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礞石 【出處】本品始載於《嘉佑本草》,云:礞石……一名青礞石。1.《品彙精要》謂:礞石,今齊(今山東省泰山以北)魯(今山東省泰山以南)山中有之,青色微有金星。2.《綱目》記載:礞石,江北(今湖北省蘄春縣一帶)諸山往往有之,以盱山出者為佳。有青、白二種,以青者為佳。堅細而青黑,打開中有白星點,鍛後則星黃如麩金。其無星點者,不入藥用... 2022年07月1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 ℃ 次 閱讀全文
過年回家 中醫按摩法預防暈車 養生之道網導讀:現在正是春運高峰,忙碌一年的人們都準備坐車回家過一個團圓年。可對於很多人而言,坐車還有一個棘手的問題,那就是暈車。那麼過年回家暈車怎麼辦呢?防暈車有什麼好方法呢?寶寶暈車又如何是好呢? 過年回家 中醫按摩預防暈車 許多人都有暈車的問題,並且多伴有嘔吐現象,中醫按壓耳穴對暈車嘔吐有很好的療效,下面來具體瞭解下。 造成暈車嘔吐的原因 暈車與人體前庭平衡器官有很大的關係... 2022年07月1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 ℃ 次 閱讀全文
服用銀杏葉 從小劑量開始 河北省保定市市民尹老太日前就診時口述,近來感覺持續噁心、腹痛且伴有腹瀉。經詢問,尹老太長期飲用銀杏葉水,起初即有胃腸不適症狀,且逐漸加重。 原來,尹老太去年下半年體檢化驗血脂有些偏高,一親友出於好意,將自采的干銀杏葉給其若干,並告訴她泡水沖飲可降血脂,效果非常好。尹老太如法炮製。起初只覺有些厭食,也未在意,繼而出現噁心、腹脹,但仍繼續服之,直至出現腹痛、腹瀉才來就診。 處方... 2022年07月1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 ℃ 次 閱讀全文
咳嗽來襲 挑選膏露要當心 天氣冷了,咳嗽的人也逐漸多了起來。有的人嫌去醫院麻煩,就自己到藥店買中成藥。可是止咳中成藥有那麼多種,哪一種適合您呢?還是弄清楚再吃,否則會適得其反。 先辨證,後選藥 從中醫的角度講,治療咳嗽需要先辨證後論治,不可一概而論。咳嗽藥種類繁多,如服用不當往往適得其反。下面就如何選用止咳中成藥做一介紹,供大家參考。 風寒咳嗽 臨床多表現為咳嗽聲重,咽癢,氣急,咳痰稀薄色白,常伴... 2022年07月1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 ℃ 次 閱讀全文
平衡針灸38個穴位都能治療什麼病? 平衡針灸是在繼承傳統中醫理論的基礎上,通過針刺中樞神經分佈在周圍神經上的特定靶穴來調節、修復大腦基因程序,使失調、紊亂、破壞的中樞管理程序系統恢復到原來的平衡狀態,間接地激發病人應激能力的治療方法。 汲取中西醫精華的新理論 平衡針灸學理論來源於中醫的心神調控學說和西醫的神經調控學說。心神調控來源於《黃帝內經》的臟腑學說,特別強調“心主神志,心主神明”,“心腦同源... 2022年07月1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 ℃ 次 閱讀全文
經絡與生命同存 養生導讀:經絡是人體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溝通上下內外的通道。 人體運行的通道,包括兩部分,其中直行的幹線稱為經脈,由經脈分出網絡全身各個部位的分支稱為絡脈。《靈樞·經脈》:“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常見者,足太陰過於外踝之上,無所隱故也。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 經絡是氣血在人體內的運行通道。生命存在,經絡就存在,生命終結,人無氣息了... 2022年07月1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8 ℃ 次 閱讀全文
後縱韌帶起始及功能如何? 後縱韌帶位於椎管內椎體的後方,上起樞椎向下延伸到骶椎;較前縱韌帶狹窄,含深淺兩層纖維,淺層跨越了3或4個椎體,深層呈“八”字跨越一個椎間盤,連於相鄰兩椎體間,“八”字弧形邊緣部分緊靠椎弓根部,有椎體血管通過,後縱韌帶在椎體後面較鬆弛,與椎間盤的纖維環及椎體的骺環附著緊密,與椎間盤纖維環外層不能區分,此韌帶的中央部較厚而向兩側延展部的韌帶寬而薄,故椎間盤突... 2022年07月1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 ℃ 次 閱讀全文
治療經行昏厥的簡便方法有哪些 婦女經期突然昏厥倒下,不省人事,片刻即醒,醒後神志如常者,稱為“經行昏厥”。本症多由氣機逆亂,使清竅閉塞;或因氣血驟虧,精明失養而致。有該症發作者,可酌情選用以下方藥。 (1)中成藥 1七制香附丸,每服6克,日服2次。 2逍遙丸,每服6克,日服2次(上方適用於氣鬱者)。 3血府逐瘀丸,每服6克,日服2次(適用於以血瘀為主者)。 4調經活血片,每服5片,日服3次(適用於氣滯血瘀者)。 5十... 2022年07月1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養胃方法放送 健康的胃腸是一種幸福。它不僅增加口福,而且會帶來強壯的體魄。錢氏胃腸保健五式是從家傳八式中精選出來,動作簡單易操作,行之有效,可供大眾保健之用;有胃腸疾病者可作輔助治療,持之以恆,必有好處。 祖國醫學認為:胃,為水穀之海,水谷氣血之海,臟腑之本;胃,主通降,胃氣要維持“降”的特點,首先必須保持“通”,即暢行無阻,“以降為順”、“以通為... 2022年07月1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 ℃ 次 閱讀全文
治療經行吊陰痛的簡易療法 (1)中成藥 1逍遙丸,每服6克,日服3次。 2柴胡疏肝丸,每服9克,日服3次(上方適用於肝郁氣滯者)。 3龍膽瀉肝丸,每服6克,日服2次(適用於肝經有熱者)。 4十二溫經丸,每服9克,日服3次(適用於寒凝血瘀者)。 5痛經丸,每服9克,日服3次(適用於寒凝氣滯者)。 6茴香橘核丸,每服9克,日服2次(適用於寒凝經脈者)。 7月月舒沖劑,每服9克,日服3次(適用於氣滯血瘀者)。 (2)簡便驗方 1荔枝核、枳殼、元胡... 2022年07月1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