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妙法詮釋 1.刮痧為什能治病? 刮痧是一種古老的民間療法,百姓常用銅錢等物做為刮拭工具來治療一些簡單的病症。近年來, 經廣大醫務工作者研究發現,刮痧可以刺激人體的經絡穴位,起到針灸、按摩、拔罐、放血的作用。通過這種古式恢復和提高了經絡對機體的整體調控功能。通過刮痧將體內代謝產物“痧”這種毒廢物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生化過程... 2021年09月0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8 ℃ 次 閱讀全文
瑜伽教練推薦產後減肥妙法 這些動作讓關節更靈活,加強肢體力量。下肢運動可以促進髖關節提高柔韌性,促進骨盆部位的血液循環。伸展運動有利於調節脊柱神經系統,緩解腰部肌肉緊張。 懷孕體重增加了14公斤,生完孩子後僅僅兩個月,陳超琪的身材就恢復如初,要知道,她是屬於女人最擔心身材難恢復的高齡產婦。 陳超琪是一家健身俱樂部的瑜伽教練,她女兒剛剛度過一週歲生日,身體和智力都十分健康。她... 2021年04月03日 瑜珈運動 暫無評論 閱讀 8 ℃ 次 閱讀全文
自降血壓兩妙法 按摩降壓 一些重要穴位或部位的按摩,可調節神經血管運動中樞的功能,改善週身血液循環,使小動脈、微血管擴張,循環阻力減小,血壓降低。 按摩百會穴百會穴位於頭頂的正中央。先用右手掌緊貼百會穴順時針旋轉,按摩20圈;換左手逆時針按摩20圈。此法可寧神清腦,降低血壓。 按揉太陽穴用雙手食指、中指指腹同時按摩雙側太陽穴,順時針旋轉20圈,再逆時針旋轉20圈。有清腦明目、疏風... 2021年02月1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5 ℃ 次 閱讀全文
看看六大國家男人的養生妙法 導語:如今,工作壓力大,生活方式不健康已成了許多男人的生存常態。我們都知道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才是養生的不變秘訣。我們想要保持體形,減輕壓力還是活的更久,我們都可以或許從那些不同國家的男人養身之道外收成頗豐。下面就一起來看看世界六大國家男人的養生妙法吧。 中國——茶道養生 中國幾千年的中醫文化源遠流長,“茶道養生”已成為了中國人追求健康的思維概念。而中華食譜... 2020年06月1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9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夢境養生妙法 電影《盜夢空間》全球熱映,引來有關夢境與睡眠的一系列熱門話題。人們開始擔心現代科技是否真能如電影所示,盜夢者可以潛入我們的夢境竊取我們的潛意識或者植入新的思想。其實,與電影展現的奇妙想像一樣,人們自身亦有辦法為自己“解夢”。當然,與電影不同的是,我們能做的是“盜夢”養生。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夢被稱作“五臟的附體”,能夠反映臟器的虛實盛衰。據... 2019年07月1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1 ℃ 次 閱讀全文
排球運動的接球妙法 排球運動是用雙手做發球、墊球、傳球、扣球和攔網等動作來組織進攻和防守的球類運動項目之一。現在給大家介紹排球訓練時的幾種接球手法。 球類運動項目之一,球場長方形,中間隔有高網,比賽雙方(每方六人)各佔球場的一方,用手把球從網上空打來打去。排球運動使用的球,用羊皮或人造革做殼,橡膠做膽,大小和足球相似。排球運動源於美國。1895年,美國馬薩諸塞州(舊稱麻省)霍利約... 2019年03月22日 體育健身 暫無評論 閱讀 26 ℃ 次 閱讀全文
開發寶寶智力妙法 每個家長都希望寶寶有個聰明的腦袋。其實,智力水平雖然主要靠遺傳,但後天的開發也是非常重要的,父母早期對孩子的有意開發卻能把孩子的潛能發揮到極限。這裡總結了開發寶寶智力的十一大妙法,有心的父母可以試試。 寶寶小腦袋的兩大奧秘 嬰兒的大腦神經比成人更柔軟更脆弱,而且令人驚奇的是,他們的神經鍵比成人多兩倍。當媽媽用豐富的語言向寶寶表達自己的關愛時,會使寶寶大腦的神經鍵得到更多... 2018年10月15日 少兒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18 ℃ 次 閱讀全文
肩周炎自我防治七妙法 1、兩手抱頭法: 兩足站立與肩同寬, 兩手緊抱繞後腦;兩肘拉開,與身體平行;兩肘收攏,似挾頭部,週而復始。 2、單手壓肩法: 以右肩為例。兩足似弓步,右腳在前,離桌尺餘;左腳在後伸直。右手收於桌上,左手掌按右肩,利用身體向下向後擺動。 3、擴胸分肩法: 兩足站立,與肩同寬,兩手放於胸前,兩肘與肩平直,手背在上,掌心朝下。擴開胸懷,分開雙肩、吸氣;回復時呼氣。 4、頭壓手掌法: 晚上睡... 2018年09月2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8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妙法祛除頭屑 黃豆內服外用 《食鑒本草》中說,黃豆味甘、性平,歸手足太陰脾及陽明大腸經,有健脾寬中、潤燥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 黃豆既可內服,也可外塗,但製作方法不同。內服時,首先把黃豆洗淨,用清水泡至豆粒飽滿,大概需要一晚上的時間;然後把泡好的黃豆用清水煮至口感發面,這時就能直接吃了。如果是小孩吃,可調入蜂蜜增加口感。90克可一次或多次食用。可輔助藥物,促進頭癬快速痊癒。 若外塗,須把黃豆... 2018年09月0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8 ℃ 次 閱讀全文
養生妙法健脾益胃 根據各人不同的環境、條件和需要,應用日常食物的營養來調理養生,從而達到防治疾病、促進健康長壽或疾病康復的目的,此種方法也稱食養或食療(藥膳)。 食養在我國相傳已久,自古就有“藥食同源”和“藥補不如食補”的說法。 《內經》中早已有“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的論述。中醫認為,生命就是生物形體的氣化運動,氣化運動的本質就是化氣與成形。而化氣與成形是由於飲食... 2018年02月1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61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