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貧血的經典藥膳 貧血在祖國醫學屬“虛證”範疇,虛證常見有血虛、氣虛、陰虛、陽虛等。患者可根據自己的病情,選擇適宜的食療方法進行調治: 1、龍眼肉15克,紅棗3-5枚,粳米100克。同煮成粥,熱溫服。 功效:養心補脾,滋補強壯。 2、新鮮羊骨2斤(1000克),粳米200克。 羊骨洗淨捶碎,加水熬湯,去渣後,入粳米共煮成粥。食用時中適量調米溫服,10-15天為一療程。 功效:補腎壯骨。 3、糙糯米100... 2022年03月1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6 ℃ 次 閱讀全文
面部變化是健康的密碼 養生養生:我們的五臟出現病變,從臉部變化就能看出來,中醫深諳此理。面部變化是身體健康的密碼,那麼如何通過面部變化知身體健康呢?下面19個臉部變化是疾病的信號,大家一定要警惕! 面部變化是身體健康的密碼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觀面色是望診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中醫告訴我們,人的面部顏色與各臟器的病變有關係,也就是說,當五臟病變發生時,面部的顏色也會相應變化,因而可以通過面部顏色判斷五臟病... 2022年03月1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7 ℃ 次 閱讀全文
痰濕質:必須控制體重 這類人在飲食上要注意以清淡為主,控制肥肉及甜、黏、油膩食物的攝入。可多食海帶、冬瓜等。居住環境宜乾燥不宜潮濕,平時要多進行戶外活動。體育鍛煉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循序漸進,但運動時,通常需要達到出汗水平,所以衣著應透氣散濕,且要經常曬太陽或進行日光浴。 推薦藥膳: 山藥冬瓜湯:山藥50克,冬瓜150克放至鍋中慢火煲30分鐘,調味後即可飲用。可健脾,益氣,利濕。 赤豆鯉魚湯:將活鯉魚1尾(... 2022年03月1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 ℃ 次 閱讀全文
玄參的作用和功效 滋陰。主治:溫邪入營,內陷心包,溫毒發斑,熱病傷陰、舌絳煩渴、津傷便秘、骨蒸勞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癰腫瘡毒。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食少便溏者不宜服用。反藜蘆。 玄參的作用: 1、清熱涼血 本品性寒,能清營血分之熱,用於治療溫熱病熱入營血,常配生地、丹皮同用,如清營湯。 2、養陰生津 本品質潤多液,能清熱邪而滋陰液,用於熱病傷津的口燥咽干、大便... 2022年03月1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 ℃ 次 閱讀全文
脂肪肝的7大症狀 春季養肝是重點,冬季大吃大喝藏了不少脂肪,脂肪肝這個詞並不陌生,如果你經常失眠、噁心等不適症狀,你就得馬上去醫院了,因為生活中出現的這幾種疾病信號,你就可能患上脂肪肝了。 2011年“3.18全國愛肝日”期間,一時間再次掀起了一股全民愛肝熱潮。患有酒精肝、脂肪肝和藥物性肝損傷及有保肝需要的“三高”等慢性病患者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通過全國愛肝日的活動,旨在普... 2022年03月1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7 ℃ 次 閱讀全文
刮痧的注意事項 1、要瞭解病情,辯證施治,審病求因,確定刮拭的部位。 2、根據病人的虛實、寒熱、表裡、陰陽採取手法。 3、婦女懷孕者,腹、腰、骶部禁刮,婦女乳頭禁刮。 4、小兒囟門未合者禁刮。 5、皮膚有感染瘡療、潰瘍、瘢痕或有腫瘤的部位禁刮。 6、下肢靜脈曲張者,宜由下而上採取適當手法,手法要輕。 7、血小板低下者(容易出血不止)、病危的人要謹慎刮試。 8、不要面向電風扇刮痧、... 2022年03月1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 ℃ 次 閱讀全文
柏子仁混有黃砂粒性狀鑒別 柏子仁為柏科植物側柏P1atycladus orientslis(L.) Franco的乾燥成熟種仁,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具有養心安神、止汗潤腸之功效。1995版《中國藥典》規定其為乾燥成熟種子,除去種皮的種仁。 近年來由於拍子仁貨源的緊缺,藥材中常有大量未除種皮的種子及混有種皮外,還發現數批柏於仁中混有黃砂粒。這是目前藥材市場上出現的一種新情況,且未見有文章報道,現就其性狀鑒別報道如下,以引起藥檢... 2022年03月1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5 ℃ 次 閱讀全文
快速治感冒 禁忌不可碰 養生導讀:感冒是一種常見疾病,無論在哪個季節都會出現,當你感冒時,醫生會提醒你在飲食上需要禁忌很多,這樣才能更快的度過感冒期,讓身體恢復正常。那麼,感冒期間哪些禁忌是我們特別需要注意的呢? 一、飲食禁忌 1、飲食難消化 選擇容易消化的流質飲食如菜湯、稀粥、蛋湯、蛋羹、牛奶等。 菜湯 2、飲食太油膩 飲食宜清淡少油膩,既滿足營養的需要,又能增進食慾。可供給白米粥、小米粥、... 2022年03月1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9 ℃ 次 閱讀全文
強腎保健操 養生之道網導讀:一個人身體是否健壯,與腎的強弱有關。當寒冬到來時,人體需要有足夠的能量和熱量以御守,倘若腎功能弱虛,就會因“火力不足”,出現頭暈、心慌、氣短、腰膝酸軟、乏力、小便失禁或尿閉等症狀,這是腎陽虛。還有的人由於體內津液虧少,滋潤、濡養等作用減退,臨床表現為形體消瘦、腰膝酸軟、眩暈耳鳴、口燥咽干、潮熱顴紅、盜汗、小便短黃... 2022年03月1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 ℃ 次 閱讀全文
牢記器官排毒時間 清除體內毒素 養生之道網導讀: 排毒的目的不只是養顏,更重要的是保證身體的健康。除了要知曉各種排毒方法,還要懂得善用人體排毒時間表,更有效地清除體內垃圾和毒素。 1、早上5-7點:大腸排毒時間 大腸對女性來說很重要,如果它不能得到很好的排毒和修復,毒素積累到一定程度不但會讓我們的皮膚長痘痘、色斑,還會... 2022年03月1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6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