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六味地黃丸養生有誤區 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提高,有不少男性把服用六味地黃丸當成保腎壯陽的良品。還有的中老年人,只要腰酸腿疼,就自行診斷為腎虛,服用六味地黃丸來 “強身健體”,並且“持之以恆”。因為大家看到周圍吃六味地黃丸的人越來越多,好像沒什麼副作用,也就認為沒什麼好擔心的。其實,人們對中醫藥的認識還不夠,從而走入了用六味地黃丸“保健”的誤區。 六味地黃丸是中... 2022年04月2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 ℃ 次 閱讀全文
NEW 兒童清熱導滯丸 [處方來源] 《部頒標準》中藥第1冊 [處方組成] 雞內金(醋制)120g、莪術(醋制)90g、厚樸(姜制)90g、枳實90g、山楂(焦)60g、青皮(醋制)90g、半夏(制)60g、六神曲(焦)60g、麥芽(焦)60g、檳榔(焦)120g、榧子90g、使君子(仁)120g、胡黃連60g、苦楝皮90g、知母120g、青稿60g、黃芩(酒制)120g、薄荷60g、鉤籐90g、車前子(鹽制... 2022年04月2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 ℃ 次 閱讀全文
地黃丸「家族」 治病各有所長 六味地黃丸治腎陰虧損 由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六味中藥組方而成。熟地黃滋陰補血,益精填髓;山茱萸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牡丹皮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山藥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澤瀉利小便,清濕熱。本方科學組合,具有滋陰補腎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腎陰虧損引起的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消渴等症。 知柏地黃丸治肝腎陰虛 由六味地... 2022年03月3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 ℃ 次 閱讀全文
乳癖消和逍遙丸 能同時服用嗎?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見的乳房疾病,其發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來該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年齡也越來越低齡化。據調查約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對於乳腺增生我們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發現了就應該及時的質量,這裡為大家介紹的兩種治療乳腺增生的良藥:乳癖消和逍遙丸,那麼乳癖消和逍遙丸可以一起吃嗎? 乳癖消的作用 乳癖消是專門針對乳腺增生的一種中成藥,以舒肝理氣,消結... 2021年12月2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2 ℃ 次 閱讀全文
保和丸,小兒應該吃多少 小孩子出現消化不良時,中醫總會建議家長給孩子吃點保和丸,但是家長在藥店購買時會發現保和丸都是成人吃的,那麼小孩子該怎麼服用呢? 對此,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兒科任獻青博士解釋說,保和丸沒有專門供給小孩子吃的劑型。如今廠家出的都是200粒一瓶,每粒如小梧桐籽大小,不大適合一兩歲的小孩子吃。 而3~5歲之間的孩子,建議每天4~6粒,分早晚兩次服用。主要根據大便情況,大便干時3粒,正常時2粒。如果... 2021年10月1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 ℃ 次 閱讀全文
濕重陰盛勿服六味地黃丸 “年紀大了,經常吃些六味地黃丸對身體有好處。”很多中老年人這樣向親朋好友介紹自己的“養生”經驗。但日前,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張曉天說:選擇中醫藥預防疾病的方法、藥物,要根據自己的體質按需進補,才能起到預防疾病、延緩衰老的作用。 在臨床上,張曉天遇到過不少自行亂用補藥的例子。因此他提醒大家說:現在很多人認為六味地黃丸抗衰老,就爭相... 2021年09月2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8 ℃ 次 閱讀全文
杏蘇二陳丸 藥物名稱: 杏蘇二陳丸 藥物別名: 暫無 英文名稱: 暫無 藥物說明: 半夏(姜制)、紫蘇葉、陳皮、前胡、杏仁、桔梗、茯苓、炙甘草。 主要成分: 暫無 性狀特徵: 暫無 功能主治: 疏風解表,化痰止咳、理氣疏郁。用於外感風寒燥邪後出現的惡寒無汗、頭微痛、鼻塞、咳嗽痰稀等症。對秋季煤氣流行所思的傷風咳嗽更為... 2021年09月1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9 ℃ 次 閱讀全文
速效救心丸不只「救心」 速效救心丸是常用中成藥,由活血化瘀、芳香開竅的中藥川芎、冰片等精製而成,對冠心病、心絞痛等疾患具有較好的防治功效。近幾年來,通過臨床研究發現,該藥還有不少新的功用。 頭痛 發作前半小時口服本品15~20粒,1小時後口服3粒。症狀緩解後每日早餐後服8粒,10天為1個療程,有效率甚高。 支氣管哮喘 用速效救心丸緩解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的治療方法為含化2~10粒。5分鐘~10分鐘即... 2021年09月0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8 ℃ 次 閱讀全文
柴胡疏肝丸 主要成分: 性狀:丸劑。 功能主治:調氣疏肝,解郁散結。用於肝氣鬱滯,脅肋疼痛,或納少腹脹,經前痛經等。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9g,每日3次,空腹溫開水送服。 不良反應和注意: 規格:丸劑:每丸9g。 生產廠家: 是否醫保用藥:非醫保 是否非處方藥:非處方 其它:服藥過程如出現舌紅少苔、口燥咽干、心煩失眠等陰虛證,則應停服。 ~方劑檔案~ 柴胡疏肝丸原名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書》。... 2021年08月0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3 ℃ 次 閱讀全文
小兒消積丸 [處方組成] 枳殼(麩炒)50g、三稜(醋炒)50g、黃芩30g、莪術(醋煮)50g、厚樸(姜制)50g、檳榔200g、青皮(醋炒)50g、陳皮50g、大黃100g、牽牛子(炒)200g、香附(醋炒)200g、木香50g、巴豆霜100g、硃砂40g 標籤:【丸】、【消積】、【小兒】 2021年06月1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7 ℃ 次 閱讀全文