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肺 | 養生知識網


 



初秋養生要滋陰養肺防秋燥

 初秋養生要滋陰養肺防秋燥
       養生之道網導讀: 現在正是季節轉換,稍不注意就會身體不適。而在秋天尤其要注意養肺,因為呼吸系統的慢性疾病易在這個季節復發。如果能堅持做一些肺部保健操,再結合養生調理,到了冬天也不生病。 百合        食療養肺        白色食物養生法因白色食物與肺部對應,與肺同系統的器官有大腸、皮膚、喉嚨、支氣管等...



養肺清熱潤腸通便功效的四款食療方

 養肺清熱潤腸通便功效的四款食療方
養生之道網導讀:生活中很多的飲食習慣都關乎著自身的健康,在面對各種營養的時候,我們要如何選擇,這是個與健康直接相關的問題。如何選擇營養?怎樣選擇飲食?無論如何吃都會給身體帶來一定的影響。有養肺清熱潤腸通便功效的四款食療方。 鮮土豆汁 材料:鮮土豆300克。 製作:去皮切碎,用乾淨的紗布包好擠汁。 功效:飯前服用1~2湯匙,每日2~3次,適用於習慣性便秘。 杏仁燉雪梨 材料:杏仁15克,雪梨15...



多吃白色食物 入秋養肺潤燥

 多吃白色食物 入秋養肺潤燥
養生之道網導語:中醫認為秋季養生宜養肺,而根據中醫五行學說白色食物入肺,所以秋季養肺宜吃白色食物,同時也能防“秋燥”,具體的藥膳食療方如下: 1.梨粥:梨2~3個,洗淨後去核切碎加大米100克,加水煮粥。梨,味甘酸性涼,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功效,大米健脾益氣,兩者同煮為粥,具有益氣健脾、滋陰潤燥的作用,可作為預防秋燥的保健食品。 2.百合銀耳粥:鮮百合50克,銀耳10克,大米10...



養肺七款湯潤肺加調理

 養肺七款湯潤肺加調理
一、清肺湯兩種: 1、雪耳、蓮子、百合、排骨湯:  原料:雪耳75克,百合100克,排骨500克。 做法:將上述選料清洗之後加水一起放入煲內煮沸,煲3小時。 2、桑百皮、百合、排骨湯:  原料:桑百皮50克,百合75克,排骨500克。 做法:將上述選料清洗乾淨後加水,然後一併放進煲內煮沸,煲一個半小時。 二、潤肺銀耳羹:  原料:銀耳5克,冰糖50克。 做法:將銀耳放入盆內,以溫水浸泡30分鐘...



養肺正當時 天氣乾燥咳嗽多吃白蘿蔔蓮藕

 養肺正當時 天氣乾燥咳嗽多吃白蘿蔔蓮藕
根據中醫五行理論,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分別與五臟中的肝、心、脾、肺、腎和五色中的青、赤、黃、白、黑相對應。也就是說,肺臟與白色都屬金,肺與白色相對應,故吃白色食物可以起到養肺效果。   最近受冬天乾燥空氣的影響,不少體質較弱的市民出現了咳嗽、痰多、氣喘、胸痛等症狀。根據中醫五行理論,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分別與五臟中的肝、心、脾、肺、腎和五色中的青、赤、黃、...



中醫秋季養生重在養肺

 中醫秋季養生重在養肺
養生之道網導語:中醫學認為,秋令與肺氣相應,秋天燥邪易傷肺。呼吸系統慢性疾病也多在秋末冬初復發,所以秋季養生重在養肺。 固護肌表 肺主一身肌表,風寒之邪最易犯肺,故要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添衣服,固護肌表,增強肌體抵抗能力,這是肺臟養生之首要。 滋燥潤肺 肺喜潤而惡燥,燥邪最傷肺。秋季的飲食應貫徹“少辛增酸”與“防燥護陰”的原則,適當多吃些芝麻、核桃、糯米、蜂...



養肺防燥養肺臟

 養肺防燥養肺臟
中醫理論認為“肺與秋氣相應”,“燥為秋季之主氣”,所以,從傳統養生的角度講,秋季養生的重點是保養肺臟和注意預防“燥邪”對人體的侵害。   秋季,是一個美麗的季節。金黃色的田野,紅黃綠相間的果園,漫山的紅葉,碧綠的河水映照在藍天白雲之下,是一幅多麼美麗的畫卷。但進入秋季以後,天氣逐漸涼爽乾燥,一方面使人有秋高氣爽的舒適感覺,一方面乾燥的氣候對人...



盛夏時節 少苦增辣養肺氣

 盛夏時節 少苦增辣養肺氣
立夏一過,就意味著炎夏即將來臨,清熱消暑自是成了重中之重,但同時,按照中醫養生學理論,還要吃對東西,以免傷了脾肺之氣。 唐代“藥王”孫思邈曾把飲食與季節的變化聯繫起來,根據季節的不同和身體的營養需要,將平日裡的一日三餐轉變了一種養生健身的方式。他在《千金要方》中就提出:“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養肺氣”。 省苦增辛,即少食苦味,多進辛味。中醫五行學認為,夏...



立秋養生 重點養肺

 立秋養生 重點養肺
《黃帝內經》中說:“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 意思是說:四季的陰陽變化,是萬物的根本。懂得養生的聖人在春夏兩季攝養陽氣,在秋冬兩季保養陰精養生之道,聖人遵行它,愚蠢的人違背它-- 立秋由於盛夏餘熱未消,秋陽肆虐,故素有“秋老虎”之稱。立秋雖過,白天仍然很熱。 其實,通常所說的“秋季&rd...



秋分養生先養肺 從4方面入手

 秋分養生先養肺 從4方面入手
秋分了,中醫認為這時自然界的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景物蕭條,空氣乾燥。由於燥是秋季的主氣,而我國自古就有“燥令傷肺”之說,也就是這個時節的人體極易受燥邪侵襲而傷肺。因此,秋季養生首先得養肺。 有少汗、乾咳等症狀 很可能是“溫燥” 在風多乾燥的秋季,燥邪入侵會使人得病,常稱為“秋燥”。如果不注意養生,當溫度和濕度發生較大變化時,人體的抵抗力就會下降,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