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強調以氣養生 注重五氣讓你老而不衰 中醫強調的以氣養生,是養生之道的一個重要方面,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培養元氣 元氣為生命之本。人要有所追求,但不可奢求。奢求不得,會氣阻傷身。人應求其所能求,捨其所不能求,心安自得而培養元氣。 安靜通氣 每天白晝如能保持大腦安靜半小時或一小時,可充分發揮腦細胞的潛力,協調生理與情緒,減少熱能的消耗。大腦安靜使全身肌肉容易放鬆,氣血暢通,達到“心靜神安... 2017年12月2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9 ℃ 次 閱讀全文
水中做運動 健康又快樂 養生導讀:水中健身,可能很多人簡單地認為是游泳,其實水中健身操與單純的游泳還是有很大的區別。游泳是一項全身性的運動,對人體非常有益,但它對運動者水性要求較高,對那些不識水性及水性較差的人來講,只能是望水興歎了;而水中健身操是一種新型的有氧健身運動,它結合了不同節奏的身體動作和舞蹈步伐,既有陸上運動,還有水中練習,是多種風格的融合。 人體在水中的散熱率是陸地上的六倍,水中健身操... 2017年12月21日 戶外活動 暫無評論 閱讀 61 ℃ 次 閱讀全文
拔罐的六大注意事項 養生導讀:如今不少年輕白領因為工作壓力大且長期在空調環境中,以致經常感到疲勞,容易發生感冒、咳嗽、免疫力下降,由於具有無毒副作用、方便、便宜的優勢,針灸、敷貼、拔火罐等這些療法受到了眾多患者的青睞,人們都把他當作一個保健理療的方法。其中拔罐就是重要的一項,不過在拔罐的過程中,一些禁忌也需知道,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 1、皮膚過敏、皮膚損傷者。 拔火罐有可能加重過敏症狀。而且皮膚潰... 2017年12月2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52 ℃ 次 閱讀全文
紅拳十三勢套路詳解 養生導讀:紅拳起源於秦,昌明於唐宋,盛行於明清。基本功:掌、拳、勾手、弓步、僕步、馬步、半馬步、正踢腿。紅拳十三式套路招數尤為出名。下面養生之道為您介紹陝西紅拳十三式套路招數,看看吧。 1、海底撈月鸚鴿架(十字手) (1)雙手由拳變掌,兩臂伸直,指尖朝下,放於腿外側掌心朝前彎腰、雙腿不曲使雙掌貼腿外側至指尖接觸地面,使雙掌至腳內側,目視腳尖。 (2)接上勢不停,起身立正同時兩臂內... 2017年12月21日 中華武術 暫無評論 閱讀 45 ℃ 次 閱讀全文
武當武術養生 武術一般來講是起源於生產勞動,發展與野獸搏鬥、與人搏鬥的需要。練武術的目的在於勇武。“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於搏人”。然而武當拳功起源卻與道教的人生觀密切相關,產生於道教養生健身成仙的需要。道教對於人生是執著的現實主義態度,極為重視人的今生,強調現世報和立地報,追求福祿壽喜,追求長生不老。因此,道教把世界二重化,它在人間之上構造了了一個神仙世界。道教認為凡人了能成... 2017年12月17日 體育健身 暫無評論 閱讀 50 ℃ 次 閱讀全文
六十歲男人陽痿如何治 養生導讀:60歲是中老年交替的關鍵時期,陽痿早洩是99%的衰老證明,那麼六十歲男人陽痿如何治呢?下面養生之道為您介紹六十歲男人陽痿如何治,看看吧。 六十歲男人陽痿的原因 1、精神緊張 超負荷工作,讓男人在不知不覺中將人體代謝平衡打破,出現精力透支。繁忙的事務,緊張的工作狀態,使人感覺不到體內的這種漸進的變化,事實上,腎虛已經開始,中老年男性陽痿就是必然結果。 2、腎的精氣 從作用來說可... 2017年12月16日 老年人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4 ℃ 次 閱讀全文
H7N9型禽流感症狀與預防措施 養生導讀:H7N9型禽流感是一種新型禽流感,於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兩地率先發現。目前已經有幾人因搶救無效死亡,讓大家都很恐慌,今天就為解析H7N9型禽流感症狀與預防,遠離疾病做個健康快來的人。 主要症狀: 據流感的潛伏期及現有H7N9禽流感病例的調查,其潛伏期一般為7天以內,其感染症狀一般表現為流感樣症狀,如發熱、咳嗽、少痰,可伴有頭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H7N9型禽流感在發病過程中,患者... 2017年12月1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8 ℃ 次 閱讀全文
中風病人飲食要平衡 養生導讀:中風病人康復期宜以清淡、少油膩、易消化的柔軟平衡膳食為主。 第一、應限制動物脂肪 如豬油、牛油、奶油等,以及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如蛋黃、魚子、動物內臟、肥肉等,因為這些食物中所含飽和脂肪酸可使血中膽固醇濃度明顯升高,促進動脈硬化 可採用植物油,如豆油、茶油、芝麻油、花生油等,因其中所含不飽和脂肪可促進膽固醇排泄及轉化為膽汁酸,從而達到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推遲和減輕動脈... 2017年12月1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67 ℃ 次 閱讀全文
中藥養生要看體質 在傳統養生中,中藥養生是不可或缺的養生方法。然而,是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用中藥來養生呢?中醫認為,只有體質虛的人才適合用中藥來養生,而體虛又分為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四大類。不同的體質,中藥養生的方法又個各有不同。 一、氣虛 氣虛機體因臟腑功能衰退、元氣不足而出現的全身性虛弱症狀的總稱。氣虛證多因先天不足、後天失養、大病久病或衰老所致。 臨床表現為: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面色... 2017年12月1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54 ℃ 次 閱讀全文
開車族必備養生知識 1、開車的朋友由於要集中精力,睜大眼睛,觀察前方情況,故較費眼神,尤其是在夜間開車,更是用眼過度,易耗肝血,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目受血則能視,久視則耗傷肝血,故駕車族應多食用動物的肝臟或血,比如豬肝、羊肝、雞肝、鴨肝、豬血等,以食養方式滋補肝血,以達明目養肝之目的。 2、開車消耗體能較少,許多人又缺乏健身鍛煉,身體大多偏胖,因此,駕車族應盡量減少油脂攝入,避免飲食過量,這樣可防... 2017年12月15日 司機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4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