腳為啥時間不宜過長 冬季泡腳,對肩背腰腿關節疼痛、失眠、皮膚瘙癢和咳喘等當季疾病,都有很好的保健效果,但要注意根據個人體質控制好浴足的時間,以30~45分鐘為宜,每天或隔一天泡一次即可。同時老年人泡腳時容易引發出汗、心慌等症狀,以每日臨睡前泡腳20分鐘為佳。泡腳後,建議不再進行其他活動,隔數分鐘即入睡,保健效果更佳。 標籤:【不宜】、【過長】、【時間】、【為啥】、【泡腳】 2014年09月06日 冬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4 ℃ 次 閱讀全文
冬蟲夏草多吃無益 近日,中草藥材的價格普遍有所上漲,大眾心目中比較珍貴的藥材冬蟲夏草的價格雖有所回落,但仍然直逼黃金的價格,成為目前市場上最貴的藥材之一。 冬蟲夏草簡稱蟲草,是蝙蝠蛾幼蟲被蟲草菌感染,死後屍體、組織與菌絲結成堅硬的假菌核,在冬季低溫乾燥土壤內保持蟲形不變達數月之久(即冬蟲),待夏季溫濕適宜時,再從菌核長出棒狀子實體(子囊座)並露出地面(即夏草)。由於其可入藥,且產地有限,因此被... 2014年09月06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7 ℃ 次 閱讀全文
春季藥物養生 滋補防病兩齊美 春季三月,陽氣始發,萬物皆生,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此季節有生機勃發之勢。如果能夠在此間,合理的根據中醫的建議來調節機體,可以預防很多疾病。 春季養生,藥物養生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認為,春季適時適量服用一些中藥,可以調節機體,預防疾病。古人還有立春服“蔓青汁”的習俗,所以藥物養生是不可忽視的。拋開秋冬進補時的大魚大肉,春季來了不妨試試藥補,既可滋補,又可防病。 藥... 2014年09月06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7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