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能治癒嗎? 養生導讀:梅毒是由蒼白(梅毒)螺旋體引起的慢性、系統性性傳播疾病。主要通過性途徑傳播,臨床上可表現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潛伏梅毒和先天梅毒(胎傳梅毒)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列為乙類防治管理的病種。 梅毒是常見的性病類型,要怎樣防治梅毒呢?防治梅毒的誤區有哪些? 1、抗生素萬能。 有的患者認為,只要注射或服了抗生... 2021年03月3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2 ℃ 次 閱讀全文
絞股藍的功效和作用 絞股藍的功效: (1)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 (2)抗動脈硬化、抑制血栓形成,治療心血管疾病。 (3)安神養性,延緩衰老,改善腦力活動,提高大腦機能。 (4)活化人體正常細胞,減肥胖、健脾胃、解疲勞,有鎮靜,催眠、抗緊張作用,治療偏頭疼。 (5)抗癌防癌,抑制殺滅癌細胞。增強人體血液中淋巴細胞的活性,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 (6)消... 2021年03月3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3 ℃ 次 閱讀全文
冬季皮膚瘙癢怎麼辦 養生之道網導讀:冬季皮膚瘙癢怎麼辦?冬天,很多人會出現皮膚瘙癢、皮膚龜裂、脫皮等各種皮膚問題,苦不堪言。冬季皮膚瘙癢怎麼辦?下面一起來看看冬季皮膚瘙癢的預防措施。 為什麼冬季特別容易發生皮膚瘙癢症呢?專家表示,這是因為在冬天的時候,氣候寒冷,空氣特別乾燥,而天氣寒冷又使人體皮膚的汗腺和皮脂腺收縮,處於不活躍狀態,分泌的汗腺和皮脂腺大大減少,造成皮膚乾燥脫屑。 冬天皮膚瘙癢經常... 2021年03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1 ℃ 次 閱讀全文
「用藥如用兵」:醫須妙用本草 歷代醫家都十分重視本草學說,他們以獨特的智慧,反覆揣摩而感悟出治療疾病的規律,發現中醫學“玄機”所在,並著書立說傳於後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使祖國醫學立足於不敗之地。藥物本能補偏救弊,促使機體陰陽之平衡,須知藥物雖能治病,亦能產生毒副作用損害身體,猶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尤其是辨證不確,施藥不當,對人不但無益,反而殆害無窮,故有“用藥如用兵”... 2021年03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0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餐後養生四招 勝過進補 中醫餐後養生四招 勝過進補 1.餐後漱口 古代醫學家張仲景說:“食畢當漱,令齒不敗而口香。”食後漱口,可保持口腔衛生,令口腔濕潤、舒暢,並有益齒、固齒之功效。同時還可以刺激舌的味覺,增強味覺功能,有利於防治口腔和牙齒疾病,有益於增進食慾和消化吸收。 2.餐後慢走 古人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飯後先休息半小時,然後做戶外散步,慢步行走有助於促進胃腸蠕動,增加胃腸消化液分泌... 2021年03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2 ℃ 次 閱讀全文
為何女性更易患風濕病 養生之道網導讀:最新的數據顯示,我國的風濕病患者超3000萬,是心腦血管疾病後第二大致殘性疾病,從發病率上看,女性的發病率較男性更高。風濕性關節炎病為何更青睞女性?哪些類型的女性更易患風濕關節炎? “邪氣侵體,正氣不足”引發風濕病 風濕類疾病... 2021年03月2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2 ℃ 次 閱讀全文
孕媽媽飲食營養決定寶寶的壽命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在關注孕婦的飲食結構對孩子健康所產生的影響。英國科學家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採用合理膳食結構的試驗白鼠所生出來的後代活得更健康,更長壽。研究結果還顯示,那些在母體裡得不到良好營養供給的白鼠在出生後死得早。 研究人員表示,儘管他們的研究結果不能直接用於解釋人類的健康問題,但是卻可以充分證實那“輕量級”的嬰兒在長大成人後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等... 2021年03月28日 孕婦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18 ℃ 次 閱讀全文
哪些準備想要做媽媽的需要做 養生之道網導讀:哪些準備想要做媽媽的需要做?懷孕生子絕對是一件需要學習的事情,我們怎樣才能知道“種子”是最好的?什麼時候的土壤是最適合生長的? 種子:何時播種才最好? 確定懷孕最佳年齡 一般認為女性應該在20~30歲之間生孩子。這不僅僅是因為高齡孕婦所生的孩子容易患病,而且從育兒是一種重體力勞動的角度來看,在這一身體最強壯的時期撫育孩子也是最適宜的。 選擇懷孕的最佳季節 從季... 2021年03月28日 孕婦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26 ℃ 次 閱讀全文
皮膚病的種類有哪些 養生之道網導讀:皮膚病的種類有哪些?春天是皮膚病高發季節,皮膚病也可以分很多種類。那麼皮膚病的種類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瞭解下皮膚病的種類。 皮膚病的種類有哪些 皮膚病是皮膚(包括毛髮和甲)受到內外因素的影響後,其形態、結構和功能均發生變化,產生病理過程,並相應的產生各種臨床先後表現。皮膚病的發病率很高,多比較輕,常不影響健康,但少數較重甚至可以危及生命。皮膚病根據人們的發病原因... 2021年03月2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5 ℃ 次 閱讀全文
手足口病早期的7個特徵 專家提醒家長,預防手足口病的重點是注意家庭及周圍環境衛生,講究個人衛生。無論大人、孩子,飯前便後、外出後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經常通風;要勤曬衣被。疾病流行期間,家長不應帶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同時要避免接觸患病兒童。此外,家長應當每天晨起檢查寶寶的手心、腳心,還有口腔是否有異常,並注意孩子體溫變化。很關鍵的一點是,家長切忌... 2021年03月2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7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