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為什麼能治病 每逢端陽節,在自家門上懸掛艾葉、菖蒲,借其芳香氣味來避穢、消災,是大多老年朋友熟知的常識,但艾葉用在針灸方面來防治疾病,就不一定人人都知道了。 艾葉是常用的中藥之一,性溫、味苦、辛辣、芳香,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中醫醫生多在虛寒性的出血症、腹中冷痛、月經不調、崩漏下血時配伍應用。而用得較多的,還是針灸方面,把艾葉製... 2021年10月0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5 ℃ 次 閱讀全文
艾灸常用的保健穴有哪些? 導語:艾灸可以調整臟腑功能,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增加紅、白細胞的數量和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調整和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從而達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壽的目的。所以用艾灸來養生也是很不錯的選擇。下面新浪中醫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艾灸常用的保健穴位: 1、神闕(臍中) 取穴:在臍窩正中。 作用:本穴是古代重要保健穴之一。如宋代《扁鵲心書》提到期“凡用此灸,百病頓除,延... 2021年06月0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5 ℃ 次 閱讀全文
艾灸 解決女性體寒 女性的很多病都可以通過艾灸來治療,沒病時艾灸也是極其重要的保健養生方法,自古就是如此。 夏秋之季,每週艾灸關元穴三次,將艾柱點燃,對準關元穴熏灸,使局部有溫熱感,灸至局部皮膚紅暈為止。關元在下腹部,身體的正中線上,臍下3寸的位置。對女性來說,這個穴位主要是蓄血之用,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與任脈交會於此,艾灸之下,凡所過經脈之病,都會有改善。 女性尤需要注意灸... 2021年05月2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2 ℃ 次 閱讀全文
胎位不正 不妨試試艾灸 至陰穴屬足太陽膀胱經穴,腎經脈氣始接之處,刺激至陰能激發膀胱經經氣,調整腎經經氣,使陰陽平衡,又可沿腎經循行傳遞所受信息至腹部胞宮,維繫和調達胞宮氣血,從而糾正胎位。現代醫學也證明灸至陰穴可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從而增強胎位的活動,有助於胎位的自轉而達到糾正胎位的目的。 治療時讓孕婦取仰臥位,屈膝,因為此時是腹壁最放鬆的時候。施治者用點燃的艾條對準孕婦兩側足小趾外側... 2021年01月1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1 ℃ 次 閱讀全文
什麼叫做艾灸? 艾灸是用易燃的艾絨在體表經穴或患病部位進行燒灼、熏烤,借助藥物溫熱的刺激,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作用,從而達到防病治病和養生保健的效果。 艾灸的原料是艾草。艾草,又名冰台、艾蒿;是一種菊科多年生草本藥用植物。其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 2020年12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4 ℃ 次 閱讀全文
肩周炎的艾灸療法 [取穴]天宗、臂臑、外關 [外關]取此穴位時應讓患者採用正坐或仰臥,俯掌的姿勢,外關穴位於前臂背側,手脖子橫皺紋向上三指寬處,與正面內關相對。(或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臂臑]垂臂屈肘時,在肱骨外側三角肌下端。 [天宗]正坐或俯伏位,在肩胛岡下緣與肩胛骨下角之間連線上, 當上、中1/3交點, 與第四胸椎棘突下間平齊, 與臑俞、肩貞成正三角形處是穴。 灸法:艾... 2020年12月2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0 ℃ 次 閱讀全文
氣血兩虧艾灸療法 [取穴] 脾腧、肝腧、腎腧、神闕。 [肝俞]在背部,為足太陽經經穴,在第九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脈)旁開1.5寸。 [脾俞]在背部,為足太陽經經穴,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脈)旁開1.5寸處。 [腎腧]在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神闕]位於人體的腹中部,臍中央。 [灸法]懸灸,每穴10~15分鐘。10天為一個療程,一個療程改善後,休息3~5日,可以繼續下一個療程。 標籤:【療法】、【艾灸】、【兩... 2020年12月0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6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艾灸巧治九種疾病 :美容養顏 將艾葉曬乾,搓取艾絨,製成艾柱,置於選定的穴位燃燒,用治百病,這種神奇的艾灸療法,流傳至今已三千多年了。現將臨床常用養生與美容,並有良好效果的艾灸療法選介於下: 治面部皺紋多:臨睡前,將艾條一端點燃,對準面部的穴位,約距穴2~3厘米左右選進行熏灸,每次選2~3個穴位,各灸5分鐘左右,至皮膚產生紅暈為度。魚尾紋多,選太陽、絲竹空;額紋選陽白、印堂;笑紋選地倉、下關、頰車。或將鹽末填... 2020年12月0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2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艾灸:治療體寒女性多病的秘方 寒性體質的女性很多,像宮寒、手腳冰涼、痛經、胃寒脹痛、怕冷等都是女性體寒的表現,宮寒嚴重的甚至會引起不孕。如何拯救體寒女性?來看看中醫艾灸:治療體寒女性多病的秘方。 現代女性承擔了越來越多和男性一樣的高負荷工作,身體負擔增加,再加上不規律的生活飲食還有穿衣習慣(如露臍裝暴露“神闕穴”而易感風寒),冬不著棉衣而寒易侵體,常食不暖之食而寒宮。 有越來越多的現代女性... 2020年11月2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7 ℃ 次 閱讀全文
化瘀通絡 艾灸還你好氣色 好氣色往往反映出健康的身體狀況。如出現黑眼圈、眼袋和面部皺紋,往往需要滋陰補腎、清降虛火、化瘀通絡,艾灸有助從內而外調出好氣色。 合谷 合谷位於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原氣匯聚的重要穴位,可疏通局部經絡氣血,具有治療面部病症的作用。 背部腧穴 膈俞,在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肝俞,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腎俞,在... 2020年08月2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4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