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建議 男性補腎方法需要特別注意 衰老是人類生存的自然規律。雖然衰老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但是人類從遠古時代起就為抗衰益壽進行了長期而艱苦的探索。幾千年來,一直重視五臟(心、肝、脾、肺、腎)養生保健,特別關注補腎在益壽延年中的作用。 腎藏精 主骨生髓,為先天之本,與人體生長發育和衰老過程密切相關。正確施補的原則應根據陰虛、陽虛及兼證的不同,合理應用以下中成藥。 龜齡集 龜齡集本方載於《集驗良方... 2021年03月2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9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經典養生法 強身健體延緩衰老 養生之道網導讀:每個人都想自己活得長久,能夠延年益壽,因此她們做著各種各樣的抗衰老事情,那麼到底如何抗衰老?怎麼樣做可以延年益壽?接下來小編給大家盤點了一些養生抗老方法,快去看看瞭解下吧。 中醫養生 中醫經典養生法 強身健體延緩衰老 中醫經典養生法是我國民間流傳的一套養生方法,源於古代“修崑崙法五宜”、“左洞真經按摩導引訣”等古人的養生著述。 養生法首先見於... 2021年03月1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6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健康觀養生指導 中醫的健康觀早在《黃帝內經》中就已經確立了,即“天人合一”的健康觀,“形神合一”的健康觀,“陰平陽秘”的健康觀,“正氣為本”的健康觀。此外,《黃帝內經》中把頭髮、牙齒和肌肉作為衡量健康狀況的重要標誌。中醫學理論的主要內容,從病因、病機,到診法、辨證,再到養生防治,以及髒象、經絡等各種理論,幾乎都是圍繞著中醫學對健康觀念的認識而次... 2021年03月1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3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矛盾辨別 對證養生 養生導讀:生活中,我們常常討論是素食好還是葷食好?是冷水洗澡好還是熱水洗澡好……而這些正是中醫養生保健中的辯證關係,處理好它們,拿捏好尺度,對於健康養生至關重要。下面,介紹一些中醫養生的矛盾,讓你辨別,對證養生。 1、飽與饑 多食傷身,營養不足也損害健康。《抱朴子》中說:“養生賴於飲食,然使醉而強酒,飽而強食,未有不傷身者。”唐代詩聖杜甫就是因為飽餐一頓耒... 2021年03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3 ℃ 次 閱讀全文
感冒全身無力怎麼辦 養生之道網導讀:感冒全身無力怎麼辦?感冒是最常見的疾病,感冒全身無力怎麼辦?下面一起來看看專家的說法。 感冒全身無力怎麼辦 感冒是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發生率較高。成人每年發生2~4次,兒童發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年皆可發病,冬春季較多。 感冒全身無力怎麼辦?專家表示,如果感冒後人感到渾身乏力、酸痛,多數都是身體在虧虛、勞累、休息不好的情況下又感染上了病毒或... 2021年03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0 ℃ 次 閱讀全文
人參和西洋參的區別 養生之道網導讀:人參和西洋參的區別。人參和西洋參都是最佳滋補品,那麼人參和西洋參有區別嗎?人參和西洋參的區別,一起來看看吧。 人參和西洋參的區別 大家都知道人參和西洋參都對增強體質有非常好的作用,儘管西洋參和人參同科、同屬,均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但其形態特徵、功效作用有所不同而存在差別。 形態特徵區別 人參主根呈紡錘形或圓柱形,長3-375px,直徑1-50px。表面灰黃色,上部或全體有... 2021年03月1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8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養生祛濕邪 教你自測體內濕氣 養生之道網導讀:現代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吃的肉類食物一多就容易增加體內的濕氣。濕氣一多,就會傷害我們的脾胃。加之有些人經常生活在陰冷潮濕的環境中,身體更是陰盛陽衰。那麼我們怎麼樣自測自己是不是體內濕氣過多呢?我們又該如何祛除體內濕氣呢? 中醫養生祛濕邪 教你自測體內濕氣 現在的人,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裡有污染,運動量少,身體陰盛陽虛,濕邪內郁,所以大便無法正常。為什麼成型的大便... 2021年03月0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1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養生10法 全面強身抗衰老 現代醫學有許多方法讓人延緩衰老,保持美麗,健康食譜也有著這樣的功效,那中醫呢?作為我國最源遠流長的醫術,中醫抗衰老的方法有哪些? 中醫養生10方法全面強健身體抗衰老(資料圖) 一、烏須黑髮:中醫學認為“發為血之餘”。鬚髮烏黑是人體氣血旺盛的表現,鬚髮枯黃或早白,乃氣血虧,為早衰的一種徵兆。烏須黑髮的治療原則,以滋陰養血為主。常用藥物如何首烏、地黃、女貞子、墨旱蓮等。... 2021年03月0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0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養生之道 教你春季滅「火」絕招 養生之道網導讀:春天氣候乾燥,人們常會出現上火的症狀,那麼人為什麼會上火呢?上火怎麼辦?在平時的生活中吃什麼去火呢? 中醫養生 中醫養生之道 教你春季滅“火”絕招 “上火”是中醫學專用名詞,當人們出現咽喉乾痛、兩眼紅赤、鼻腔熱烘、口乾舌痛以及爛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狀時,即是中醫所說的“上火”。 “火”到底是什麼呢? 心火:分虛實兩種,虛... 2021年03月0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1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養生重在養神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由此可見,養生重在養神。養神具體怎樣做呢?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1.順應自然。 古代人能夠長壽是因為飲食節制、作息常規、不過度操勞,從各個方面保持形體和精神健康。現代人生活條件好了,身體卻出現了“亞健康”,就是因為違背了自然規律、醉酒縱慾,生活無規律造成的。 2.精神內守。 思想安靜,真氣運行通暢,精神守護於內,疾病就不... 2021年03月0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0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