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胃方法放送 | 養生知識網

 

A-A+

中醫養胃方法放送

2022年07月1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 ℃ 次

 健康的胃腸是一種幸福。它不僅增加口福,而且會帶來強壯的體魄。錢氏胃腸保健五式是從家傳八式中精選出來,動作簡單易操作,行之有效,可供大眾保健之用;有胃腸疾病者可作輔助治療,持之以恆,必有好處。

祖國醫學認為:胃,為水穀之海,水谷氣血之海,臟腑之本;胃,主通降,胃氣要維持“降”的特點,首先必須保持“通”,即暢行無阻,“以降為順”、“以通為和”此為生理;不降,不和,則產生了胃之病理變化。另外祖國醫學對腸的認識也是非常之科學,小腸,其功能分為兩個方面:一是主受盛和化物,二是主分別清濁;大腸的功能是吸收部分水份,排泄糞便,即為:“傳導”與“變化”兩方面功能。

一、氣吞山河

【預備】平臥位(可坐姿位)。

【方法】用腹部呼吸法進行一呼一吸。吸氣時最好將自然之氣深深吸進腹部,腹部凸起,大有“氣吞山河”之勢,然後慢慢呼出。3~5次。

【解釋】行此法時,頭腦中想的是,把氣吸進胃裡,然後到小腹到腸子。此法是保健啟始式,告訴自己,也告訴胃、腸,保健開始了。此法亦可增加胃腸之蠕動功能。

二、平原放牧

【預備】平臥位(也可半倚坐姿位)。

【方法】腹部放鬆。以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腹部,雙手輪流從人體的中間從上而下抹,一直抹到恥骨上緣,即由二乳之間的“膻中”穴開始,走任脈(人體前面正中線經絡上為任脈)。雙手輪流,由慢到快,力度均勻適中,左右各行九次,也可反覆進行三至五次。

此法節奏明快,似如在一片廣闊的草原上放牧,雙手指的運動,也似馬蹄在腹部這個廣闊的草原上有快有慢地,歡快地,自由地奔跑、慢步。

三、星斗轉移

【預備】平臥位(也可坐姿位)。

【方法】左手掌橫放在臍下小腹部,右手掌橫放在“劍突”(相當於二肋下有個“人”字形的部位)上。

右手掌先向左再稍向下到右肋下,再從右肋下沿肚臍這條線向左滑動。3~5次。

以上動作要求:稍用掌力下壓,連貫移動。當移動到肚臍這條線左側時,手掌下壓力減弱,回到動作始位。

按人體解剖部位講,右手掌滑動的形位是由胃的大彎到小彎,再到十二指腸部,然後到腸部。所以切不可反向而行之。切記!

開始練習時,也許不熟練,可慢點。熟練後,速度可快些;力度,可根據自己腹部承受力而定。

【解釋】此法可直接促使胃蠕動,增加胃動力,促使血液循環,血液循環好了,也能起消炎作用。

消化不好的人可在飯後半小時左右做,可坐姿,開始時手掌之力要輕柔,逐漸加大,適可而止,也可多行數遍,胃舒服了,胃脘部有熱乎乎的感覺則更好,或覺得胃裡有水樣的聲響,也是好的效果。

四、龍游氣海

【預備】平臥位(可半倚坐姿位)。

方法】將右手的手掌先按放在臍上,然後輕輕地向左前方滑動,到腹部的左端;右手稍加向下壓力,向右側抹按;抹按到右側腹部端時,手稍向下一點點,向腹部的左側推按;如此往復直到恥骨上緣。

當右手小魚際部在恥骨上緣抹按到右側腹股溝部時,開始用右手2、3、4、5指的指腹向上按抹,直到右肋下;從右肋下始,又改用手掌向前推抹,經過臍到腹部的左端;

此時,手掌又改為四指的指腹,沿左腹部邊緣向下按抹,達恥骨邊緣而終。此動作可重複3至5次。然後,手指改為手掌,沿恥骨邊緣到恥骨中點,輕輕提拉向上,還原到臍部。

以上是“龍游氣海”保健動作的一個回合。一般可連續做3~5個回合。

【解釋】此保健動作要連貫,開始練習時可慢點。因手在下腹部按腸的位置按抹,或推抹似游龍,臍下1.5寸之處有一“氣海”穴,故美其名曰“龍游氣海”。

注意,式中“按抹”與“推抹”不可相反。

此法行經的主要穴位有神闕、天樞、氣海、歸來、關元等,對腸道疾病、婦科疾病均有良好的保健與輔助治療作用。

三與四保健手法,當練習到非常熟煉時,可連貫起來做。

五、宮闕開泰

【預備】仰臥位(或坐姿位)。

方法】此手法較為簡單。左手掌掌心按在肚臍之上,右手按壓在左手之上,按逆時針的方向揉9圈,然後用手掌向下按9下,按壓時配合呼收,當呼氣時進行按壓,吸氣時手掌跟隨上抬。

【解釋】此法作用是開通中與下焦之氣,使人之宗氣貫通胃腸,也可驅除胃腸之寒氣,不可小視。其行經的主要穴位有神闕、天樞、勞宮。

 

 

標籤:【放送】、【方法】、【養胃】【中醫】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