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法增強免疫預防感冒 一、搓手 掌取坐位或站位,兩手掌相對迅速搓動,搓到發熱而止。 二、擦臉 用搓熱的兩手掌,擦兩側面部,先上下擦,再旋轉擦,各數十次,使臉部發熱而止。 三、擦點迎香穴 先用兩手中指擦鼻的兩側數十次。然後用中指尖點迎香穴,即鼻翼兩旁的凹陷處。先用力點住該穴,使之有酸脹感,再慢慢揉動該穴數十次。點後有鼻子通氣暢快的感覺。 四、擦頸 用兩手掌擦頸部兩側,主要以手指的掌面著力,向後... 2019年01月2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2 ℃ 次 閱讀全文
自我按摩治療便秘 便秘的經歷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雖然它看似一個小毛病,但卻給生活帶來了不少煩惱。 中醫認為,導致便秘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為燥熱內結、津液不足、情緒波動、氣機郁滯以及過度疲勞、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等。有的人因患慢性便秘長期依靠藥物通便,給身心帶來極大傷害。你不妨巧用雙手,堅持以下的自我按摩法,相信能起到安全通便的作用。 1.推揉腰骶部 坐於床上,兩手五指併攏,反手以掌根附於同側的腰骶部,... 2019年01月2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5 ℃ 次 閱讀全文
艾灸3大穴 一生保健康 中醫認為,未病先防為“上醫”,那麼該如何防病呢?除了生活方式要健康,在身體某些特定穴位施灸,可以養護陽氣、防病保健。但人在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生理特點,不同年齡段的人進行艾灸應有所側重。 30歲前灸“肺俞” 年輕人戶外活動較多,出汗後常常不注意保暖,又喜食冷飲,所以很容易感冒。固護肺氣對青少年具有重要的保健意義。肺俞穴是肺臟之氣出於背部之所,還是主宰全身在表之... 2019年01月2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5 ℃ 次 閱讀全文
按揉太陽穴寧清腦提神降壓 患者坐在椅子或沙發上,姿勢自然端正,兩眼正視前方,兩臂自然下垂,雙手手掌放在大腿上,膝關節呈90度角,兩足分開與肩同寬,全身肌肉放鬆,呼吸均勻。 1.按摩百會穴 2.按揉太陽穴 3.按摩風池穴 雙手拇指按揉雙側的風池穴,順時針旋轉32圈,可清腦提神,明目降壓。 4.摩擦頸兩側 左手掌擦抹右頸部胸鎖乳突肌,再用右手掌擦抹左頸,擦抹32次,能解除胸鎖乳突肌... 2019年01月2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9 ℃ 次 閱讀全文
刮痧方法治療血脂高 養生導讀:血脂高危險性很大,容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及心腦血管疾病等,因此,治療高血脂除了要配合醫生的藥物治療之外,也可以嘗試一下通過刮痧的方法來降低血脂。下面,養生之道網小編介紹幾個降血脂的刮痧方法。 刮痧降血脂 降血脂的刮痧療法介紹 方法一:刮拭頭部、手足全息... 2019年01月1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4 ℃ 次 閱讀全文
小兒發熱的推拿療法 秋冬季節,氣候變化多端,兒科發熱的門診病人漸漸多了起來。除藥物治療外,還可試試推拿按摩。 外感發熱:患兒怕冷畏寒,發熱而無汗或汗少,鼻塞,咳嗽,流清涕,舌苔薄白。 沿患兒前臂內側正中線,從下往上推按;按揉風池(項後,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之間的凹陷中)、曲池(屈肘成直角,在肘彎橫紋盡頭處)、大椎(第七頸椎與第一胸椎棘突之間)、十宣(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離緣0.1寸)等穴... 2019年01月1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0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推拿巧治腰酸腿疼 針灸推拿提示:腰腿痛是中老人的常見症狀,是以腰腿部疼痛為主,可表現在腰部的一側或兩側,也可腰痛而牽及腿或僅表現為腿痛。 這裡只介紹簡單易學便於進入百姓家的非藥物療法、推拿屬中醫外治法範疇,推拿療法是通過手法治療疾病的一門中醫學科。推拿的特點是依靠醫者的雙手或肘、足,根據患者的不同病情,運用不同的手法,選擇適當的穴位進行推、拿、點、按、摩、... 2019年01月1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1 ℃ 次 閱讀全文
腹瀉的推拿療法 【概述】 腹瀉亦名“消化不良”,以大便次數增多,便下稀薄,或如水樣為特徵,是2歲以下嬰幼兒常見的一種消化道疾病。本病四季皆可發生,而尤以冬秋兩季為多,如不及時治療,遷延日久可影響小兒的營養吸收、生長和發育。重症患兒還可產生脫水、酸中毒等一系列嚴重症狀。 小兒脾胃虛弱,無論內傷乳食,感受外邪或脾腎虛寒等,均可引起... 2019年01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5 ℃ 次 閱讀全文
針灸治療肩周炎的原理與方法 針灸主要是根據人體特定的穴位,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刺激人體穴位而達到治病護理的目的。不少人採取針灸方法治療肩周炎,下面就來看下針灸治療肩周炎的原理與方法,更加深入的瞭解針灸的奧秘。 肩周炎的臨床表現: 本病早期以劇烈疼痛為主,功能活動尚可;後期則以肩部功能障礙為主,疼痛反而減輕。 初病時單側或雙側肩部酸痛,並可向頸部和整個上肢放射,日輕夜重,患肢畏風寒,手指麻脹。肩關節呈... 2019年01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1 ℃ 次 閱讀全文
保健用灸療 身壯疾病少 中醫學裡有許多延年益壽的養生保健措施,灸法就是其中一種重要手段。正如《扁鵲心書》說:“人於無病時,長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不得長生,益可得百年壽。” 我國灸法的起源,可上溯至遠古人類知道用火的時候。“灸”字早在《說文解字》一書中解釋作“灼”,意思是用火灼體,借熱力給人體以溫熱刺激,通過經絡腧穴的作用,達到透熱、擴熱、傳熱、溫補以防治疾病之目... 2019年01月0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1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