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愛護5個保健特區 人體有五大保健特區,分別在背部、脊柱、前胸、腹臍和耳部。每天做好這五個特區的保健時,能夠促進新陳代謝、扶助正氣,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祛病延年的效果。 特區一:腹臍 養生關鍵詞:消除腹部脂肪,防治便秘。 腹臍部是養生專家很重視的保健“要塞”,中醫稱腹中央肚臍為“神闕”。對腹臍部按揉刺激、調理,可益肺固腎,安神寧心,舒肝利膽,通利三焦,防病健體。揉腹還... 2012年12月04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3 ℃ 次 閱讀全文
養生最佳時間是在「春天裡」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養好生,一年四季身體好。”春天是萬物復甦之機,人們就應該借助春天的生機,養自己的生氣。五臟有了生氣,生命才能旺盛,人才有活力。一年四季中,“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所以春天尤其要會養生。 食補:清淡與營養並重 春季為萬物生發之始,陽氣上升,氣候溫暖,人體的各組織器官功能活躍,細胞代謝旺盛。所以,飲食除了注意清淡外,還需補充大量的營養... 2012年12月03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2 ℃ 次 閱讀全文
佛手瓜 原料介紹 Chayote佛手瓜屬胡蘆科冬季稀特蔬果品種,是枸櫞的果實,原產於墨西哥和印尼群島,19世紀初由日本傳入我國。 90年代引入長江流域生長,現主產福建、山東、雲南和台灣。 佛手瓜形如兩掌合十,有佛教祝福之意,因此稱之為“佛手”、“福壽”、深受人們喜愛。 佛手瓜清脆多汁,味美可口,營養價值較高,既可做菜,又能當水果生吃。 營養分析 佛手瓜在瓜類蔬菜中營養全面... 2012年12月03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5 ℃ 次 閱讀全文
冬季養生話運動 寒冬季節,堅持室外鍛煉,能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增強中樞神經系統體溫調節功能,使身體與寒冷的氣候環境取得平衡,適應寒冷的刺激,有效地改善肌體抗寒能力。所以堅持冬練的人,很少患貧血、感冒、扁桃體炎、氣管炎和肺炎等疾病。俗話說得好:“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 冬日鍛煉前,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活動。因為這時氣溫低,體表血管遇冷收縮,血流緩慢,肌肉的... 2012年12月03日 冬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1 ℃ 次 閱讀全文
秋季養生指南 起居調養 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閉藏,起居作息要相應調整,《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臥,以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有人對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發病時間進行過調查研究,發現這類疾病在秋季發病率較高,發病時間多在長時間睡眠的後期,而秋季... 2012年12月02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4 ℃ 次 閱讀全文
大蒜(紫皮) 原料介紹 大蒜為百合科植物蒜的鱗莖。 大蒜的種類繁多,依蒜頭皮色的不同,可分為白皮蒜和紫皮蒜;依蒜瓣多少,又可分為大瓣種和小瓣種。 紫皮蒜:蒜瓣外皮呈紫紅色,瓣少而肥大,辣味濃厚,品質佳。 中國人食用大蒜的年代較晚,大約是漢朝張騫出使西域後才引進的。大蒜既可調味,又能防病健身,常被人們稱譽為“天然抗生素”。 營養分析 大蒜是餐桌菜餚中一種最常見的食物,即可以生吃,... 2012年12月01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90 ℃ 次 閱讀全文
秋季養生之首要-養心 秋天如何? 一、傳統秋季理論 秋天是陰長陽消的時候,所以要養陰為主。秋天主收,萬物收斂,肺氣內應,應以養肺為主。收斂神氣,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洩 (完谷不化的腹瀉) ,奉藏者少 (降低了適應冬天的能力)。 所以《》說:秋三月,要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與雞一起作息),使志安寧,收斂神氣。 秋冬季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進補適度,注意保溫,保持清潔,適當運... 2012年12月01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6 ℃ 次 閱讀全文
二十四節氣之立春養生篇 二月四日是立春。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 “立”開始之意,立春揭開了春天的序幕,表示萬物復甦的春季的開始。此刻“嫩如金色軟如絲”的垂柳芽苞,泥土中躍躍而試的小草,正等待著“春風吹又生”,而“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形象地反映出立春時節的自然特色。隨著立春的到來,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天漸長,太陽也暖和多了,氣溫、日照、降水也趨於... 2012年11月30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4 ℃ 次 閱讀全文
冬季須防「老人低溫症」 寒氣逼人的嚴冬,對老年人是一個較大的威脅。不少老年人因患“冬季低溫症”而死亡(這種死亡常常被誤認為是由心肺疾病引起的)。調查表明,60歲以上的老人在氣候惡劣的冬季,死亡率要比氣候正常的冬季高60%。 老年人的體溫持續在35℃以下,醫學上便稱作“老人低溫症”。老年人容易罹患此病,是因為老人的身體機能都已老化,體內產熱減少,能夠覺察到溫度降低的身體機理已經喪失了敏感... 2012年11月30日 冬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1 ℃ 次 閱讀全文
立夏以後養生遵循四原則 夏日氣溫高,人體心火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熱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藥物,如菊花、薄荷、金銀花、連翹、荷葉等來祛暑。 一、清熱消暑 妙方:消暑菠蘿酒 配方:中興菠蘿1個,赤砂糖300克,米酒2000毫升。 製作方法:選取七八成熟,略帶香甜味,按之稍軟的菠蘿1只,切除果柄及頭部,將菠蘿連皮縱切為4塊,每塊再切成厚片,放入3000毫升容量的廣口瓶中,倒入米酒,加糖,密封浸泡,每2~3日略加搖動1次,經1... 2012年11月30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9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