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節女人內分泌的7大有效方法 內分泌失調是很多女人遇到的問題,也讓很多女人煩惱,怎麼能解決這個問題呢?怎麼能有效調節女人內分泌呢?下面為女性朋友推薦七個小方法,讓內分泌不再失衡。 方法一:能不熬夜就不熬夜 睡眠不足會導致新陳代謝失調。經常熬夜或作息不正常的人不僅老得特別快,健康也會嚴重受損,所以能不熬夜就盡量別熬夜吧!每晚睡眠4小時或不足4小時的人,身體新陳代謝在碳水化合物的處理上會出現問題。 要提... 2019年07月2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3 ℃ 次 閱讀全文
針對肺炎的調治方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肺炎是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的炎症。其症狀:發熱,呼吸急促,持久乾咳,可能有單邊胸痛,深呼吸和咳嗽時胸痛,有小量痰或大量痰,可能含有血絲。 幼兒患上肺炎,症狀常不明顯,可能有輕微咳嗽或完全沒有咳嗽,應注意及時治療。 肺炎通常都是由感冒及支氣管炎惡化,或者直接由病毒感染而致病。在生活飲食上,病人要特別注意什麼問題嗎?除了注意安靜、保暖並補充水分外,飲食方面最好... 2019年07月1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3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保健中的足療方法 足療是運用中醫原理,集檢查、治療和保健為一體的無創傷自然療法。 足療包括兩部分:足浴和足部按摩。足部是人體的“第二心臟”,是人體的陰晴表,能夠很準確地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 足療,即熱水洗腳,加之一些科學的腳部按摩。實踐證明,足浴是一種簡便易行、效果可靠的自我保健方法。故我國民間素有“睡前一盆湯”的習慣做法,和“春天洗腳,升陽固脫;... 2019年07月1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4 ℃ 次 閱讀全文
競走最有效的瘦腿方法 養生之道網導:腿很粗?腿部輪廓不夠漂亮?腿上有橘皮組織?夏天到了,一起來學一個最有效的瘦腿方法。不是什麼繁索複雜的美腿操,而是簡簡單單的兩個字——競走! 競走時最好的瘦腿運動 競走快速減肥瘦身方法好處 1、能長期堅持,它是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衝擊力、爆發力不是很強。 2、能瘦小腿、大腿、收緊臀部,平上腹、小腹,收緊腰部,塑造全身線條。... 2019年07月14日 體育健身 暫無評論 閱讀 60 ℃ 次 閱讀全文
牛膝的鑒別方法 牛膝為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散瘀通經、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的功能。用於腰膝酸痛、筋骨無力、經閉癓瘕、肝陽眩暈等病症。 來源 1.懷牛膝:為莧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的根。 2.川牛膝:為莧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的根。 產... 2019年07月1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4 ℃ 次 閱讀全文
讓胎兒開心的16種方法 你的感情會直接傳達給胎兒,記得:放鬆一下,改善心情! 飲食、睡眠、運動,要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放鬆心情。如果總是處於緊張和疲勞的狀態,那麼胎兒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那麼,准媽媽可以用什麼辦法來放鬆呢? 1、大聲唱喜歡的歌 唱歌會使整個人放鬆。哼歌或是到卡拉OK唱歌都能改善心情,消除緊張。媽媽放鬆,寶寶自然會樂得自在了。 2、一二三,齊步走 散步是最能讓人放鬆的運動。在天氣好,空氣清新的時... 2019年07月12日 孕婦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12 ℃ 次 閱讀全文
旅遊中創傷的處理方法 1、分類 閉合性創傷、挫傷、扭傷、開放性創傷、擦傷、刺傷、切割傷、裂傷等。 2、處理 較大的開放性創傷必須請醫生進行外科清創術和全面檢查。較小的開放性創傷要先用無菌鹽水(或就地用淨清水)沖洗,將傷口中的異物除去,然後在傷口處塗上紅汞,再用無菌紗布覆蓋包紮或用膠布將局部傷口粘合。若有外出血和皮下出血,可用手指或敷料壓迫包紮止血,並以繃帶固定; 疼痛可服消炎痛,撲炎痛等。閉合性挫傷、扭傷... 2019年07月09日 戶外活動 暫無評論 閱讀 24 ℃ 次 閱讀全文
詳解鷹爪功的練習方法 養生導讀:習者盤腿於地上,雙手放於兩膝上,掌心向上,五指微曲似托物般。眼微閉,身耿直,以鼻天然呼吸。意念天地萬物精華連綿不斷湧人丹田,並由丹田傳至雙手掌。 如此靜練10分鐘為宜。若雙手有熱、脹、跳、蟻行等感受,均屬正常表象。 一、雄鷹探爪四式 1、習者成高馬步站立,雙手握拳抱於腰間。以鼻吸氣,一起雙手上提至胸部。待吸氣至氣滿不能吸時,以鼻呼氣,一起雙手變爪緩慢前伸,手臂雙爪為緊繃狀況,爪向前伸... 2019年07月04日 中華武術 暫無評論 閱讀 13 ℃ 次 閱讀全文
兒童正確補鈣方法 市面上專門幫寶寶設計的食品林林總總,上面都會標滿各種營養素,這些營養素對寶寶有哪些重要性及功能?媽媽又該如何幫寶寶選擇適合的食品呢?當然,你若先能瞭解各種營養素的話,就極易為寶寶挑選了! 認識營養素──鈣 “鈣”是醫學中最常談到的營養素,它對發育中的孩子為何如此重要?主要是因為“鈣”是人體含量最多的礦物質,人體骨骼就是需要鈣來發育及增強。 孩童期應多攝... 2019年07月01日 少兒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13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五味養髒方法 《素問·宣明五氣》指出:“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五味適度護五臟,五味偏嗜傷五臟。五味具體如何分入五臟呢?我們又如何保護五臟呢?下面,我們具體來看看如何保護五臟。 甘入脾 甘入脾,也就是說脾主甘味,因此脾氣虛、脾經弱時,適當多吃點甘味食物,可補益脾胃。中醫所說的甘味食物,不僅指食物的口感有點甜,更主要的是它具有補益脾胃的作用。《黃帝內經... 2019年06月2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8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