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 養生知識網

 



二十四節氣之春分養生篇

 二十四節氣之春分養生篇
 3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一個“分”字道出了晝夜、寒暑的界限。這時太陽黃經為0度,太陽的位置在赤道上方。農曆書中記載“斗指壬為春分,約行周天,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當春之半,故名為春分。”     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南北半球晝夜相等。從這一天起,太陽直射位置漸...



赤 貝

 赤 貝
原料介紹 赤貝又名魁蚶,屬瓣鰓綱,蚶科。貝殼大而堅厚,左右兩殼相等,呈斜卵圓形,極膨脹。殼頂膨脹突出,放射肋寬,平滑無明顯結節.約42—48條,以43條者為多。殼面白色,被少量棕色絨毛;殼內面白色,鉸合部直,鉸合齒約70枚。主要分佈在中國、日本及朝鮮沿海,生活在3~5m水探的軟泥或泥沙質海底。足絲強韌,多附著在石礫或死貝殼上。無水管,潛居後僅後端部分露出海底。魁謝為冷水性貝類,生活...



立夏養生重在養「心」 三類食物保平安

 立夏養生重在養「心」 三類食物保平安
“立夏”代表天氣轉暖溫度升高,炎熱的夏季即將到來,同時雨水增多。專家稱,立夏後有利於人體心臟的生理活動。人們在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關注心臟,學會養“心”。 今年立夏5月6日4時23分   根據新近出版的《中國天文年歷》,今年立夏的準確時間為5月6日4時23分。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24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



春季養生避免越補越虛的誤區

 春季養生避免越補越虛的誤區
春季的氣候明顯變得溫暖了,養生進補的方法也和冬季很不一樣,如何掌握春季的新補發?千萬不要還是按照冬季進補的方法來,這樣你就會陷入了誤區,看看春季養生讓你越補越虛的六大誤區。       誤區一、盲目相信廣告     廣告中,關於各種補品的“神奇”、“靈驗”“包治百病”功效的宣傳,往往誇大其詞。     保健品不同...



糙 米

 糙 米
原料介紹 糙米(Oryza sativa,spp.),是指除了外殼之外都保留的全谷粒。即含有皮層、糊粉層和胚芽的米。由於口感較粗,質地緊密,煮起來也比較費時;但是糙米的營養價值比精白米高。與全麥相比,糙米的蛋白質含量雖然不多,但是蛋白質質量較好,主要是米精蛋白,氨基酸的組成比較完全,人體容易消化吸收,但賴氨酸含量較少,含有較多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短時間內可以為人體提供大量的熱量。 在我國糧油質...



秋季養生的忠告

 秋季養生的忠告
度過了暑熱難挨的盛夏,時下已經進入秋天。秋令如何養生?這是人們十分關心的話題。如何正確養生,筆者提出如下忠告: 忠告之一:秋季進補不可亂補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現在已進入秋季進補的季節。俗話說:“入夏無病三分虛”,立秋一到,氣候雖然早晚涼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易倦怠、乏力、訥呆等,此時進補十分必要。 但進補不可亂補,應注意五忌: 一忌無...



二十四節氣之白露養生篇

 二十四節氣之白露養生篇
 每年的陽曆9月7至9日為白露。白露是個典型的秋天節氣,從這一天起,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成露而名。農曆言:“斗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凌而為露,故名白露。”此時太陽黃經為165度,由於天氣已涼,空氣中的水氣每到夜晚常在樹木花草上凝結成白色的露珠,鳥類也開始做過冬準備。《禮記·月令》篇記載這個節氣的景象“盲風至,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是說這個節氣正是...



冬季取暖應該注意防病

 冬季取暖應該注意防病
入冬以來,有些怕冷的人做了全方面的防護,可是,取暖不當也會惹來麻煩,甚至出現頭昏、胸悶不適的症狀。 冬季,北方的人們大多生活在有暖氣的環境中,為更好地保暖,大家基本上都選擇了緊閉門窗,一些慢性病患者更是足不出戶,確保自己安全過冬。由於緊閉門窗,室內空氣流通不佳,導致空氣污濁,容易引發頭昏、出汗、咽喉乾痛、胸悶不適等症狀。 醫生提醒那些怕冷的人們,要注意取暖方法。一是勤給室內通...



百 合

 百 合
原料介紹 百合為百合科百合屬植物百合,或細葉百合的肉質鱗莖。是我國傳統出口特產,國人的自我消費也連年攀升,百合本身就彙集了觀賞、食用、藥用價值,全世界百合有 100 多個種類,我國就有 60 多個種類。就其生長年限可分為一年生、兩年生、多年生百合。全國各地有不少優良品種,如宜興百合,也叫虎皮百合、苦百合。一年生分瓣繁殖,畝產 700公斤左右,高的可超過 1000 公斤;湖南的麝香百合,也叫龍牙...



三春飲食 維生素為重

 三春飲食 維生素為重
        中醫認為,春天是陽氣生發的季節,所以人應該順應天時的變化,通過飲食調養陽氣以保持身體的健康,總的食療養生原則是:             1.主食中選擇高熱量的食物。             是指主食中除米面雜糧外,適量加入豆類、花生等熱量較高的食物。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