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鐘 | 養生知識網

 



吃醋讓你做天然美人

 吃醋讓你做天然美人
我們今天所談到的“吃醋”可不是感情問題,而是真正的食醋。醋在我們日常生活的烹飪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種調味品,但很多人對醋的瞭解也僅限於此。其實醋不僅能做為調味品,還有其他很多功效,甚至還可以幫助美容。而且現在市場上也出現了很多果醋,讓醋變得更好喝了。今天我們就來瞭解應該如何“吃醋”吧。 食醋在中國的歷史悠久,山西老陳醋距今有4000多年歷史,而且醋對健...



處暑後防曬不可忘

 處暑後防曬不可忘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天文專家提醒說,處暑後太陽的紫外線輻射指數較大,這個時候公眾不要因為天涼快了就忽視防曬,千萬不要被“秋老虎”傷了皮膚。 “秋老虎”也傷皮膚 在戶外時間長了,肌膚容易出現紅腫、刺痛、水泡、脫皮等現象,這是遭受陽光毒曬而留下的紀念品。肌膚曬傷要趕快實施搶救,首先不再增加皮膚過度負擔,以舒緩、...



秋季寶寶感冒如何預防護理

 秋季寶寶感冒如何預防護理
秋天是感冒的多發季節,寶寶因為免疫系統發育還不夠完善,抵抗力較弱,因此更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   多喝水:有關專家認為,“多喝水和保持大便通暢”是預防寶寶感冒的最有效方法。如果寶寶每天都能正常大便的話,就能大大降低寶寶生病幾率。 蜂蜜水:秋天是肺最薄弱的時候,所以特別容易受到傷害。而“蜂蜜”一直被認為具有清熱潤肺的功能,因此,媽媽可以適當給一歲以上的寶寶...



中醫:中風後遺症的藥粥療法

 中醫:中風後遺症的藥粥療法
中風是以猝然昏僕、人事不省,伴有口眼歪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經昏僕而僅以吶僻不遂為主證的一種疾病。因其發病急驟,證見多端,變化迅速,與自然界的風善行數變的特徵相似,故名之“中風”。因其發病突然,又稱“卒中”。 中風包括現代醫學的腦梗塞、腦出血、腦血管痙攣等,是高血壓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據統計,全國每年中風發病病例達130多萬,約1/4患者在發病24小時內死亡...



餐桌上的四個飲食禁忌

 餐桌上的四個飲食禁忌
 吃飯的質量和習慣直接影響著人的身體健康。吃了幾十年的飯,可是您真的會吃嗎? ■不吃湯泡飯 許多人喜歡吃一口飯喝一口水(湯),或者乾脆直接將飯泡進湯裡,吃湯泡飯。而這種吃法很不科學,不利於身體健康。 因為經常吃湯泡飯或邊吃飯邊喝水(湯),吃進去的飯菜往往是囫圇吞棗,沒有經過口腔的咀嚼消化便到了胃裡,使胃的負擔增加了許多。同時,由於水(湯)還可沖淡唾液和胃中的消化液,使胃腸對...



五道冬季補血菜 養出紅潤美人

 五道冬季補血菜 養出紅潤美人
春、冬季是補血比較好的季節,不過這裡面有些區別。 冬天在四季中是屬收斂的,這個時候人體的陽氣內藏,不像夏天陽氣外現,身體消耗大。此時進補,身體容易吸收。 同時,肝主血,肝在春天生發,冬天補充了足夠的能量,這個時候就能派上用場,會加強肝的運化,增強造血功能。 而對於身體虛弱來說,也不能說要等到冬天或春天才開始補血,應在平時生活中多從飲食、睡眠、運動、情緒調整四個方面進行調整。 飲...



脾胃不好?試試健脾和胃食療

 脾胃不好?試試健脾和胃食療
養生之道網導讀:健脾和胃食療,你知道有哪些嗎?脾胃不和,人就會出現消化不良、食後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治療以健脾和胃為佳。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健脾和胃食療8則。 健脾和胃食療 脾胃在生理、病理上是相互影響的。一般而言,消化不良,食後腹脹,大便溏薄,其病變主要在脾;食慾不振或嘈雜易饑,其病變主要在胃。脾胃同病,以健脾和胃為主要治法。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幾款健脾和胃食療。 1、炮姜白朮粥 材...



美味山藥胡桃粥 中醫食療抗「春困」

 美味山藥胡桃粥 中醫食療抗「春困」
 春季有很多煩人的事情,春困就是煩人事之一。在生活中,如果經常昏昏欲睡,怎樣才能舒緩呢?不妨試試我們今天推薦的消乏提神食療方,它們能幫你擺脫春困。 芪精棗湯 黃芪15克,黃精10克,大棗6枚,水煎服。一日一劑,適用於氣虛體弱、倦怠乏力者。 核桃丹參佛手飲 核桃仁5個,佛手片6克,丹參10克。將丹參佛手煎湯,核桃仁、白糖搗爛成泥,加入丹參佛手湯中拌均,用小火煎煮10分鐘,冷卻後即可飲用。...



補血聖經 讓女人一輩子白裡透紅

 補血聖經 讓女人一輩子白裡透紅
 都說美麗總是要付出一些代價,要麼時間,要麼精力,要麼銀子。可是,我不在乎付出多少,只希望,能夠在暗戀的他經過的那一刻,盡情展現紅潤光澤,釋放自己最美麗的瞬間,換來他的駐足,和內心微微的悸動。 紅潤的女人,不會被時間左右——二十歲是嬌艷的,三十歲是嫵媚的,四十歲是脫俗的。與其花大價錢買化妝品遮住萎黃的臉色,不如見證一下漢方美顏文化的神奇,看我們的中草藥,如何讓你...



中醫防暑藥飲 適用多數人群

 中醫防暑藥飲 適用多數人群
我國大部分省市出現高溫悶熱天氣,黑龍江漠河、北京密雲等37個縣市(區)的日最高氣溫甚至突破歷史極值。7月5日,地表溫度遙感監測顯示,京、津、唐大部分區域地表溫度達45℃—50℃。中央氣象局已將高溫藍色預警升級為黃色預警,7月8日10時,高溫預警仍在繼續發佈。 在這種天氣下,因高溫而導致的中暑及其他疾病也引發了各地就診高峰。北京市各醫院這幾天中暑患者比平時增加了一倍。120、999共接診中暑者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