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膳可以使你精力充沛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熬夜的行列。不過,如何保證熬夜的質量,又減少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呢? 在熬夜時,喝許多濃茶或咖啡來刺激神經的興奮是不可取的。因為咖啡因只能使人精神一時,而過後則會使人體大腦處於抑制狀態,產生昏昏欲睡的感覺。 中醫認為,經常熬夜的人容易導致陰虧陽亢而產生陰虛內熱的症狀,不妨使用藥膳適當進行調養,使精力充沛。 生地燉鴨蛋:每次用生地20克... 2014年07月31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9 ℃ 次 閱讀全文
藥膳的正確運用 藥物是祛病救疾的,見效快,重在治病;藥膳多用以養身防病,見效慢,重在養與防。藥膳在保健、養生、康復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但藥膳不能代替藥物療法。各有所長,各有不足,應視具體人與病情而選定合適之法,不可濫用。 1.因證用膳:中醫講辨證施治,藥膳的應用也應在辨證的基礎上選料配伍,如血虛的病人多選用補血的食物大棗、花生,陰虛的病人多使用枸杞子、百合、麥冬等。只有因證用料,才能發揮藥膳的保... 2014年07月31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9 ℃ 次 閱讀全文
烏雞藥膳的多種做法 《本草綱目》認為烏骨雞有補虛勞羸弱,制消渴,益產婦,治婦人崩中帶下及一些虛損諸病的功用。著名的烏雞白鳳丸,是滋養肝腎、養血益精、健脾固沖的良藥。 在唐朝,烏雞被當作丹藥的主要成分來治療所有婦科疾病。明朝著名的本草綱目說明 泰和烏雞是婦科病的滋補及滋養品。中國科學院的研究顯示烏雞有特效的營養及醫藥價值。這是因為武山的罕有天然環境尤其是武山的泉水富含多種礦物質。而烏雞則喝那泉水,... 2014年07月28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1 ℃ 次 閱讀全文
讓藥膳幫你降壓除脂 石韋大棗湯 石韋30克,大棗10克。石韋用清水洗乾淨,大棗掰開。將石韋、大棗加水浸沒後,先武火後文火,煮沸20分鐘左右。過濾,飲湯吃棗。每天早、晚各食一碗。可利尿除熱、降壓降脂,適用於原發性高血壓病伴肥胖、血脂偏高者。 山楂肉桂湯 山楂15克,肉桂6克,紅糖25克。山楂洗淨備用,鍋中加適量水,放入山楂和肉桂,用小火煲30分鐘去渣,加紅糖即可,溫服。此湯可溫腎壯陽、通經脈、祛寒止痛、和... 2014年07月25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9 ℃ 次 閱讀全文
高血壓患者的藥膳4款 肝陽上亢型:表現為頭暈目眩,頭痛面赤,心悸煩躁易怒,口苦口乾,便秘尿黃,苔黃少津,脈弦數有力。這是因為肝氣上逆所致,食療原則應“平肝熄風”。藥膳舉例如下: 菊楂鉤籐決明飲 〔原料〕 杭白菊6克,鉤籐6克,生山楂10克,決明子10克,冰糖適量。 〔製法〕 將鉤籐、山楂煎汁,約500毫升,沖泡菊花,調入冰糖,代茶飲。 〔特點〕 本品中菊花、決明子清肝明目而降血壓,山楂活血化瘀可... 2014年07月19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4 ℃ 次 閱讀全文
百合養生藥膳 陪你安然度秋 養生之道網導語: 秋天天氣乾燥,如果飲食不多加注意,容易引起上火、長痘等問題。那麼秋天吃什麼好?秋季上市的百合能潤肺止咳,清心安神,對肺燥、脾症具有較好的食療作用。下面養生之道網導讀分享6款百合藥膳,陪你安然度秋。 百合養生 秋季養生上品—百合 俗話說:“春... 2014年07月06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121 ℃ 次 閱讀全文
補陰類藥膳方-龍眼二冬鮑魚湯 【用料】 天冬30克,麥冬30克,龍眼肉20克,鮑魚肉60克。 【製作】 將天冬、麥冬、龍眼肉洗淨,鮑魚用開水浸發3小時,洗淨,切片,然後全部用料放入燉盅內,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文火隔水燉3小時,調味即可,飲湯吃鮑魚肉。 標籤:【二冬】、【鮑】、【魚湯】、【龍眼】 2014年06月25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5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藥膳偏方調理小兒食積 導讀:食積,中醫又稱“積滯”,屬於中醫兒科學的特有病名。它包括現代醫學的慢性消化不良、輕度營養不良等症,是多種因素引起的消化系統慢性功能紊亂。小兒食積,中醫認為主要是由於過食油膩厚味的食品,聚積不化,氣滯不行所致,也稱為傷食、宿食。此病較多見於3歲前的嬰幼兒。若治療不當,積滯日久,遷延失治,脾胃功能嚴重損害,可導致營養及生長發育障礙而轉化為“疳症”。下面來... 2014年05月29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84 ℃ 次 閱讀全文
治療老年健忘症的兩款藥膳 中醫學認為,健忘與心脾腎有關,多由於思慮、勞累過度而導致心脾不足,或年齡大,精虧髓減,致腦失所養而引起,常常與失眠並見,也多兼見頭暈、耳鳴、腰酸乏力、心悸心慌、心煩多夢、納少等症。本病根據中醫辨證,分為以下不同證型,選擇適當的藥膳進行辨證施膳,對於改善老年健忘症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 心脾兩虛 病人表現為健忘失眠,多夢易醒,神... 2014年05月28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69 ℃ 次 閱讀全文
治骨質疏鬆藥膳方:薑附狗肉堡 老年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代謝性骨病,以骨普遍疏鬆為特徵,早期受累常在脊柱和骨盆,其次為四肢骨。隨著年齡的增長,鈣的吸收有所下降,鈣的沉澱逐漸減慢,到老年,骨鈣的溶量佔優勢,因此步入中年之後,特別是婦女於絕經期後,男性在55歲後,由於性激素水平低下,另外活動減少,食慾下降,攝人營養物質不足及吸收不良,骨中的無機鹽物質逐漸減少,鈣出現負平衡,就會發生骨質疏鬆症。 中醫認為“... 2014年05月28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60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