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按穴位抵抗病邪入侵 養生導讀: 夏轉秋這個季節,人的抵抗力下降的很快,很容易造成疾病對人體的侵襲,那麼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增強人的抵抗力呢? 接下來養生之道網小編就告訴大家7個穴位,堅持按摩的話可以防病治病,養生保健。 穴位按摩手法 1、風池穴 (在項後枕骨下,與乳突後凹陷處),是足少陽膽經上的一個重要穴位。針5~8分,針刺角度向對側眼窩方向刺進。 ... 2021年05月2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2 ℃ 次 閱讀全文
全息經絡刮痧法 全息經絡刮痧法是在民間刮痧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中醫經絡學說和現代生物全息理論作指導,選擇刮拭與病變臟腑相關的部位防病治病的非藥物療法。新興的全息經絡刮痧法用微循環理論破譯了"痧"的實質、"痧"與疾病的關係、出"痧"的原因、作用,闡明了刮痧療法治療疼痛性疾病療效迅速的機理,將刮痧療法的臨床應用從單純的治療作用擴展到防病保健作用及診斷作用,並提高了療效。其獨特的診斷作用,可... 2021年05月2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4 ℃ 次 閱讀全文
什麼是按摩減肥?效果怎麼樣 養生之道網導讀:什麼是按摩減肥呢?對於按摩大家肯定熟悉,就是通過手對穴位做按摩,而能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但是對於按摩能減肥這種說話,可能大家…… 什麼是按摩減肥呢?對於按摩大家肯定熟悉,就是通過手對穴位做按摩,而能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但是對於按摩能減肥這種說話,可能大家不太瞭解。下面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什麼是按摩減肥法,按摩減肥的效果怎樣。 通過近幾年實踐證實,按摩能夠大量消耗和祛除... 2021年05月16日 減肥瘦身 暫無評論 閱讀 10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耳穴療法 掐掐耳朵治痔瘡 養生之道網導讀:天干氣燥的,得了痔瘡的人現在怕是更加的辛苦吧!醫院也去過了,藥也吃了,就是一點也不見好。耳穴療法,只要你一天掐上幾次,馬上就能甩掉痔瘡。靈的不得了。 中醫耳穴療法 掐掐耳朵治痔瘡 耳穴療法是指通過刺激耳部穴位進行調理身體、治療疾病的極其簡便易行的中醫療法之一本著治病救人的目的,既療效顯著,又簡便廉價、方便患者,何樂而不為之呢? 我之所以對於耳穴情有獨鍾,完全是從自... 2021年04月0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0 ℃ 次 閱讀全文
刮痧效率如何最大化 1、要用專用的刮痧板和刮痧乳、刮痧油。因為專用刮痧板的形狀是根據人體的解剖形態設計的,適合人體經絡穴位和全息穴區的刮拭,達到應有的刺激強度。刮痧乳的潤滑性好,加之其中含有益於皮膚的中藥成分,可以保護皮膚,預防感染,提高療效。 2、正確掌握刮痧的方法和補瀉手法。體質強弱不同,病情輕重不同,發病時間長短不同,刮拭手法要有區別。 3、選取刮拭部位要正確,哪疼刮哪是民間刮痧的方法,只有根... 2021年04月0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9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調養亞健康有新方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當今世界上有75%的人群處於亞健康狀態。亞健康狀態已成為普遍的社會問題,而調治亞健康狀態則是中醫學在21世紀對人類的新貢獻。 中醫治未病與亞健康 中醫學認為首先是“消患於未兆”、“濟羸劣以獲安”,其次才是治病。這裡所謂的“未兆”,即未有顯著疾病徵兆之時;所謂“羸劣”,即虛損或不太健康,但不一定是有病,這正是現代人所說的亞健... 2021年03月1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8 ℃ 次 閱讀全文
「節氣灸」防治須擇時 70歲的吳伯有40餘年的吸煙史,患慢支肺氣腫30年,患肺心病也有10年了,稍微動一動就氣喘、氣短,在天氣變化時則更加嚴重。年4月他舊病復發,咳喘痰多,行走後氣喘吁吁,呼吸困難,遂到醫院就診。因當時正值清明、谷雨時節,天氣潮濕,日夜溫差大。醫生對其用“節氣灸”療法進行治療,在患者大椎等穴位進行艾灸,半小時後,患者氣息漸平順,喉間痰少,呼吸順暢。第3日複診,患者咳嗽、咯痰減少,... 2021年03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7 ℃ 次 閱讀全文
拔罐療法的功能及特點 1.調節平衡 拔罐療法對神經系統的良性刺激,通過末梢感受器,經向心傳導至大腦皮質;對皮膚的良性刺激可通過皮膚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傳到中樞神經系統,從而發生反射性興奮,調節大腦皮質的興奮與抑制過程,使之趨於平衡,因而加強了大腦皮質對身體各部分的調節和管制功能,促使病灶部位組織代謝作用增強,促進機體恢復,使疾病痊癒。 拔... 2021年02月2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5 ℃ 次 閱讀全文
拔罐常見十五大誤區 養生導讀:越來越多的人長期不運動鍛煉身體,亞健康非常嚴重,中醫拔罐保健因此越來越流行,越來越多人選擇拔罐來保健養生,一些拔罐的小問題就層出不窮,其實拔罐中隱藏著許許多多的學問,這樣也導致多人陷入拔罐誤區。 誤區1:拔火罐後就洗澡。 很多人喜歡在拔完火罐後就洗個澡,認為這樣很舒服,其實這樣做是非常不正確的。因為這時候的皮膚處於一種非常脆弱的狀態,這時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膚破裂、發炎。... 2021年02月2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4 ℃ 次 閱讀全文
心臟病高血壓日常防護指南 養生之道網導讀:心臟病、高血壓是兩大最常見的疾病,很多人認為輕度高血壓並不嚴重,心悸就是心臟病,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為什麼這樣說呢?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解答,並且告訴大家一些預防心臟病以及高血壓治療防禦方法。 心悸未必是心臟病 心悸,或稱心慌,是自我感覺“心臟跳動不正常”。一般人在緊張、興奮或劇烈的運動後,可感覺到心跳。如果休息時感到心跳,或任何時候感到心跳不規則,稱... 2021年02月1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1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