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司機:莫讓健康亮紅燈 養生之道網導讀: 如今,女性開車族越來越多,這不僅能夠張顯女性的魅力與獨立,還是一種地位的象徵。大多數職場女性喜歡自己開車,把握自駕帶來的舒適和娛樂的快感。而與此同時,女性駕駛者卻不知道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健康問題正悄悄的找上門來。所以,要合理安排自己的駕車時間,適當的休息,保證良好的身體健康是必不可少的。 (adsbygoogle = w... 2018年05月05日 司機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16 ℃ 次 閱讀全文
常做眼部瑜伽可緩解眼疲勞 視疲勞主要是由於我們平時全神貫注看電腦屏幕時,眼睛眨眼次數減少,造成眼淚分泌相應減少,同時閃爍熒屏強烈刺激眼睛而引起的。它會導致人的頸、肩等相應部位出現疼痛,還會引發和加重各種眼病。 緩解的眼部瑜伽怎麼做? 1、熱掌 作用:放鬆眼部神經。有效緩解眼部疲勞。 動作:任何舒服的坐姿或站姿。放鬆雙肩,豎直背部,雙手掌心合十,快速地將雙手掌心對搓,搓熱後將手掌在眼前展開(雙手與眼睛保持適當... 2018年05月03日 瑜珈運動 暫無評論 閱讀 34 ℃ 次 閱讀全文
疲勞緩解十二法 養生導讀:隨著人們的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加大、社會應酬的增多,導致很多人的作息時間不固定,缺乏鍛煉,煙酒過度,這些情況則使人體正常的機體代謝被打亂,疲勞睏倦,抵抗力下降的情況也隨之出現,現介紹一些緩解疲勞的方法。 1、抬胸運動 坐在椅子上,將雙臂放兩邊,雙腳平放。慢慢將胸部朝天花板方向抬高,但是頭部不要上揚,保持下巴平行於地面。堅持10秒鐘,然後放鬆,重複5-10次。收縮肩胛回到上個... 2018年04月1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7 ℃ 次 閱讀全文
「五勞七傷」 中醫話疲勞 《黃帝內經》中對疲勞就有較充分的論述。後世醫家在此基礎上不斷補充、豐富,使中醫疲勞理論不斷完善。內因、外因均可導致疲勞,但以內傷尤其過勞為主要病因。疲勞為害,涉及五臟六腑,主要為脾、肝、腎,首當推脾。疲勞屬於中醫學的"虛勞"範疇。 疲勞是機體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由於過長時間或過於繁重、緊張的體力或腦力勞動而引起的作業效率明顯的暫時降低的一種生理現象,主觀上一般伴有疲倦感,甚至筋疲... 2018年04月1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5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4法解疲勞 一直以來,祖國傳統醫學針對疲勞都有著非常理想的治療效果,具體治療方法包括推拿、拔罐、藥膳、藥浴四種。希望以下介紹的幾種簡易治法對您解除疲勞有幫助。 推拿方法是:首先調整好身體姿勢,坐站皆可,但要身體端正,脊背挺直,挺胸收腹,精神集中。坐或站好後將手掌搓熱,貼於太陽穴稍稍用力,順時針轉揉10—20次,逆時針再轉揉10—20次。也可將手掌貼在頭上,以拇指指肚分別按在雙側太陽穴上... 2018年04月1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0 ℃ 次 閱讀全文
時尚養生運動 防止疲勞致病 在很多“忙人族”的眼中,有專門的時間、特定的場地、專業的器械,那才叫有效的健身運動。不過,新近來自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運動總量相同,多次、間歇性短時間運動與一次、持續性長時間運動能獲得等值效益。 運動擇時晨練有誤區午練正流行 很多忙人稱,“我的日程表從早晨踏進公司,到黃昏時離開的八九個小時中,絕對找不到運動的間歇;下班後回家,繼續加班、料理家事、充電學習等常... 2018年04月03日 體育健身 暫無評論 閱讀 21 ℃ 次 閱讀全文
趕走疲勞的健身提議 如果你感到肌肉酸痛、疲倦、無力......這可能是由於的生理過分付出而造成的;如果你感到心情煩躁,注意力渙散,思維不敏捷,反應遲鈍......這可能是由於你的腦力負荷而引起的,作為整天處於壓力中的都市女性,生理上的疲乏感能直接給你帶來疼痛和不便,針對不同的職業人群,我們給出了一些健康貼士,希望能讓你的生理疲勞一散而盡,重獲新的活力! 給辦公室久坐一族 辦公室久坐一族是典型的職業病多發群體,... 2018年01月24日 體育健身 暫無評論 閱讀 21 ℃ 次 閱讀全文
趕走夏季疲勞的五種食物 炎炎夏日,疲倦的感覺總是比其他時候更容易來到身邊。今天,老中醫小編就為您介紹幾種食物,讓您輕鬆對抗夏季疲勞。 1、水 人體有三分之二是由水構成的,許多人體的基本功能都依賴於這種簡單的物質才能順利進行。因此說“疲倦是最高的脫水信號”也就並不奇怪了。 在一日之晨喝上一大杯水,不僅有助於保持身體水分,還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如果你覺得白水比較難下口,可以試著調製符合自己口味的加... 2018年01月1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53 ℃ 次 閱讀全文
消除疲勞減壓力的肩頸瑜伽 很多現代女性不但要上班,回到家還要做家務,常常都會感覺到肩頸疼痛和身體疲勞。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推薦一套肩頸瑜伽教程,幫你消除疲勞,舒緩肌肉疼痛,減輕生活與工作帶來的壓力。 上伸展式 1、盤坐姿勢,脊柱伸直,兩臂向上伸展,貼住耳朵,兩拇指交扣,掌心向前,放鬆雙肩,兩臂向上伸展。注意要保持均勻的呼吸。 2、右手屈肘下拉左手,右手向上用力,兩手形成阻力。然後慢慢地將手肘推向一邊,拉伸肩... 2018年01月15日 瑜珈運動 暫無評論 閱讀 45 ℃ 次 閱讀全文
太過疲勞 警惕「突聾」 ●患病高峰年齡為50~60歲,近年來發病有向年輕偏移的趨勢 ●發病一周內進行治療,72%以上可以痊癒或聽力大部分恢復 ●壓力大、過度疲勞、作息無規律、吸煙、酗酒等都是誘發因素 今年32歲的黃先生經過一個春節假期“黑白顛倒”的狂歡後,突然左耳聽力驟降。去醫院一查,原來是左耳重度全頻感音神經性聾,也就是突發性耳聾。專家介紹,我國的突聾發病率約為每年5~20人次/10萬人次,患病的高峰年... 2017年12月1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2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