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網導讀:現在的人,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裡有污染,運動量少,身體陰盛陽虛,濕邪內郁,所以大便無法正常。為什麼成型的大便很少呢?中醫裡講,脾虛則便溏,現在以肉食為主了,長期這樣,傷害的是脾胃。大便不成形意味著脾虛,也意味著體內有濕氣。
寒濕過重為萬病之源
在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中,中醫最怕濕邪。濕是最容易...
中醫拔罐療法如何戒煙
戒煙的作用在於經過戒煙治療手段之後,患者對吸煙的興趣減少、煙味感覺發生變化,感覺煙味變苦、變淡、有青草味、無味或感覺煙味沖、兇猛難以忍受等。有的患者經戒煙治療後出現痰多、有的出現喉部乾燥不適等異樣感覺。大量臨床研究成果證實:治療後出現這種異常感越明顯,則戒煙效果越好。
拔罐操作
肝腎陰虛者症狀為眩暈,耳鳴,腰膝酸軟,或可見陽瘺,遺精,少寐多夢,健忘,舌質紅少苔,脈弦細。
治法:...
火罐與負壓初探
早些時候,有位解剖學教授指出:人體內負壓的正常與否,直接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現代醫療研究和臨床實踐正在逐步驗證這一現象。
負壓存在於人體內的原理以及其與各種疾病的辨證關係等,都是較為複雜的學術問題,恕本文不在做贅述。其實負壓可以存在於任何特定的範疇之內,並起著相應的作用。人體內所存在的負壓與體外自然界的大氣壓力所呼應,共同規範了人體各部...
肺炎的拔罐療法
肺炎是由肺炎雙球菌感染所致,常因外感風邪,勞倦過度,導致肺失宣降,痰熱郁阻而發病。臨床表現的特點為:起病急,寒戰、高熱,咳嗽,咳痰,胸痛,氣急,呼吸困難,發紺,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根據發作時特點及伴隨症狀的不同,一般分為痰熱郁肺及風熱犯肺2型。
一、痰熱郁肺
(一)症狀
咳嗽氣急,或喉中有痰聲,痰多、...
中醫:拔罐前有講究 做好準備工作
拔罐是中醫特色診療的一種。拔罐法又稱吸筒法、吸杯法、角法。它是以杯罐為工具,採用熱力、抽吸等方法,排除其中空氣,使造成負壓,吸拔於穴區或特定的部位而起到一定治療作用的一種傳統療法。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癒疾病的目的。為了避免意外事故,應注意以下各點。
預防暈罐發生
...
拔火罐有哪些常用的穴位
養生之道網導讀:拔火罐有哪些常用的穴位?拔罐最重要的是找準穴位,否則沒有養生效果。拔火罐有哪些常用的穴位?下面一起來看看。
拔火罐有哪些常用的穴位
1、百會
百會穴位於頭部中線與兩耳尖連線交叉點。其作用是平肝熄風,清熱開竅;升陽益氣,醒腦寧神。本穴位拔罐時常需要理髮,否則密封效果不好,影響療效。
2、大椎
大椎屬督脈,在第七頸椎與第一胸椎突出正中處,低頭時明顯,為手足三陽經與督脈的...
拔罐療法介紹
拔罐療法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燒、蒸氣、抽氣等造成負壓,使罐吸附於施行部(穴)位,發生溫熱刺激,使局部發生充血或瘀血現象,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常用外治療法。
拔罐療法在我國民間廣為流傳,深受廣大患者的歡迎,並且可治療多種疾病。拔罐療法古稱「角法」,是因為古人以獸角做罐治病,故而得名。
在晉代醫家葛洪所著【肘後備急方】中就有以牛角製成罐來拔膿治療外科瘡瘍膿腫的...
拔火罐治療疾病的原理
拔火罐是中醫養生排毒不錯的方法,而拔火罐治療疾病的原理是怎樣的呢?下面就由養生之道網小編為大家揭曉拔火罐的奧秘之處,以便更深入的認識中醫拔火罐。
一、機械刺激作用
拔罐療法通過排氣造成罐內負壓,罐緣得以緊緊附著於皮膚表面,牽拉了神經、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體,可引起一系列神經內分泌反應,調節血管舒、縮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從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拔罐產生的真空負壓有一種較強的吸拔之...
拔罐療法治療支氣管哮喘
適用於陽虛患者小發作期或緩解期。
取大椎、肺俞、膏肓、定喘、膻中、足三里穴。每次可選1穴到數穴拔罐,每日或隔日拔1次,每次更換部位,10~20日為1療程。拔罐操作步驟如下:
(1)準備好火罐、針、酒精、火柴、棉球等。
(2)根據拔罐部位選擇適宜的火罐。面積大肌肉厚的地方宜用大罐;面積小,肌肉薄的地方宜用小罐。
(3)點火方法:拔火法,適宜於火罐橫拔。閃火法,適宜於垂直拔罐。
(4)留罐時間,應根據...
怎樣用拔罐療法治療小兒厭食症
(1)中脘、天樞、氣海、胃俞、脾俞、足三里、建裡,採用單純拔罐法,或刺絡拔罐法,留罐10~15分鐘,隔日1次,5次為1療程。
(2)先取背部胸椎8~12夾脊穴、脾俞、胃俞穴,施以走罐,使皮膚發紫充血,再取中脘、關元、足三里穴,拔罐5~10 分鐘。隔日1次,5次為1療程。
(3)先用閃火法拔罐,於上脘穴留置10分鐘,然後用七星針叩刺脊柱兩旁出血,並在膈俞、肝俞、胃俞穴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