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艾灸為什麼能治病
每逢端陽節,在自家門上懸掛艾葉、菖蒲,借其芳香氣味來避穢、消災,是大多老年朋友熟知的常識,但艾葉用在針灸方面來防治疾病,就不一定人人都知道了。
艾葉是常用的中藥之一,性溫、味苦、辛辣、芳香,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中醫醫生多在虛寒性的出血症、腹中冷痛、月經不調、崩漏下血時配伍應用。而用得較多的,還是針灸方面,把艾葉製成艾絨、艾炷、艾條等點燃後,借灸火的熱力,給人體溫熱性剌激,並能使藥力內透, 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等防病治病的目的。
古代醫書《醫學人門》中說:“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說明灸法是除藥物、針刺之外的一種重要治療方法。在傳統的灸法中,艾灸只是灸法的一種,此外,還包括用燈心草蘸油點燃淬燙為位的燈火灸,用一些剌激性較大的藥物,如大蒜;白芥子、旱蓮草等搗爛後敷貼體表,讓其發泡的無針灸,以及艾灸與其他方法配合運用,如在艾灸時墊隔生薑、食鹽、胡椒粉的隔物灸,把艾條切成小段插在已刺人穴位的針柄上的溫針灸等等。它們各有其特點和適應症, 針灸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選用不同的灸法來治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