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知識網 | 養生知識網


 



新生寶寶的臍帶處理

 新生寶寶的臍帶處理
 新生兒臍帶的直徑約1厘米左右,剪斷後對新生兒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傷口,如護理不當,將成為病原菌侵入機體的重要途徑,引起新生兒破傷風、新生兒敗血症等疾病,因此必須做好新生兒臍部的護理。 臍帶護理三大原則 臍帶脫落的時間,會依寶寶情況而有所不同,一般在出生後1~2周會脫落。只要遵循臍帶護理的三大原則,您就可以輕鬆照顧寶寶了。 第一,要保持乾燥。在寶寶臍帶脫落前應保持乾燥,...



學生也有瘦腿的最快最有效方法

 學生也有瘦腿的最快最有效方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因此雖然現在學生的課業很繁重,學生雖然不能和其他群體一樣,每天有大量的時間來打扮自己。但是學生也想……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因此雖然現在學生的課業很繁重,學生雖然不能和其他群體一樣,每天有大量的時間來打扮自己。但是學生也想擁有好身材,而一雙纖細修長的雙腿更是很多學生MM的夢想。所以,接下來小編我將為這些學生MM帶來一些超級有效的瘦腿方...



孕期飲食「6吃」與「6不吃」

 孕期飲食「6吃」與「6不吃」
懷孕了,作為孕媽咪的你在各方面都要注意一些,飲食也應格外講究一些,那麼到底那些該吃那些不該吃呢? 在這裡,我概括地提出懷孕期間的“六吃六不吃”原則。“六吃”是說這些食物要盡量多吃;“六不吃”是指對這些食物要盡量忌諱,如果只是偶爾接觸,你也不必太過於擔心。 六吃 一、全麥製品 包括麥片粥、全麥餅乾、全麥麵包等。特別是北方的孕婦,把早餐的燒餅、油條換...



中醫食療養生寶典:冠心病

 中醫食療養生寶典:冠心病
    ●推薦食療一     方1、人參飲:生曬參10克。     生曬參用燉盅隔水蒸,飲參湯。     方2、人參三七飲:生曬參5-10克,三七3克。生曬參用燉盅隔水蒸,取汁送服三七末。     方3、人參三七燉雞:生曬參10克,三七5克,雞肉100克。共放燉盅內隔水燉1個半小時。食雞,飲湯。    ...



夏季益氣生津 番石榴煲雞湯

 夏季益氣生津 番石榴煲雞湯
對於水果番石榴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但一般都會生吃,不會用來煲湯,不過番石榴雞湯、番石榴肉片湯有著消積滯、益氣生津的作用,而且還是治療糖尿病的經驗方。夏天天氣熱、消耗大,雖然水果種類豐富,但糖尿病人不宜多吃,不妨試試這道番石榴煲雞湯,湯水有著酸酸的果味,非常好喝。 3~4人份 做法: 1、番石榴用水搓洗乾淨,切六瓣; 2、干淮山和芡實洗淨備用; 3、雞洗淨,切塊,汆水撈起; 4、將8碗水倒入瓦...



寶寶腹脹怎麼辦

 寶寶腹脹怎麼辦
養生導讀:很多家長育兒經驗不足,不知道寶寶腹脹怎麼辦,以及該怎麼緩解和治療嬰幼兒腹脹,下面養生之道為大家列舉一些緩解寶寶腹脹的方法,教您寶寶腹脹怎麼辦,供參考。 一、按摩緩解 1、常用按摩手法 (1)患兒仰臥位,家長用中指端揉膻中穴50次,然後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陰陽30次。患兒仰臥,摩中脘5分鐘,點揉水分穴1分鐘。按揉足三里穴2分鐘。 (2)患兒仰臥,家長用拇指運內八卦100次,推板...



拔火罐不宜超過15分鐘

 拔火罐不宜超過15分鐘
針灸專家稱,拔火罐是傳統的中醫外治方法,可以行氣活血、疏經活絡、消腫止痛、祛除風濕。因為操作簡單、方便易行,成了民間常用的防病治病方法。 目前罐子的種類主要有竹罐、玻璃罐、橡膠罐和真空罐。竹罐因為需要用中藥液來煮,比較複雜,使用較少。玻璃罐臨床用的較多,能及時觀察到皮膚的情況。橡膠罐用在相對不是很平的地方,比如關節部位等。家庭用罐一般選擇真空罐比較合適。 醫院拔火罐一般用鑷子...



膽囊炎的症狀

 膽囊炎的症狀
養生之道網導讀:膽囊炎的症狀,膽囊炎是較常見的疾病,分為急性的和慢性的兩種類型。膽囊炎的症狀,一起來瞭解下。 膽囊炎是細菌性感染或化學性刺激(膽汁成分改變)引起的膽囊炎性病變,為膽囊的常見病。在腹部外科中其發病率僅次於闌尾炎,本病多見於35~55歲的中年人,女性發病較男性為多,尤多見於肥胖且多次妊娠的婦女。 膽囊炎的症狀 1、急性膽囊炎 (1)疼痛 右上腹劇痛或絞痛,多為結石或寄生...



兒童營養均衡均衡飲食大全

 兒童營養均衡均衡飲食大全
兒童生長發育需要哪些營養素 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其特殊性就表現在他們正處於體、腦發育期,所以充足、合理的營養對他們顯得尤為重要。 兒童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素可分為六大類(有人列為七類):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無機鹽和水。膳食纖維可歸於碳水化合物一類中,也可單獨列為一類。 營養素的供應主要來源於食物,所以要合理安排孩子的飲食,為他們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 不同年齡...



晝夜血壓比值可預測中風幾率

 晝夜血壓比值可預測中風幾率
 現在正值季節轉換時期,晝夜溫差大,一些高血壓病人在監測血壓時可能會突然發現,自己的血壓上躥下跳得厲害。出現這種情況怎麼辦? 夜間也要監測血壓 不少高血壓患者都有經常測量血壓的習慣,但絕大多數人往往是在白天測量血壓而忽略了夜間血壓。殊不知,夜間血壓高居不下者更易患腦中風,為此專家特別建議,高血壓患者監測血壓要做到“白加黑”,除了白天外,夜間也要測一測血壓,因為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